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使用化疗药的病人。由于血小板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支持作用减弱,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给病人一种心理压力。在为血小板减少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时,常见到在前几次穿刺点周围形成了大片状的皮下淤血,更增加了病人对本身疾病及静脉穿刺的紧张和恐惧,也为护士再穿刺造成了困难。这无疑增加了无效的静脉穿刺次数,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故对36例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采用了科学拔针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代写网代写
1 对象
2001年10月—2002年1月对36例血小板减少病人进行了两种拔针法的对照研究,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岁~62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急性白血病10例。血小板5×109/L~90×109/L。
2 方法
对36例病人前后两次穿刺后拔针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两次拔针间隔时间长者25 h,短者0.5 h。间隔期间治疗方法相同。两次均用612号头皮针在手背静脉穿刺。第一次穿刺后采用传统拔针法,第二次穿刺采用科学拔针法。
2.1 传统拔针法 静脉输液完毕,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1],再在局部按压10 min(为多数血小板减少病人的一般按压时间)。
2.2 科学拔针法 穿刺时皮肤穿刺点贴创可贴。如为静脉输液,拔针前先打开创可贴查看皮肤穿刺点部位。护士左手食指放于皮肤穿刺点不加压。中指无名指依次轻轻(消除手指本身重力的影响)放于穿刺血管的针头上方,右手缓慢将针头退至皮肤穿刺点时,迅速拔出。退出针头后的血管用手指加压按,依次顺序为无名指、中指、食指。拔针后如为病人继续按压,则预先教病人沿血管走行向近心方向按,按压距离大约针头进入皮下的长度。护士与病人倒手按压要在护士手指离开的同时,病人以中等力度向下按压。按压大约10 min后,不去创可贴,同时嘱病人在1 h内避免被穿刺的手用力或甩动[2],以防再次出血。
3 结果
由于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支持作用,维持血管屏障,使红细胞不能穿透内皮而逸出血管外[3]。当血小板减少时这种支持作用减弱,引起了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正常情况在血管内皮受损时,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及血管收缩,伤口附近的血小板立即在局部粘附和聚集。直到形成血小板栓堵塞血管伤口,起到止血作用。而对于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在内皮损伤时,由于血小板数量少,粘附和聚集功能减低,形成血小板栓的作用相应减弱,发生皮下出血的可能性增大。缓慢退针时护士手指不施压,避免了针头斜面对血管的切割,减少了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了皮下出血的可能性。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疼痛[2]。
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静脉拔针法,病人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科学拔针法发生皮下淤血例数较传统拔针法少。因拔针后,传统拔针法常常只压住了皮肤穿刺点,忽略了血管穿刺点。即使按压时间再长,也容易形成皮下淤血。而科学拔法手指按压沿血管走行达整个针头在皮下的长度,不仅按住了皮肤穿刺点同时也按住了针头穿破血管的部位,双穿刺点按压,起到了真正的止血作用。减少了皮下淤血的可能,缩短了护士选择静脉的时间,增加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病人对本身疾病及静脉穿刺的紧张心理,融洽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96.
[2] 马玉玲,唐淑芬.对门诊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0):36.
[3] 丁训杰,沈迪,林宝爵,等.实用血液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