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某报刊中的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发展路程及转型路径

发布时间:2013-04-16 17:00:03 论文编辑:candace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1、为何选择党报评论作为研究对象?
在我国,党和政府明确要求新闻媒体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舆论引导的途径一是通过信息传播,二为意见交流。新闻评论是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及时地对新发生的事情与问题进行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供人们辨识、选择、采纳,从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看法,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指导。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报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它不但是政治信息的主渠道,而且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在我国的媒介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身份与地位赋予了党报在舆论引导方面重要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5人民日报6社时指出,在新形势下,党报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报评论生存的媒介生态与媒介形态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是社会发展对党报评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太多的理念需要启蒙,太多的疑问需要解读,也有太多的谬误需要批评”。另一方面,市场化打破了党报在舆论格局中的一家独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争夺话语权。另外,党报评论还面临着建立国际舆论传播力的重要使命。
这些都对党报评论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党报的主流地位必须通过权威性报道与评论来显示,获得读者的认同。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党报如果不能在应该表态时发言,那么主流媒体的地位将无法实现,“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将无从谈起。”
党报要夺回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重塑权威性与影响力,除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还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
 为何选择署名评论员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传统的党报评论以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为主,讲求“天天有社论、版版有言论”,注重宣传的规格与程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报评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报评论“有过发挥巨大社会影响的辉煌历史,也经历过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后无可奈何边缘化时期”。其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党报影响日渐式微。进入新世纪以来,党报评论吸收了其他媒体评论的优点,同时对自缺陷论进行革新。署名评论员文章是党报上本报评论员文章与个人署名评论的有机结合。这种“既非个人署名的一般性文章,又不代表整个编辑部,好像只是编辑部某个评论员的文章,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它既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又不完全代表官方,写作上可以自由一些,文章选择的角度可以小些,论述得可以深入一些”。这种灵活性突破了党报评论的一些禁忌与传统,同时又使党报在重大事件、问题上保持发言权,正确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在时下“人人都有麦克风”、各路媒体“群言纷起”的年代,党报上的署名评论员文章依然发挥着“主流媒体主流声音”的作用。有关统计显示,2009年9月27日、29日《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和《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被200多家网站全文转载,网友跟贴上千条"。此外《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等各类党报都特别注重署名评论员文章。党报署名评论员文章的竞争力在哪儿?它应该如何继续创新,对党报评论的发展有什么启示作用?这些都是研究党报言论的重要命题。
3、为何选择《解放日报》作为研究对象?
《解放日报》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是较早开始使用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地方党报。改革开放开始后,报纸上就有各类署名短评与个人言论专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世纪初开始出现署名评论员文章。1991年发表的“皇甫平”系列评论,掀起改革开放“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序幕,2007年一篇5上海要有宽广的胸襟6的署名评论获得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的署名评论员文章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同时它积累了署名评论员文章写作与发展的丰富经验。进入新世纪,它又加强定位,谋求创新。它的做法值得肯定,经验可以作为全国地方党报重塑评论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借鉴,即使对《人民日报》这样的中央级党报也有启迪意义。
当然,包括《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在内的党报评论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它的创新还是停留在对文体的重视上,没有上升到对这种写作制度的认识上。另外,它的话语表达还没有达到新时期读者对评论接近性、可读性的要求,传统的印迹尤存;这些都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操作建议。


第二章((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发展脉络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一次次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实现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第三章《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内容分析............................................20
第一节署名评论员文章...............................................................20
第二节《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分析.................................................21
第四章《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写作特色................................................25
第一节 选题...........................................................................25
第二节 标题...........................................................................26
第三节论证.............................................................................28
第四节语言风格................................................,,,.......................30
第五章“申言”评论:如何“代领导写评论”................................................33
第一节为何要“代领导写评论”.................................................................33
第二节如何“代领导写评论”..............................................................35


结论


《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走过了18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家地方党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坚持党报评论个性化发展,尤其是大胆突破,灵活使用署名评论员文章这一评论新样式,带动党报评论发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治“晴雨表”和社会“风向标”作用,体现了《解放日报》编辑部超前、创新的意识与胆略。
18年来,《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在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协调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党报评论影响力日益下降的大环境下,它能够坚持特色、独立发展,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上海这个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发展发挥了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作用。
18年来,《解放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吸收新闻评论写作的新方法,敢于打破党报传统评论写作的一些条条框框,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特色,事件性选题的增加、改说教式灌输为谈心式交流、标题制作的不拘一格、生动形象,以及语言上的独特风格。这些都体现了《解放日报》评论不以党报身份高高在上,勇于吸收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胸襟与气度。
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正迈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报评论面临的竞争与任务更加巨大。在纷纭复杂的舆论场中,如何让我们的意见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同;在全球化的媒体语境下,如何让我们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为人接受,前途并不平坦。
就署名评论员文章而言,它还需要在评论制度、写作方法和传播手段上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它要破除从评论作者到写作、发表上的种种“身份标签”,平等地与读者交流,打破人们对党报评论的身份畏惧;它要突破长期形成的陈旧呆板的语言表述,努力创新表达方式,改变人们对党报评论的刻板印象;它要放下一贯的高调论述,更多地与现实结合,消除人们对党报评论针对性不强的疑虑。
这些努力是包括《解放日报》在内的所有党报评论必须做出的尝试。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胡文龙.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5]凌河.不能忘却的宪法:凌河新闻评论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马少华.新闻评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8]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荷)托伊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吴飞.传媒影响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