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沙棘(万妙ophaerkamnoidesL.)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及西南地区,我国的沙棘植物分为4个种(肋果沙棘、柳叶沙棘、西藏沙棘、鼠李沙棘)和5个亚种(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江孜沙棘),不仅是西部生态治理的优选植物,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常用药材,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祛癖的药理功效,在唐代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和清代的《晶珠本草》等古典医书上均有记载,1977年卫生部首次将沙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沙棘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有很高经济价值。其果为橙黄色或桔黄色,营养丰富,主要成分有维生素,氨基酸,黄酮,糖类,有机酸,靴质、三菇类、出醇,挥发油、油脂及微量元素。沙棘叶中同样含有丰富的黄酮、三砧类、出体、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等。
棘作为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对保持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沙棘又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原料,对沙棘进行综合开发,创造高价值产品,具有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重要意义。最早对沙棘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是前苏联学者,将沙棘食用转向生化医学研究,并开发出沙棘油沙棘汁等相应产品叫;德国与法国已有风味良好的沙棘果汁产品,正在积极研究沙棘油的营养成分及生理作用。此外对沙棘果中的植物固醇,沙棘油的脂肪酸组成汇,及沙棘油的抗溃疡作用,沙棘果和汁的抗氧化作用,防辐射及治疗皮肤伤口作用等国内外都有相应报道。
沙棘籽渣、果渣分别是籽榨油、果压汁后的残渣,也是传统药用部位果实初级利用后的弃物,其中含有较多活性物质。沙棘果渣作为畜牧业的饲料新资源和对其中p一胡萝卜素超临界萃取的研究己有文献报道,俄罗斯曾对沙棘果渣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和对机体耐力、体重、抗溃疡进行了研究;有关沙棘籽渣和果渣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效未见深入报道。搞清沙棘籽渣和果渣中有效成分和其利用价值,对促进沙棘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研究发现沙棘籽渣和果渣中不仅有多糖,还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本实验室另一项工作己经完成了沙棘多糖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是有关沙棘黄酮对高血糖的效应未见国内外报道,从沙棘渣中提取黄酮,是否具有降糖活性,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此我们展开了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糖尿病患者。在发达国家该病已列为继心脑血管、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近十几年来研究者们从各种途径寻找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特别是从植物中开发高效低毒的天然药物。本论文对沙棘渣中的黄酮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国对沙棘的研究始于1985年,并将沙棘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加以重点研究。二十余年来,我国对沙棘的开发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初开发沙棘果汁的高潮,出现的产品有软饮料、营养液和沙棘果酱等。二是九十年代初开发药用沙棘油的高潮,同时沙棘黄酮(叶)重视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理作用也受到。有关沙棘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和功效都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如:沙棘果汁对血脂的影响、致畸致突变研究、防癌作用、增强免疫及抑瘤作用等;沙棘油治疗高血脂研究,致畸致突变检测、抗菌、抗炎、抗血栓抗凝血作用了;从沙棘叶中提取黄酮的抗心律失常、加强心肌收缩力砚、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用沙棘果制备多糖和其结构的研究及沙棘果汁的成分分析等。
一、沙棘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
二、沙棘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三、沙棘渣黄酮生理活性的体外研究
四、沙棘渣黄酮对正常小鼠的影响
五、沙棘渣黄酮对两种高血糖模型作用影响
六、沙棘渣黄酮对类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
第二章沙棘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10
1.紫外吸收光谱.......................................10
2.高效液相色谱法....................................11
3.高效毛细管电泳法...................................14
4.结论................................................15
第三章沙棘渣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分析.......17
1.乙醇提取分离工艺......................................17
2.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工艺和碱溶酸沉淀法...................21
3.沙棘渣黄酮的化学分析..................................28
4.讨论...…….........................................31
5.小结..................................................32
第四章沙棘渣黄酮生理活性的体外研究....................33
1.体外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33
2.对体外孵育糖基化终产物的影响.........................37
3.对一糖普酶的作用...................................39
4.讨论.................................................41
第五章沙棘渣黄酮对正常小鼠的影响......................43
第六章沙棘渣黄酮对两种1型糖尿病模型的影响.............49
1.对Axan致高血糖小鼠的降糖作用...................49
2.对STZ致高血糖大鼠的降糖作用..........................56
3.讨论与结论.....…….................................65
第七章沙棘渣黄酮对类似2型糖尿病病理模型的作用..........68
1.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68
2.沙棘渣黄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病理模型的作用............77
3.讨论................................................81
参考文献...............................................83
第八章综述............................................89
1.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89
2.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关系.............93
3.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精制.........................96
4.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97
三.讨论
大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体重超重或肥胖、中高度血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IR)。上述研究结果显示:FFH能显著地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甘油三酷、游离脂肪酸、体重水平,升高HDL一C厅C比值,增强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IR;FSH虽对血糖水平控制有不确定性,但能够显著地减少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甘油三醋、体重水平,升高HDL一C/TC比值,增强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IR。由此可见,FFH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有很好的疗效作用,FSH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对血糖的作用还待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甘油三醋(TG)和游离脂肪酸(FFA)在胰岛素抵抗的疾病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941。血中的FFA主要由皮下和内脏脂肪脂解产生,脂肪细胞在脂解过程中将细胞内T****解为FFA和甘油,FFA与白蛋白结合进入血液循环并转运到肝脏和骨骼肌。在肝脏FFA作为TG的合成底物,而在骨骼肌则被氧化释放能量。目前,脂肪组织已被认为是发生IR的重要组织,当发生IR时,由胰岛素介导的抑制脂解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血浆FFA增加,由于FFA水平升高通过经典的Randie循环(葡萄糖一脂肪酸循环)影响糖代谢,主要抑制肌肉、肝脏等组织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促进肝糖异生,增加肝葡萄糖输出,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使血糖上升195,961。因此,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IR的治疗就是要逆转三种易感因素:内脏肥胖、高血糖症和血浆FFA水平增高。而FFA与TG呈正相关性。由此表明FSH和FFH改善IR与降低动物肥胖、FFA及TG有关。
综合分析,FSH和FFH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初步认为:通过降低FFA和T****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控制体重水平,防治肥胖;减少FFA和TG含量,升高HDL一C/TC比值,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没有加强葡萄糖的无氧酵解途径;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参考文献
[l]廉永善,陈学林.沙棘属植物天然产物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l):113一128.
[2]张鞍灵,高锦明.中国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1.陕西林业科技,1999,2:14-15
[3]赵玉珍,武福亨.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用价值[J].沙棘,1997,10(1):39、41.
[4]赵二劳,张海容,盖青青,等.沙棘黄酮的测定及其抗氧化作用[J]北学研究与应用,2003,15(2):284一285.
[5]王军宪,刘万军,常永红,等.中国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初报[J].沙棘,1999,12(2):456.
[6]王军宪,王启祥,李星海,等.沙棘叶黄酮试元类成分研究初报[J].沙棘,1997,10(3):33一34.
[7]阮栋梁,王晖,李和.沙棘叶子中黄酮的分离与鉴定[Jl.沙棘,2002,15〔4):32一34.
[8]付桂香赵世萍,冯瑞芝,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棘叶中黄酮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2,15(4):32~34.
[9]吴素林.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沙棘果肉异鼠李素、榭皮素及沙棘总黄酮的含量[JJ.沙棘,1998,11(4):31一33.
[10]杨建渝,徐叶周,沙棘果汁中总黄酮贰元的含量测定[J].西北药学杂志,1989,4(3):31一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