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笔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针刺感觉区上1/5配合常规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著改善RLS患者下肢感觉异常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不安腿综合征的认识
1.1病名的探究
传统中医古籍中尚未对不安腿综合征有明确的命名,依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入“痹症”“胫酸”“足悗”等范畴。在中医学历史上对于痹证病名的定义和阐述,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痹论篇》[8]。内经中将痹证以其病机命名,在《素问·痹论》中就有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其病机的不同侧重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素问·五脏生成》云:“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描述了肢体麻木冷痛等不适感,与RLS中下肢的不适感所吻合。除此之外,“痹症”一词在晋代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等著作中均有记载,且RLS的症状在其中也均有描述。到明代,薛己在《内科摘要》中提到:“夜间不寐,足内酸热,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移,辗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以上更加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夜间小腿不适、辗转反侧不能眠的痛苦场景,与RLS症状极其的相似。综上所述,虽然古代中医学中没有记载RLS的准确命名,但是通过对症状特征的描述,都与其极为相似,为RLS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病因病机
1.2.1古代医家的认识
《灵枢·百病始生》篇中记载“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认为本病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为肝肾阴虚,精亏血少,复外感风、寒、湿邪伤及阳气,导致经脉中血液运行不畅、失于濡养,故发为下肢麻木冷痛、拘挛不伸。《伤寒论》中提到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也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诸因合而为病。卫阳受外邪侵袭,阳气受损而不达周身,所致经脉失于温煦,所发病症即为下肢厥冷、拘挛不舒。营阴化生不足,以致筋脉失于濡养,所发为下肢麻木、活动不利。
2西医学对不安腿综合征的认识
2.1流行病学
据流行病学调查,北美及欧洲国家的RLS患病率高于亚洲,且差异较大。RLS在北美及欧洲国家的发病率最高,可以达到5.5%-11.6%。相比较来说,亚洲人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为1.0%-7.5%[40]。其中我国的患病率为1.2%-5.0%[41],韩国为0.9%-12.1%[42],日本为0.85%-1.80%[43]。据研究调查RLS的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RLS患病人群中,儿童少见,老年人最常见,且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患病比率为2:1[44]。
2.2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尚未能明确阐述清楚RLS的发病机制,但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一些合理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2.1多巴胺能神经异常
左旋多巴等多巴胺能药物对RLS带来的即时显著的治疗效果,使人们普遍认为RLS患者多为多巴胺的缺乏。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如此,一项实验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LS患者的脑脊液中多巴胺水平并无明显差异[4 5]。经脑成像研究已证实RLS患者的多巴胺系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纹状体内。经过一些实验结果表明,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D2R)结合减少,并且在一项PET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多成像技术来评估D2R结合的动态性质,发现其变化与突触多巴胺的增加最为一致[46-47]。这些发现也表明,多巴胺的缺乏并不是RLS的主要机制,而是多巴胺失调导致的RLS症状。除了中枢多巴胺能机制外,起源于背后下丘脑(A11区域)的下行脊柱多巴胺能系统也可能参与RLS的病理生理学,失去其对脊柱感觉输入的抑制影响,从而引起症状[4 8]。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本课题中全部患者均选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科门诊2021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6 6例作为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参考
2014年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小组(Int erna ti on a l Re st l es sLegs Syndrom e St udy Gr o up,IRL SS G)发布的《不安腿诊断标准共识》[6 2]中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单侧或双侧腿部不适感;(2)因不适感引起明显的活动欲望;(3)通过做出行走、踢腿或拍打等动作后,可明显缓解下肢的不适感和活动欲望;(4)症状在静息状态下突然出现或加剧,尤其在夜间或傍晚明显;(5)伴有情绪波动、睡眠障碍;(6)不能用另一疾病或现象来解释。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不安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75岁之间,男女均可;(3)8≤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 QI)总评分<16;(4)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提示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5)患者意识清楚,可以配合治疗并完成量表填写,自愿参加本课题的临床研究,并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
2研究方案
2.2分组方法
将纳入的66个病例按照首次接诊的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与治疗组(常规针刺配合针刺感觉区上1/5),每组各33例.
2.3治疗方法
2.3.1对照组方案
取穴: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针灸临床证据》[6 8]中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取穴,选取双侧的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及太冲。
操作:嘱患者取仰卧位,首先进行针刺部位的常规消毒,针具选用华佗牌规格为0.35m m×40m 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右手持毫针针柄,使用单手进针法准确刺入相应腧穴,依据每个穴位的解剖特点针刺不同的深度,足三里穴直刺30 mm,阳陵泉穴直刺30 mm,悬钟穴直刺20m m,三阴交穴直刺30 mm,太冲穴直刺2 5mm。以上诸穴均达到得气后,留针30m i n。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继续下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
2.3.2治疗组方案
取穴: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侧感觉区上1/5(运动区向后平移1.5c m的直线,从上到下分为五等份,其中上1/5为下肢、躯干感觉区)。
操作:常规针刺的方法与取穴均参照上述对照组方法。当针刺双侧感觉区上1/5时,针尖与皮肤呈30°角从上到下在感觉区上1/5处向感觉区下部快速进针,迅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3 0mm,并施以快速捻转,频速重复刺激达200 r/mi n以上,连续捻转2mi n,留针30m i n后再捻转1次。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继续下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
4 结果与统计 .................................. 24
4.1 一般资料的统计 ....................................... 24
.2 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4
讨论 ...................................... 30
1 立题依据 ....................................... 30
2 对感觉区上1/5的理论研究 ..................................... 31
结论 .................................. 37
讨论
1立题依据
不安腿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累及于双下肢,最具代表性的症状为双侧小腿出现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如下肢麻木酸胀难忍或是出现蚁行虫蚀般的痛痒感以及过电放射感,甚则出现刀割、撕裂般的剧痛。并且这些症状往往都在静息状态或夜间休息时加重明显,迫使患者通过起身步行活动下肢,或进行拍打、按揉腿部肌肉等活动才可得到暂时的缓解。然而当患者再次尝试进入睡眠状态时,症状可能还会再度出现,这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休息,给生活和心理上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对于R LS的研究,但还是未能得到明确的病因与其病理机制。但研究者们还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推测,多数认为R LS与多巴胺能神经异常、铁离子缺乏或代谢异常、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系统病变、遗传因素等具有相关性。
本病在临床治疗上,西医常采用多巴胺类药物、抗癫痫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和镇静催眠类等药物治疗。通过这些药物治疗会对R LS患者产生即刻且显著的效果,可以有助于使患者快速缓解症状,从而得到良好的睡眠休息。这类西药虽然即刻效果很好,但却伴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作为RLS的一线药物多巴胺类制剂,服用后就可能会产生焦虑、头痛、失眠、幻觉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并且此类西药在停药后,症状往往还会再次复发甚至恶化出现反跳现象,导致更加严重。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往往就会采用加大药物剂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继续治疗的方式,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极大负担。所以综合来看西药在对于R LS治疗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及长远疗效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
结论
1.针刺感觉区上1/5配合常规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著改善RLS患者下肢感觉异常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2.针刺感觉区上1/5配合常规针刺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