三株药食两用真菌及再生代谢产物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07 11:30:35 论文编辑:jingju
第一章   前 言 

 

1.1  药食两用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是从不同资源中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并通过作用机制研究、深入活性评价等为药物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真菌是一个古老的生物,种属繁多,全世界的真菌大约有 150 万种,到 2008 年已知的种类约有 9 万 8 千种(仅占总数 6.7%左右),目前仅有 0.01-0.1%的种类被深入研究开发。真菌是“创造系数”很高的天然产物资源,可以产生结构多样、新颖,活性广泛的次级代谢产物,对药物和农药的研发都至关重要。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Penicillin)、降血脂类药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Cyclosporin),以及农用抗生素嗜球果伞素(Strobilurines)的发现,都显示出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在农业和医药健康领域的巨大作用。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其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苷类、生物碱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或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其中有一些种类不仅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还可以食用,为药食两用真菌。我国药食两用真菌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已经记载的此类真菌大约 2500 种,中国已报道的近 1000种。作为高等真菌,药食两用真菌在长期的进化和环境适应过程中,除了腐生外,还形成了寄生和捕食等生存策略,建立起高度发达、多样的代谢和化学防御体系,是寻找新结构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1.2 侧耳属药食两用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1.2.1  抗细菌及真菌活性化合物 

 

侧耳属真菌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结构多样,主要集中萜类、多炔类等化合物。截短侧耳素是高等真菌担子菌纲侧耳属 Pleurots  mutilus 和Pleurots passeckerianus 菌株经深层培养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属二萜类化合物,主体骨架是由五元、六元和八元环骈合而成,通过结构改造,先后开发上市了泰妙菌素(Tiamulin)、沃尼妙林(Valnemulin)、瑞他莫林(Retapamulin)。截短侧耳素及其衍生物可在核糖体水平上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感染有独特疗效,是目前从真菌中发现的最重要的抗生素药物之一。 
从 Metulocladosporiella (Chaetothyriales)分离得到的 fellutamide C(2)和fellutamideD(3)具有良好的抗白色念球菌的作用。..................
........................

第二章   金顶侧耳,刺芹侧耳和洁丽香菇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2.1 金顶侧耳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2.1.1  概述 

 

有学者报道了从金顶侧耳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1个新颖的凝集素具有抗肿瘤和 HIV-1抑制活性;金顶侧耳子实体水提物具有抗氧化活性。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又名榆黄蘑、金顶蘑,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 伞菌纲 (Agaricomycotina) 、伞菌目 (Agaricales)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其子实体是美味的食药用真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开发前景广阔。
我们在前期的筛选过程中发现一株金顶侧耳的大米发酵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基于此,对金顶侧耳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ODS 柱色谱、Sephadex  LH-20 柱色谱和半制备 HPLC 等常规分离方法,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MS、NMR),共分离鉴定了 6 个化合物(Table 1)。包括吲哚甲醛、苯肽以及苯肽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其它相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2.1.2  提取分离 

 

将金顶侧耳大米发酵产物(640 g)研碎,3 倍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 3 次,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到浸膏(5 g)。粗提取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正己烷-丙酮(体积比分别为 1:0、100:1、50:1、30:1、20:1,v/v),二氯甲烷-丙酮(体积比分别为 50:1、30:1、20:1、10:1、5:1、1:1、0:1,v/v)梯度洗脱,得到 15 个子馏分。详细的分离流程图见 Fig. 1。

 

2.1.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化合物 1:无色结晶(甲醇),UVλmax:210 nm,254 nm。HR-ESI-MS 结合13C-NMR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 1 的分子式为 C9H7NO。1H-NMR(500 MHz,CD3OD)谱给出了6个不饱和的氢信号。其中包括一个醛基氢质子信号 δ 9.91(1H,s,H-9),四个苯环上的氢δ8.18(1H,s,H-1)、δ7.29(1H,s,H-2)、δ7.29(2H,H-2 H-4),且苯环为邻位二取代。δ8.12(1H,s,H-6)。其中δ 8.12 是与醛基相连的双键上的氢。13C-NMR(125 MHz,CD3OD)给出了9 个碳信号,其中一个为醛基碳δ187.6(C-9),其余 8 个全部为sp2杂化碳。分别为δ139.8(C-6)、δ139.1(C-3)、δ125.9(C-1)、δ125.1(C-8)、δ123.7(C-2)、δ122.7(C-7)、δ120.5(C-5)、δ113.7(C-4)。在 HMBC 图谱中分别可以看到 H-9 对 C-6(δ 139.8)和 C-8(δ125.1)有远程相关信号,H-6 对 C-7(δ122.7)、C-8(δ125.1)和 C-9(δ187.6)有远程相关信号,H-4 对 C-2(δ 123.7)、C-5(δ 120.5)和 C-7(δ122.7)有远程相关信号,H-1 对 C-3(δ139.1)和 C-8(δ125.1)有远程相关信号,结合分子式 C9H7NO,可以推出化合物 1 的结构为吲哚-3-甲醛。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3.1  常用实验仪器与材料 ..............................................31 
3.1.1  常用的实验仪器 ................................................31 
3.1.2  常用的实验试剂 ............................................... 31 
3.2  波谱数据测定的仪器及方法 ....................................... 32 
3.2.1  核磁共振 .....................................................32 
3.2.2  质谱 .........................................................32 
3.2.3 CD、旋光、红外及紫外 ...........................................32 
3.3  菌株的来源、鉴定与发酵 ........................................32 
3.3.1  菌株的来源与鉴定 ........................................... 32 
3.3.2  菌株的发酵 .................................................. 33 
3.4  活性测试方法 ...................................................33 
3.4.1  醌氢氧化酶诱导活性 ..........................................33 
3.4.2  抗肿瘤活性筛选 ..............................................34 
3.4.3  抗氧化能力筛选 .............................................35 
3.4.5  一氧化氮释放抑制活性研究 ..................................36 
3.5  新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普数据 ................................37 
第四章小结与讨论 ................................................ 39 
................................

结论 

通过分离纯化,得到35个化合物,鉴定了27个化合物(3个新化合物),并利用质谱与核磁共振等各种现代波谱技术,结合相应的化学衍生化(如Mosher反应)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本论文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现代色谱手段,对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Sing.)、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和洁丽香菇(Lentinus lepideus)的固体发酵产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化学研究。它们的结构类型包括吲哚、苯肽及其衍生物类、腺苷、善酮类、甾体类、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和三萜)、对苯醌类和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等,次级代谢产物结构丰富多样。 
本研究分离得到的新骨架化合物,为第一个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并通过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断,推断出新的二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对二萜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和醌氢氧化还原酶诱导活性评价,新化合物15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化合物8和9对醌氢氧化还原酶具有较强的诱导活性。此外,对刺芹侧耳大米发酵产物,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其粗蛋白,游离氨基酸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刺芹侧耳大米发酵产物有可能开发成为新型的功能保健食品。 
药食两用真菌,是新结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值得系统、深入的活性筛选与化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锦堂.  中国药用真菌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1-2. 
[2]  黄年来.中国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J].食用菌, 2005, (1): 3-4. 
[3]  刘吉开.  高等真菌化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85. 
[4]  尚若锋,  梁剑平,  刘宇,  等.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 29: 25-28. 
[5]  刘晓峰,  侧耳属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李玉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92-98. 
[6]  杨琳,阿魏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11, 22(09): 2114-2115. 
[7]  张俊山,  张聿梅, 白燕, 张祚新, 赤芝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7, 22(9): 552-553. 
[8]  詹忠根,茶树菇中氨基酸的 HPLC 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25-251. 
[9] Butler, M. S., Natural products to drugs: natural product-derived compounds in clinical trials[J]. Nat Prod Rep, 2008, 25: 475-516. 
[10] Newman, D. J., Cragg, G. M., Natural products as sources of new drugs over the last 25 years[J]. J Nat Prod, 2007, 70: 461-477.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