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笔者认为高风险型研究生,在影响学术规范行为意向的所有维度上均很薄弱;中低风险-自控偏弱型和中高风险-认知与规范缺失型研究生分别在部分维度上积极;即使低风险型研究生,也存在一定的认知薄弱点,提示开展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行为教育紧迫而必要,需采取全人群普及教育、特征人群精准施策、重点人群重点干预的系统化治理策略。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强调,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截止目前,我国已累计培养1000多万名硕士、博士,在读研究生达到300多万名[1],表明我国已构建较为完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同时,研究生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势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当树立科研良知和承担社会责任,倘若科研事业中充斥着弄虚作假的现象,必然会阻碍学术进步乃至荼毒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根基,只有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方可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水平研究生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成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国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从“不知知网翟天临”到“南开博士抄袭本科生”等一系列恶劣事件在引起各界热议的同时更在不断挑战科研事业的红线、污染学术界风气,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研究生学术不端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必须得到强而有效的治理。
1.2 研究综述
学术界对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认知经历了由浅到深的过程,迄今已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现有的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对研究生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研究生学术不端预防措施、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以上三个方面。
首先,学术界将研究目光聚焦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并展开分析,试图解释学术不端是如何产生的。诸多学者将学术规范问题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之下,认为学术不端的滋生与社会土壤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例如有学者[10]从科学的发展脉络角度来看,认为现代科学已发展至与经济生活高度相关,二者高度相关的关系注定会让短期利益的诱惑和压力成为学术不端的导火索之一,Judson[11]则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文化方面,认为传统观念中所蕴含的逐利观念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我国亦有众多类似的研究观点,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争名逐利之风盛行[12]、研究生读研目的逐渐不再以追求学术为主[13]、大幅度扩招间接带来的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14]、广泛存在的代写产业链[15]等复杂的社会因素均不同程度地侵蚀着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和行为……不难发现,国内外对社会方面的研究实则将源头指向了功利主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功利主义渗入科研界成为导致学术不端的一大风险。除了从宏观层面度量之外,个体因素也是研究生学术规范表现的重要一环,已发现的有性别、学历、年级、学习兴趣等[16-18]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表现,但该部分个人因素在诸多研究中呈现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与学术规范形成的深层机制有关,有待学者进行进一步探索。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6月20日-7月19日选择山西3所医学院校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累计共发放问卷759份,剔除无效问卷24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735份,问卷有效率为96.71%。由于我国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后在医学院校实施了较大程度的研究生扩招政策[47],故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中2020级研究生(本次调查时为研一)人数多于其它年级。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SPSS软件和MPlus软件。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绘制等[48],基本可以满足本研究的工作需要。本研究所使用的SPSS软件版本为22.0。
MPlus可以同时分析横断面和纵断面数据、单层和多层数据以及来自不同的总体的数据,为展开潜在类别分析提供了多种模型选择以应对各种数据类型[49]。本研究所使用的MPlus软件版本为8.0。
3 编制研究生学术规范调查表 ................................... 18
3.1 设计专家咨询表 .......................................... 18
3.2 专家咨询组结构 ................................................. 18
3.3 专家咨询结果 .............................................. 20
4 研究生学术规范现状及影响因素 ..................................... 27
4.1 调查对象基本人口特征............................................. 27
4.2 计划行为理论架构下的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 .................... 27
4.3 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的回归模型 ........................................ 28
5 结论与建议................................. 36
5.1 结论 ................................ 36
5.2 建议 ............................................... 39
5.3 论文的创新点 ........................................... 43
4 研究生学术规范现状及影响因素
4.1 调查对象基本人口特征
本研究抽取的735例样本中,男性298例(40.54%);研一学生388例(52.79%),研二学生163例(22.18%),研三学生113例(15.37%);182例(24.76%)为中共党员,553例(75.24%)为非中共党员;医学专业学生621例(84.49%),非医学专业学生114例(15.51%);攻读科学学位的有117例(15.92%),攻读专业学位的有618例(84.08%);133例(18.10%)为跨专业读研,602例(81.90%)未跨专业读研;186例(25.31%)已发表过论文,549例(74.69%)未发表过论文。见表4-1。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计划行为理论可指导研究生学术规范治理
首先,行为态度是形成学术行为意向的基础,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意向的形成发挥关键作用[5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是形成规范行为的重要基础。若研究生无法辨别甚至歪曲学术规范的相关定义与内容,那么践行学术规范则将无从而谈。本研究发现,行为态度的合格率最低,且在回归模型中的OR值(OR=2.371)为各维度之最高,可见学术规范基本认知对促成学术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不难看出,研究生对学术不端的识别与感知能力偏弱,譬如本研究中有21.37%的研究生认为学术不端不会涉及法律责任,47.21%的研究生对抄袭的认知仅限于以查重率高低为判定标准,暴露了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规范认知与态度有失偏颇,亦有其他学者发现研究生不清楚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低估学术不端的严重性[55-56]不在少数。有研究表明不少具有不端行为的研究生在主观上没有故意为之的恶意[57],反映了诸多实为无知之举的学术不端可以避免发生,突出了学术规范认知的重要性,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学术规范认知教育是治理学术不端的基石,从观念上塑造正确的学术规范认知体系是有效提高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必然要求。
其次,主观规范,即周围环境尤其是重要社会关系会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意向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58]。以导师、同学为代表的社会规范会在无形之中对研究生行为起到影响与制约作用,社会规范缺位的环境容易催生学术不端[45],例如,理应以身作则的导师若忽视学术规范甚至默许学术不端[59]无异于纵容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长此以往会给研究生造成极为深远的恶劣影响;与同学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监督同样可以约束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从同侪压力的角度来看,作为与个人社会关系紧密、身份高度相似的同学,其行为会以潜在的压力促使其他同学追随或效仿——假设周围同学违反学术规范未受惩甚至“获益”[60],这便可能会使部分原本遵守学术规范的研究生感到心理失衡继而可能会纷纷效仿,此外还有师门等类似的非正式组织也可能产生相近影响[61]。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