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1.1 厚此薄彼:前辈学人眼中的“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从 1913 年时任《小说月报》代写文章主编的恽铁谯点评鲁迅文言小说《怀旧》算起,鲁迅研究已近百年沧桑,正日渐成为一门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显学”——“鲁学”。江山辈有人才出,每一代的鲁迅研究者在这片领地开垦耕耘时都熔铸了各个时代所赋予他们的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治学品格。其间,伴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文化热的升温,以比较文化学的视角研究鲁迅成为一个新的分析系统。围绕着这位现代中国举足轻重的文化巨人身上集结的古今中西多重文化因子对其潜在、显在的影响,阐明鲁迅对它们自觉的创造性转化或不自觉的被动性吸收,一系列与此命题相关的论文和专著相继面世。其中又可梳理为鲁迅与中国文化、鲁迅与外国文化(兼论具体文化名人)比较的两大分支。溯其源头,早在 20年代为鲁迅同时代人所流传的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就已初见端倪,这幅对联是好友刘半农对鲁迅纵深古今、横跨中西文化观的浓缩概括,虽远不能囊括鲁迅接受传统与域外文化的全部,却抓住了“画龙点睛”的极似之一笔而屡被各类传记、评论广泛征引。循此我们更可发现,在往后的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学史上,几乎所有研究鲁迅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与魏晋联系的论文都无一例外地援引了这幅联语;饶有兴味的是,它同样也占据着鲁迅与西方思潮比较研究特别是受尼采、托尔斯泰及拜伦影响凭证的一席之地。
“从前刘半农先生赠给鲁迅先生一副联语,是‘托尼学说 魏晋文章’。当时的友朋都认为这副联语很恰当,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加反对。”①
这段在鲁研界耳熟能详、极富轶事色彩的开头见于孙伏园先生的回忆著作《鲁迅先生二三事》,收入其中附录的《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全文即以“托尼学说 魏晋文章”为题,为联语进行了简略注解,是作者从学生及合作者的角度结合自己所了解的鲁迅先生来谈的。根据孙氏的释义,“学说”与“文章”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在思想上,鲁迅尤其在学生时代深受托尔斯泰的大爱主义和尼采超人论的影响;而在文章的气韵风格方面,则承扬的是魏晋古风。除了常规分释上下联外,孙伏园还慧眼独具地指出托尼二家学说按一般说法是正相反对的,然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同受他们的影响,是因了身为一个思想家或批评家而非哲学家的立场——此文不仅是这段文化轶事的首次面世,同时也成为后人对这幅中西合璧之联进行学理分析的发轫之作。
承孙伏园先生注解的余绪而下,纵观整个华人鲁迅研究界,大陆与港台又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对上联“托尼学说”中尼采影响的评价截然有分,导致本应平行共存的联语出现了人为的片面遮蔽现象。在大陆方面,由于 40 年代的文坛出现了对尼采顶礼膜拜、为国民党反共政策服务的“战国策派”,鲁迅与尼采比较论便已无人问津;到了 50 年代以后,又加上左的思想束缚,大陆研究者一般都视鲁迅与尼采比较论为畏途,不敢染指这位“被法西斯分子狂热鼓吹的反动思想家”①。正如王富仁先生曾指出的一样:“一方面,尼采是在中国社会上名声最臭的一个思想家,……另一方面,这个名字又和我们民族最响亮的一个名字鲁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要说明这样一个极端矛盾的现象,将会涉及许多重要的根本问题”。②换个说法,对不同地域尼采影响接受史的观察比较,同样也将成为鲁迅研究历经百年沧桑的极好注脚。最早在“托尼学说,魏晋文章”背景下论述鲁迅所受中外文化影响的著作,在大陆较为突出的代表是王瑶先生写于 1950 年的长篇论文《鲁迅对于中国文学遗产的态度和他所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③,境外则以曹聚仁先生于 1956 年在香港完稿的专著《鲁迅评传》④为首创。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论述这一联语时,内地与港台选取的小标题可谓“各执一词”:王瑶先生只取“魏晋文章”,而曹聚仁先生则反其道而行——单用“托尼学说”。在不同的治学背景下,两位学人依自己的喜好与理解各有偏重本亦无可厚非(譬如王瑶先生是由治中国古典文学之汉魏六朝文学起家),然而个中论述的厚此薄彼又潜在地说明:在理解这幅中西合璧的联语上,个人身处的时代及政治背景难免给客观全面阐释这一中一西、一古典一现代的思想对鲁迅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带来困难与局限。
第 2 章 幼年烙印:浙东“鬼物”的眷念与决绝
由于本文所探讨的“托尼”与“嵇阮”在鲁迅精神世界内生发契合的过程主要集中于1918 年即其投身“五四”新文学创作以前,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聚焦这段知识建构时,不可避免地注意到鲁迅创作期间一个不同寻常的转捩——“37 岁现象”。的确,与扬言“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 23 岁便以《沉香屑 第一炉香》名驰于上海滩文坛的少年得意不同,鲁迅创作生涯中 37 岁的转折现象无疑令人侧目:37 岁前,除了部分译作外,他仅写有为数不多的文言论文和旧体诗;37 岁后,他的《狂人日记》甫一发表“便一发而不可收”①,《呐喊》、《彷徨》小说集迅速拉开了白话文创作的新局面。可以说,他的绝大部分文字都是在“而立之年”以后留下的。除了“量”的急剧增长外,在“质”的根本性转变上,我们发现,鲁迅寓于S会馆沉浸在“回到古代去”②的世界中,做着辑录魏晋时期古籍、古碑(尤其《嵇康集》)的行为,又与其后所持的猛烈反传统的斗士姿态截然相左,可谓横跨了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传统与抗传统(Counter-Traditions)”③的两个极端。因而,探寻鲁迅精神资源产生的背景(19 至 20 世纪之交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中国),以及青年期汲取的“托尼”思想和中年期独钟的“嵇阮”情结在何种人生体验的储备平台上生发契合,是我们理清这一论题的关键所在。而对这一嬗变过程的梳理,亦可为了解其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趋向提供一个可资对比的典型借鉴。
第 3 章 青年激扬:西方“摩罗”的复仇与牺牲 ......................................................20
3.1 《摩罗诗力说》:个人恶魔性的张扬.......................................................20
3.2 从中国“鬼”到西方“魔”:恶的拯救与启蒙..........................................24
3.3 循环的悖论:爱与憎的相互制衡................................................................27
第 4 章 中年回归:魏晋“嵇阮”的放达与执着 ........................................................30
4.1 千百年后嵇阮的知己: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起.......................30
4.2 跨越时空的交汇:“竹林玄学”集“个人-人道”之大成...........................................31
4.3“西学”向“国学”的回归:十年沉默期为“五四”的精神储备..............................34
4.4 狂人大爱:“嵇阮情结”在知识分子形象中的投射.............................................37
结 语.............................................................................................40
结 语
经过一番曲折的论证,我们随着鲁迅世界性的生命历程走过了如下一段旅程:鲁迅从中国乡土“鬼”的民俗中感受到个性思想和人道主义的萌芽,又在走向世界文化的过程中于“摩罗诗人”的魔性恶与人性善上找到印证,再溯源中国古代文化,发现了魏晋这个独特的年代里,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放达-执着”并行不悖的竹林玄学——在中、西文化的游走和回归中,鲁迅获得的是更为坚实的文化内蕴与更为鲜明的文化姿态。
这同时重叠于鲁迅丰富而独特的个人成长经历:在晚清没落的封建文化中度过童年和少年;到出走故乡往水师、矿路学堂接受舶来文化的教育;至青年时负笈东瀛,远赴脱亚入欧的日本留学和接触世界文化;再人至中年归国,历经中国革命事业的起伏波折致积劳而终——从中国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中国。可以说,在“中-外”文化中走了一个轮回,他的文化选择,是和生命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鲁迅的生命轨迹历经了古今中外的时空,并在其在世和谢世后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释放了并将继续释放着惊人的文化能量。我们不妨说,鲁迅并不算长的 55 年的生命存在却造就了一个永恒的文化载体,在鲁迅身上,“文化”更多地与“世界”、“人类”发生着更为紧密的联系。观一斑而窥全豹——鲁迅在投身“五四”创作以前的人生体验与文化积累上的两种矛盾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或知识分子的典型体现,同时也对一个世纪过后当下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社会转型里知识分子或作家在中西碰撞中何去何从起着良好的启示。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互融共通在鲁迅的生命中对其思考、创作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我们也唯有从二者契合的角度入手,才能对其思想、作品作出更恰切的阐释,而得到以往单纯从偏中或西的角度切入所不能解释的关于鲁迅在文化选择问题上的新的合理认识。
因此,无论只肯定鲁迅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叛逆和突围的伟大意义,还是只否定他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摒弃和截断,都是失之偏颇和过于绝对的,我们无需极力颂扬鲁迅的光明面亦无需过分夸大其黑暗面,鲁迅只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在面对民族文化转型期间矛盾多面的心理历程的一个典型写照——不是简单地见风使舵,两边倒,而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作出理性的离去或回归的选择。他的矛盾个性所展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义性,都将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向“民族-世界”关系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让我们在思索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关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个时代的平衡。
参考文献:
A 类 鲁迅研究的一般性书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刘运峰编:《鲁迅佚文全集》,群言出版社 2001 年版
(3)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1986 年版
(4)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鲁迅回忆录》(散篇上中下 及 专著上中下),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B 类 鲁迅与中国文化研究
(1)《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刘兰英等编着:《鲁迅著作古代人物词典》,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3)赵英:《籍海探珍——鲁迅整理祖国文化遗产撷华》,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 年版
(4)王瑶:《鲁迅与中国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5)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学苑出版社 200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