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发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

发布时间:2011-05-05 10:06:50 论文编辑:第一代写网

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治疗”

关键词 中医 辨证论治 西医 
辨病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既是中医治病的过程,又是治病的根本方法。所谓辨证论治中的“证”是一个“证候群”的总称,一般单独的“证”称为“症状”,由几个症医学论文发表 状综合组成一个病症时称为“证候”。如发热是一个症状,若与怕冷、头痛、身痛、脉浮等症状结合则辨为“外感证候”。临床上从多种症状加以分析综合探讨病因、病位、病机、确定证候,然后给予适当治疗,这是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包含了对机体内外环境,如体质、环境、气候、病因、病机、病位等综合分析,从整体观念出发,透过“证”的现象分析机体生理、病理的内部关系,全面观察机体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环境气候精神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把疾病总结为“邪正相争”的矛盾过程,认为“病”和“证”在整个病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机体内外环境不同,因而同一种“病”常可产生不同质的“证”。要求对任何疾病所出现的寒、热、虚、实不同证候严加辨明,不可混淆,因外感病有“风热”、“风寒”,黄疸病有“阴黄”、“阳黄”,腹痛有“虚”、“实”证之分,如将“热证”误作“寒证”或将“虚心脑血管病的“治未病”王冬梅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中医院中医药学在200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蕴含着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和方法,其中,被认为是中医至高境界的“治未病”,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思想价值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医学理论基础和崇高目标,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即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这种重在“治未病”的思想,实质上体现了中医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中医学认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素问•序》),其次才是治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也是对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慢性充血性心衰、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使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尽管在临床上上述疾病多出现在中老年人中,但危险因素水平的增长趋势常在青少年时代就已出现。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其治疗有一定限度,但病死率和病残率却很高,且治疗费用昂贵。因此,预防措施应在青少年开始。为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至关重要。这与我国传统医学所强调的“治未病”精神是一致的。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生活要规律,保证较好的睡眠。劳逸结合,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保持大小便畅通。饮食要平衡,多样化。米面杂粮都要吃,还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要吃鱼类、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蒜、醋等。少吃动物油、糖、奶油及咖啡。每天食盐应减少至5g。务必控制体重。平衡心理、保持乐观。正确对待各种应激事件(精神或环境刺激),节制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少生气,不发火,学会减轻压力与放松精神。血压高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20岁以上就要定期检查血压(每年至少2次),血压≥140/90mmHg,需按医生意见诊治并定期复查,不可大意。严禁吸烟,少饮酒。中青年人最好不喝酒,可常喝清淡茶。30岁以上的人,每年要做心电图检查,定期做血糖、血脂、尿及眼底检查,发现糖尿病及血脂高应按医嘱处理,也要做血液黏度等检查。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冬季注意防寒,夏季防暑,避免呼吸道感染。平时特别是上午与夜间要注意有无胸闷、憋气、胸前疼痛、心慌、脉搏异常及喉、胸阻塞感等症状,一旦有一过性肢体活动不灵、麻木、不能说话、眩晕、晕厥、头痛、呕吐、昏睡、一眼或双眼失明、复视、走路不稳等症状均应及早就医。
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和理论的实践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预治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证”误作“实证”,即使辨明了病亦达不到愈病的目的,甚至可造成不良后果。“论治”则是临床中具体运用和体现,其理法方药四个内容密切配合,根据“四诊”、“八纲”的全面分析综合,探求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拟定治疗方案,给予适当治疗的过程。有了正确的“辨证”才能有正确的治疗,辨证准确是疗效持续的前提。如同一头痛其因诸多,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瘀等皆可为之,辨失毫厘,则谬误千里。同一发热有因热起也有因寒致;有表证,也有里证;有虚症,也有实证,稍有不慎则失其真况。证有真假,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若不认真仔细分析判断,则很难抓住主要矛盾,造成主次不分,顾此失彼,影响疗效,同时在论治过程中,药证相符也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因证的变化是邪证交争的过程,二者相持有时彼此消长无时,用药需随证的变化而变化,药不对证或药不胜证均可影响疗效,应加注意。西医“辨病治疗”西医治病以辨病为主,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成就,运用“分解的方式”对机体内部各种各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注重病因、病理形态的生理改变,以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等为基础,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及科学仪器设备配合检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了解得比较精细和具体,并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某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在疾病发生发展上注重致病因素的作用,忽略了机体的内因作用;在诊断上偏重局部形态的改变,忽略了机体对外环境的整体关系;在治疗上侧重于对因、对证的处理治疗,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病和证的看法上产生了片面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如能将“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则有益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贯通与发展。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虽然祖国医学有数千年历史,具有丰富独特的理论实践经验和巨大贡献,但远不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如何当好新时期的中医师是值得十分重视和探讨的一个课题,我们必须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如X线、B超、胃镜、心、脑电图、肝肾功、CT、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知识,西为中用。突出中医特色,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作出准确诊断,以便更具体更详细地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临床疗效,这就要求当代中医生勇于实践、努力开拓,在辨证论治的探索中发展中医提高中医治病的临床疗效。

重型颅脑损伤后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变化的机理组织代谢方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颅内压力增高或损伤后出血对脑血管的刺激作用及术中脑组织牵拉损伤或直接损伤,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都使局部磷酸肌酸产生减少,ATP耗竭,依赖ATP的细胞膜上各种酶活性降低,而Ca2+的细胞内通透性增高,增加脑水肿。同时,由于细胞酸中毒, 5-HT、去甲肾上腺素、单胺类递质因素等,加重脑缺血、缺氧,从而加重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引起细胞微循环障碍。颅内压方面:重型颅内损伤后由于脑水肿、脑挫伤等造成颅内压增高,脑血流量将减少,而脑静脉系统的血液受挤压而排出增多,进一步减少脑血流量,从而减少脑循环血量,引起脑微循环障碍。脑血流量与动脉灌注压(CPP)成正比,与脑血管阻力(CVR)成反比。血管阻力来自紧张度,颅内压增高时血管阻力增加,脑血管流量=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而脑灌注压=平均体动脉压-平均颅内压。
当重型颅脑损伤时常伴有低血压症,平均体动脉压下降,而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降低,而脑血管阻力因颅内压增高而增高,故脑血流量下降。流入微动脉的血液减少,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当颅内压严重升高与动脉舒张压相等时脑灌注压为0,脑血流停止循环,发生脑死亡及全脑梗死。细胞和分子学方面: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稳定性破坏并且产生大量不利的代谢产物、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加重脑缺血,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同时脑缺血后细胞膜稳定性受到破坏,坏死细胞增多,有毒物质释放增加,进一步加重缺血区细胞水肿,颅压进一步增加,脑灌注量下降,微循环血流减少,微循环障碍增加。血管方面:重型颅脑损伤时,绝大多数患有脑挫裂伤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刺激引起血管痉挛。研究发现,脑缺血灶内出现Ca2+的积聚神经元线粒体中有Ca2+的沉积。Ca2+向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转移,引起脑血管痉挛,加重脑缺血,特别是对周围侧支循环更为不利,导致细胞病灶进一步扩大,加重血管痉挛。当血管出现痉挛时,血管收缩,尤以小动脉、小静脉明显,微循环血流减少,从而出现循环障碍。微循环的临床指标及评价一般来说,观察微循环血量应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流量的变化或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供应区组织的灌注情况。但观察重症外伤后颅内微循环的变化上述两种方法都难以执行,可以通过双侧球结膜微循环间接判断脑部微循环变化。原因:眼球结膜系统主要来自眼动脉,眼动脉是颈内动脉颅后向前的分支;静脉系统主要通过眼上、下静脉经眶上裂注入颅内海绵窦。当颅内压力增高时,海绵窦及颈内动脉受压,动脉血管变窄,供血不足。同时,眼上、下静脉受医学论文发表 压,静脉回流障碍,视网膜或视乳头上出现一系列改变,如血流减慢,红细胞聚集,视网膜动脉狭窄,静脉扩张、迂曲,毛细血管扩张、渗漏,眼底出血增加,在某些部位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压,当受压时间长时,可以出现新生毛细血管,侧支循环形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双侧球结膜微循环来间接判断脑膜微循环变化。同时可观察甲襞微循环来反映全身微循环状态:当全身微循环变化时,流入末梢微循环的血流量即出现变化。结 语通过对颅内微循环的观察,指导对症用药,减轻患者颅内压力及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脑损害,尽量提高生存率及减少致残率,使病人能尽快恢复,造福社会;同时,对症用药可减轻病人家属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张效房,主编.眼科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3.
2 张承芬,主编.眼底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97.
3 曾昭伟.疾病与眼球结膜微循环.微循环学杂志, 1997, 7(3): 42.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