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论文首先总结了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京信链”业务现状,通过比较潍坊地区其他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结合对潍坊分行“京信链”项目实际运营的数据及理论分析,探讨“京信链”项目运营存在的问题,如项目业务规模较小、项目平台推广力度不够、项目业务模式需进一步创新、项目风险控制体系有待加强等。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近年来,国家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陆续出台针对性金融货币支持政策,让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经营风险的考虑,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与融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贷款发放的主要对象还是更多倾向于大型企业,从准入门槛、审批时间、贷款成本等多维度考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与此同时,企业对于金融服务需求日益趋向整体化,金融业也在持续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要求。
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打破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形成有效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制机制,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形式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鼓励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问题,《方案》提出“要动员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供应商开展在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提出“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当前市场上供应量需求颇大的新型银行金融业务种类,各大商业银行也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建设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优化线上业务流程设计,深入挖掘供应链金融的价值,有效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对于商业银行抢占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高地”,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快速增长意义重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研究角度与成果都比较丰富。宋华(2017)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银行公司业务,是银行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服务是银行凭借第三方监管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产生的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核心企业为依托,根据企业间的真实贸易背景,对其上下游供应链关联企业提供的自偿性贸易融资。这种观点强调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1]。孙丽(2018)认为,供应链金融对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信贷环境趋紧,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在银行主导下,将应付账款作为抵押进行融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资金压力[2]。
(2)运营管理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关于运营管理的研究成果颇多。马仁杰等提出,运营管理就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同产品制造与服务创造紧密关联的计划、组织、实施与管控等各类管理活动[3]。陈威如和余卓轩的《平台战略》,从平台战略的角度,对腾讯、阿里、世纪佳缘、起点中文等众多本土互联网企业的研究,通过企业案例解析和点评,创造性建立系统框架,解释互联网企业平台战略,对于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而言,很有启发作用,值得好好学习[4]。顾元勋在《社会参与式设计: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范式》中指出,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战略,通过增强用户体验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用户参与度,从而能更好地增加用户数量[5]。王洪涛则强调运营管理中基础运营的重要性,认为运营管理的基础理念,是决定现代企业发展地位的重要因素[6]。李雪提出,传统运营模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持续给企业带来高效的收益,现代企业只有对传统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形成更好的运营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企业快速成长[7]。
2相关理论概述
2.1供应链金融理论
2.1.1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社会化分工下,企业由原本的独立生产变为企业间协作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企业生产出中间品,再到最后的产成品,经过上下游企业的分工协作,最后由经销商完成销售,这种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一体连接的链条式结构就是产业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将中小微企业放入整个供应链中,以其实际业务状况来判断是否为其提供融资服务,有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2020年9月,我国出台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指出,“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2.1.2供应链金融的类型
现代信息科技的运用,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供应链金融实质上是针对客户需求的延伸服务,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及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通过融合金融技术,盘活企业应收、预付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从产品类别上看,可以将供应链金融划分为应收、预付、存货三大类。应收类产品帮助上游企业将应收账款转换成现金或应付票据;预付类产品则帮助下游企业扩大了单次采购额,提高了采购能力,将本应即期支出的现金资产转换为短期借款或应付票据;现货质押更为直接,以企业的存货作为担保方式,换取流动性更强的现金资产。除此之外,部分参与主体也开拓了自己的增值业务,如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和物流公司的仓储物流、动产监管、价值评估等。
2.2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发端于二战期间,到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发展完善,是具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的先进管理理论。项目管理理论以具体项目的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引入项目管理,规范了项目管理流程,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1项目管理的定义及要素
(1)项目管理的定义。项目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或者说,项目就是为了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临时性工作。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且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定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的各种工作。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通过合理运用与整合特定项目所需的资源,并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对项目所有相关的活动进行有效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得项目管理过程得以实现。
(2)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在规划项目时,必须要慎重考虑项目的五要素,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完成项目。在五个要素中,项目的范围和组织结构最为重要,质量、时间、成本是约束要素。
①项目的范围这里不是指项目的时间,而是每个项目的边界,包括产品范围和项目过程范围等,主要是产品和项目的特性及功能。
②项目过程范围就是依据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范围来定义项目。项目的组织结构也是项目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职责、管理机制和相互关系等。
③项目的质量也就是项目任务完成所需要达到的,一个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每个项目都会包含产品质量、过程质量这两种类型的质量。
④项目成本是由项目投资及资金流动等组成的,就是整个项目所需要的资金,也就是项目周期内全部的资金流出。
3项目概况及运营问题分析................................18
3.1项目概述................................18
3.1.1项目业务规定.................................18
3.1.2项目操作流程...........................18
4项目运营市场环境分析...............................33
4.1项目市场环境PEST分析......................................33
4.1.1政治环境(Politics)..................................33
4.1.2经济环境(Economy).................................33
5项目运营策略的优化措施......................................41
5.1项目运营策略原则和目标.................................41
5.1.1运营策略原则...........................................41
5.1.2运营策略目标...............................42
5项目运营策略的优化措施
5.1项目运营策略优化原则和目标
5.1.1优化原则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企业要依据各时段具体的环境状况,制定出不同的目标。企业战略管理目标要随着市场发展趋势,并按照实际的经济状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提高战略管理目标的有效性。企业根据项目运营范围与群体,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运营策略的制定,并在运营策略实施时,辅以全程监控,确保策略真正落实到位。
(1)满足产业链需求原则。供应链金融与其他传统的信贷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要围绕着产业链上各个主体在经营过程中收入与支出产生时时间差造成的资金短缺及保障供应链不中断等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务。传统信贷大多数看主体信用和不动产抵押,很少提供基于涉及企业供应链的采购、生产、物流、分销、政务等经营活动的金融产品,这也是因为基于监管要求金融不能经营实业、介入经营活动成本高、效率慢等问题造成的。但是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为供应链上的中小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就需要根据每个产业链运行规律和供应链特征,以及企业的经营需要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以保障供应链不中断和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2)差异化竞争原则。商业银行面对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各个主体,差异化无疑是最佳的竞争手段。供应链金融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度参与从产业链上的原料到半成品到成品,从供应链上的采购、生产、分销、物流、政务等多个环节,为供应链金融产品差异化在深度和广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要着重针对重点发展的行业,及时完善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实现产品的行业化,快速推出市场需求大、客户反映强烈的差异化系列产品。
结论与展望
论文立足对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京信链”项目运营策略的研究,在大量研读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还收集了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京信链”项目运营的相关资料,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总结了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京信链”业务现状,通过比较潍坊地区其他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结合对潍坊分行“京信链”项目实际运营的数据及理论分析,探讨“京信链”项目运营存在的问题,如项目业务规模较小、项目平台推广力度不够、项目业务模式需进一步创新、项目风险控制体系有待加强等。其次,运用目标市场理论和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京信链”项目运营市场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京信链”项目发展的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优化“京信链”项目运营策略的措施。
第一,供应链金融成为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的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有新的要求,而供应链金融突破商业银行传统的公司业务模式,有助于推动银行公司业务经营转型。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不断探索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路径,把做强做大“京信链”项目作为该行公司业务的重要抓手,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促进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第二,优化潍坊分行“京信链”项目运营要抓住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从实践看,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支柱和关键。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由于其核心地位是在产业长期竞争中形成的,拥有核心品牌或掌握核心渠道,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把控和影响是其他企业难以替代的。因此,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必须从最具优势地位的核心企业入手,凭借他们拥有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优势,充分发挥“京信链”项目融资优势,强化对上下游企业的授信支持,对于“京信链”项目运营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