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医学论文范例:颞叶癫痫中18F-FDG PET延迟显像对致痫灶识别效果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4-06-11 09:44:02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研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18F-FDG PET延迟成像与标准的早期显像相比,对颞叶癫痫致痫灶(EZ)有更好的识别效果,这可以成为TLE患者癫痫术前评估的重要工具。

2研究对象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研究对象

从2021年6月3日至2023年3月10日,共有52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ET双时间点扫描方案的颞叶癫痫病人经过纳排标准后前瞻性地被纳入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300069971)。患者均经过严格病史询问、行体格检查、行认知及心理评估、VEEG、MRI、PET/CT检查,其临床资料完整。

这项前瞻性研究已经获得了本院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号:2019-120号),并且在所有成年患者和儿童患者入组之前,患者或家属都已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2.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VEEG、MRI、PET/CT、认知及心理评估)提示患者为颞叶癫痫;PET检查前最后一次癫痫发作>48小时[14];能够配合且无PET/CT及检查禁忌症;患者一周内于我院行头颅MRI检查。排除标准:(1)<10岁;(2)有影响PET成像的严重全身性疾病;(3)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晕厥、癔病或者短暂性脑缺血缺氧;(4)PET图像质量不佳(如头部运动引起的严重伪影)[4];(5)患者影像学检查(MRI及PET/CT)结果均为阴性致多学科团队无法精准定位致痫灶。

2.2研究方法

2.2.1病史搜集

患者均经过严格病史询问、行体格检查、行认知及心理评估、VEEG、MRI、PET/CT检查,保证其临床资料完整。

2.2.2 PET/CT双时间点扫描方案

患者在PET检查前至少禁食6小时,并确认血糖水平<150 mg/dL[15]。静脉注射18F-FDG 3.7 MBq/kg(0.1 mCi/kg)。患者安静休息约40分钟后(43.44±18.04分钟,均值±标准差),进行早期脑PET/CT检查。随后患者返回候诊室休息,根据安排在注射后2至3小时(160.46±28.70分钟)之间进行延迟PET/CT检查。

图像采集显像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VCT PET/CT扫描仪。显像时将头部固定,封闭视听,应用3D模式采集,先进行CT采集,后进行PET采集(采用头部采集模式)。首先进行螺旋CT扫描以进行衰减矫正,扫描参数:电压100KV,电流240mA。采用图像标准迭代法重建,分别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层厚3.3mm。再采用3D-TOF采集方式进行PET扫描,扫描时间为10分钟。

医学论文怎么写

3.2 PET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比较52例TLE双时间点致痫灶与对侧区域SUVmean的变化。在早期和延迟显像中,致痫灶SUVmean分别为5.21±1.29和5.61±1.52,对侧对称区域的SUVmean在早期成像中为5.94±1.42,在延迟成像中为6.58±1.63。在延迟显像中,致痫灶及对侧区域SUVmean均增加,但是对侧区域SUVmean增加大于致痫灶(早期及延迟时间点致痫灶和对侧区域SUVmean变化如图3.1)。

医学论文参考

对52名TLE患者EZ的AI进行配对分析,发现44名患者在延迟的时间点上AI值升高。与早期成像相比,MRI阳性组和MRI阴性组患者的AI在延迟时间点也升高(图3.2:a为52例颞叶癫痫患者AI变化,b、c分别为MRI阳性组、MRI阴性组AI变化)。

3结果

3.1一般资料

52例行PET/CT双时间点成像的TLE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颞叶癫痫患者27例(51.92%),平均年龄为29.54±13.09岁(范围在10岁至65岁之间)。根据成像时间间隔,患者注射18F-FDG后病人图像采集分别为早期成像时间为43.44±18.04min,延迟成像时间为160.46±28.70min。52例TLE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见表3.1。

3 结果 ........................ 7

3.1 一般资料 ................................ 7

3.2 PET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 9

3.3 PET图像视觉分析的结果 ................................ 11

4 讨论 ................................ 13

5 结论 ................................... 17 

4讨论

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我们对52名行18F-FDG PET双时间点扫描的颞叶癫痫患者进行了PET图像比较。对早期和延迟PET图像进行视觉评估及对致痫灶SUVmean、AI定量分析表明,与对侧区域相比,致痫灶区域在延迟成像中的相对代谢低下更为明显。这项研究利用PET/CT双时间点成像技术来研究PET双期显像对颞叶癫痫致痫区(EZ)诊断的效果。我们的结论与刘等人使用PET/MRI成像的研究[13]相一致。

一些研究表明,发作间期PET对TLE最有帮助,敏感度在70%到85%[19]。对于一些颞叶癫痫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致痫灶来进行临床治疗。TLE可以分为外侧颞叶癫痫、内侧颞叶癫痫和混合型颞叶癫痫三种类型[20]。针对不同类型的颞叶癫痫,治疗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颞叶内侧癫痫(MTLE),医生一般会选择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对于颞叶外侧癫痫(LTLE),医生则一般会采用选择性皮质切除术;而对于混合型颞叶癫痫,医生一般会采用前颞大部切除术。为了确保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精确定位致痫灶已成为临床癫痫病学领域最为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提高定位准确性,致痫灶的定位是多学科团队根据临床症状学、VEEG、MRI及PET/CT共同商议决定的。尽管缺少SEEG或手术病理的证实,但结果仍然是可信的,之前的研究中有类似的方法[21,22],且癫痫患者术前行多学科团队的术前评估流程可以更好地确定致痫灶位置。在处理PET数据过程中,将患者PET图像与其自身头颅MRI配准后分割并提取每个皮质区域的SUVmean,较直接将PET图像与标准化模板配准处理更为精准。尽管双时间点PET图像与患者头颅MRI并非在同一机器采集,但机器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自行矫正以达到最高的适配。在之前的研究中,这也是PET和MRI共同配准的常见做法[23]。

医学论文参考

5结论

18F-FDG PET延迟成像与标准的早期显像相比,对颞叶癫痫致痫灶(EZ)有更好的识别效果,这可以成为TLE患者癫痫术前评估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