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笔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PDR患者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引起的手术疗效和房水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术前注射阿柏西普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提示二者联合PPV手术的疗效相似。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概述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推测:2015年全球每11个成年人中有1个患有糖尿病(20-79岁,约4.15亿成年人),至2040年,这一预测预计将增长50%以上,达到6.42亿[1]。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的三大致盲重点眼科疾病之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被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主要表现为眼底出现轻微出血及渗出、微血管瘤、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主要表现为眼底新生血管、玻璃体腔积血(VH)、纤维增殖膜形成、严重者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2][3]。DR患者晚期临床表现主要为视网膜血管的纤维增生,即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PDR即是糖尿病眼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一个重要原因[4]。
糖尿病眼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假说是目前研究方向之一。多种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可能存在一些相关生物因子的异常表达[5],但各种生物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高血糖状态可以致使糖尿病患者机体缺血、缺氧,从而激活一些多元醇通路,引起微循环受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s C,PKC)的活化、促使细胞环境异常,生长因子异常释放、高表达。
1.2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相关的炎性因子
Powel和Field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与炎症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一个相关报道来自于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类风湿关节炎使用水杨酸治疗后的观察。研究认为服用水杨酸后DR发病率低于预期[6]。DR的炎症改变主要是指白细胞的浸润,参与视网膜血管的黏附,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展。此后,更多的证据显示,DR是一种由炎症介质参与的慢性低度免疫炎症过程[6]。而DR患者的抗炎、促炎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导致视网膜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速疾病进展[7]。
糖尿病患者机体由于长期处于在高血糖环境中进而导致氧化还原平衡的丧失,低度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在DR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相关的生物因子可以评估炎症过程,因此可靠、易获得的炎性生物标志物将为开发新的DR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许多炎性细胞因子,如IL-8、IL-6、MCP-1和TNF-α在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眼内,均有升高的相关报道,而细胞因子的高表达,表明了这些激活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早期的活性增加,以及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进展中发挥的作用[8]。本文对与DR发病和治疗有关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作如下综述。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的25例DR(IV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术前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组(7例共7眼),术前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组(8例共8眼)和单纯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组(10例共10眼)。本研究遵循了“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1.1 纳入标准
1.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4],PDR诊断由同一名眼科医师依据1984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内临床分期标准[15]确定。
2.所有入选患者均为PDR(IV期)。
3.所有患者均不需要同时联合白内障手术。
4.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PPV和抗VEGF治疗适应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1.2排除标准
1) 既往存在其他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史,包括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葡萄膜炎和外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各种原因引起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其他血管性疾病或(和)炎症性疾病。
2) 既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史、青光眼手术史。
3) 既往行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或糖皮质激素眼内注射治疗者。
4) 既往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5) 有其他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肾功能衰竭等重大全身性疾病。
2.2研究方法
2.2.1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
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详细的眼科检查以建立基线资料,包括视力、眼科裂隙 灯检查、非接触眼压、扫描激光眼底检查(SLO)、眼部A超、浅表组织器官B超检查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收集每个受试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数据。
基线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糖尿病类型、病程、高血压史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以及眼科手术术前视力、非接触眼压。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BCVA,将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分析;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定眼压。
临床评估基于以下手术指标:记录行玻璃体切割的时间,记录术中行视网膜电凝次数、出血情况、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硅油(SO)/气体填充眼数。
术后3周临床评估:包括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的眼数、术后眼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程度,术后黄斑区水肿情况。
2.2.2 收集房水标本
所有患者均在未进行任何治疗前采集房水标本,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组(7例共7眼),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组(8例共8眼)在PPV手术前再次采集房水样本。
所有患者房水抽取均由同一名眼外科医生完成,房水采集均通过12点位角膜缘用1ml胰岛素注射器穿刺抽出大约50-100μL的房水,所抽取的房水样本均立即转移到无菌EP管中,并保存在-80℃冰箱中,一个月内低温冷链送至北京智德医学检验所,用于细胞因子检测。
第三章 结果 ..................................... 12
3.1 三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 ................................................ 12
3.2 三组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前三种房水细胞因子对比 .................................. 12
3.3雷珠单抗组患者注药前后三种房水细胞因子对比 .................................. 13
3.4阿柏西普组患者注药前后三种房水细胞因子对比 .................................. 13
第四章 讨论 ............................................... 21
第五章 结论 .......................................... 27
第四章 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异常代谢会导致视网膜内皮细胞异常、慢性低度炎症以及血管修复功能不足,从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近期的一些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进展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房水中的一些细胞因子与其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炎症的过程诱导产生的分子和细胞信号传导,引起患眼的生理改变,从而产生病理“炎症”的表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16]。可以表现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视网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高表达,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淋巴毒素,同时还可以促使IL-1、IL-6、TNF-α增多,损伤部位被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这些细胞因子一旦释放,可以引发在视网膜内传播炎症反应,增加白细胞浸润,直接或间接地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害[17]。随着疾病的发展,增殖加重,DR进入增殖期(PDR),缺血、缺氧致使视网膜血管损伤进一步加重,VEGF因子表达升高,从而加速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新生血管进入视网膜前间隙或玻璃体腔,产生各种炎性因子,进一步触发炎症级联反应[18]。
临床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新生血管所导致的玻璃体腔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会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甚至丧失,发生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时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有效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术中剥离增殖膜时极易出血,会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器械使用次数、进出眼内频率升高,增殖膜黏附过紧操作中更容易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手术中光损伤、眼内压波动可致使视网膜广泛水肿,术后血压、血糖波动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临床上一直在寻找能够降低PDR手术并发症的方法,近年来,发现对于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手术前3-7天抗VEGF治疗对PDR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第五章 结论
1. PDR患者抗VEGF治疗后联合PPV手术,可以有效缩短玻璃体切割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风险、降低术后再出血的机率,同时降低手术中眼内硅油(SO)或气体的填充率,减少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
2. PDR患者抗VEGF后,能使房水中VEGF水平降低,IL-6、IL-8水平升高。差异性的手术指标与差异性的房水细胞因子具有相关性,提示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或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可通过影响PDR患者房水中VEGF、IL-6、IL-8水平从而增加术中疗效、降低术后风险。
3. PDR患者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引起的手术疗效和房水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术前注射阿柏西普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提示二者联合PPV手术的疗效相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