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留学生论文,本论文通过对旅游文创产品的探索,对贺州市瑶族服饰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文创做出产品案例应用,为非遗文化融入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做出一定贡献,但是本论文旨在创新文旅融合背景下国家非遗瑶族服饰文化传承和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发展的方式,时间和精力有限,其可行性需长期实践方知其作用。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多元文化的格局下,人们满足了生存温饱等基本物质需求后转而向更高级的的精神需求领域探索。在多元化、开放化的竞争与合作中,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只有依托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在多元开放的格局中有立足之地。文创产品应运而生,独具特色、个性多元的地方文化元素归纳及其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转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繁荣的文旅社会生态,2018 年 3 月,国务院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标志着文旅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行为[1]。2019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弘扬、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2]。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文化建设做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更多高品质、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更好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3]。2020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文旅产业的发展相对国内而言起步比较早,主要的研究领域有:①相关理论发展的研究:如 Mowery&Rosenberg(1979)提出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因素说”[8],Throsb 提出创意经济学,引发的创意经济理论[9]。②相关发展模式的研究:Banks(2010)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与手工业结合[10];Richards 和 Raymond(2000)提出创意旅游发展思路[11]。③相关实践策略研究:如 Chris Bilton 和 Ruth Leary(2002)分析了布鲁克林的文化创意产业,Justin 0'Connor(2005)分析英国文化创意产业[9]。相关理论类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供需因素的关系,以及创意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相关发展模式类研究将文创产业与手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探究,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思路;相关设计实践策略类研究主要涉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文创产业的实践应用案例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对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经验和借鉴案例。国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建立了具有较强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创新生态系统,例如理论层面的区域文化创新和再设计等相关理论,以及实践层面的融入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设计”作为一种战略工具来应对社会发展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传播、解决环境问题等。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国外许多民族和地区在多元化、开放化的竞争与合作中纷纷寻求各自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12]。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必须要打造拥有自身历史文化烙印的文化品牌,才能在越来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得以立足,才能提升文化软实力。国外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对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非常重要,在文化传播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较大成效。例如,英国伦敦的大不列颠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都非常注重在文创产品上的投入:大不列颠博物馆于 2018 年入驻中国天猫国际商城,销售大不列颠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形象、藏品元素与故事(古代埃及、古代罗马、古代希腊、莎士比亚、威廉·莫里斯等)、所在地域文化(皇室象征、彼得兔、小黄鸭等)等方面来推广其艺术衍生品[1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充分开发其馆藏的 150 余万件藏品,其文创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世界文明,饱含时尚与包容,常常采取跨界联名、与其他博物馆联手出击等方式,取得了经济与文化双赢的效果;卢浮宫文创也不占下风,来源于世界各地的艺术瑰宝馆藏,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珍贵而又丰富的设计灵感来源,满足世界各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其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蒙娜丽莎,其衍生文创产品更是因为极尽艺术气息而闻名于世界。
..............................
第 2 章 国家非遗贺州瑶族服饰文化资源分析
2.1 贺州瑶族分布情况
贺州所在的南岭走廊是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海陆丝绸之路连接点,境内物产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原生态的民族特色景观等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贺州是我国瑶族文化资源聚集区,保留有原汁原味的瑶族风韵,有许多瑶族特色的独特地域场景,例如,瑶族盘王节、公祭盘王大典仪式、瑶族长鼓舞、瑶族蝴蝶歌、瑶族度戒仪式等。贺州世居瑶族主要有三个大支系,分别为过山瑶、平地瑶和土瑶,细分有十二个小支系,综合住地、服装和习俗可以分为:富川县的平地瑶、高山瑶,钟山县的红头瑶,昭平县的仙回瑶,平桂区的包帕瑶、小尖头瑶、土瑶,八步区的东山瑶、西山瑶、开山瑶、天堂瑶、石门瑶等[17],具体分布如图 2.1 所示。
图 2.1 贺州市瑶族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
2.2 贺州瑶族服饰概况
贺州瑶族服饰概述。久居深山的瑶族人民喜织、尚绣、善染,瑶族服饰文化以变化多姿的纹样图案传递着瑶族同胞的审美理念。一整套瑶族服饰一般包括头饰、胸饰、背带、腰饰、绑腿,配套有许多精美的银质配饰挂件。传统瑶族服饰无论是衣褂、前襟、裙摆、头帕还是腰带和挎包,多以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做底,配以白色、黄色、绿色和红色的彩线做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刺绣,这也是瑶绣被称作“五色绣”,瑶族服饰被称为“五色衣”的主要原因。瑶族服饰为之著称的就是瑶族的刺绣(简称瑶绣),瑶绣常用的用具有针与针筒、荷包,常用的刺绣技法称为挑花,也被叫做“架花”,这种刺绣技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前期的描稿画样,是瑶族女性几千年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智慧结晶,纹样、排列组合、故事寓意等内容仅仅通过叙述与想象来代代相传,依据绣片的布料纹理、颜色以及经纬线的排列布局下针,用十字绣的针法渐次分明的绣出瑶族传统服饰。通俗来讲,这是一种“填空式”针法(如图 2.2 所示),瑶绣是以十字形构成图为初始界限单元,图案基本外形用白线下针挑,然后根据需要布局不同颜色,依照图案的形状和连续方式纵向或横向进行刺绣。贺州瑶族服饰中的瑶绣在男性服饰中主要用在衣领、衣袖、前胸口袋、衣摆、裤脚以及烟袋等配饰上;在女性服饰中主要用在衣领、衽襟、袖子、袖腰、衣肩、衣背、衣摆、裙子、腰帕、鞋子以及一些挎包上等[18]。
.............................
第 3 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瑶族服饰文化元素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18
3.1 贺州瑶族服饰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18
3.1.1 文化性原则...................................... 18
3.1.2 创新性原则........................................ 18
第 4 章 贺州瑶族服饰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应用............................... 29
4.1 场景联想——转化乡村旅游资源............................................... 29
4.2 几何抽象——营造瑶族艺术氛围.......................................... 31
4.3 解构重组——延伸瑶族服饰文化意境................................................ 33
第 5 章 结语............................................... 37
5.1 总结................................... 37
5.2 不足与展望.......................................... 37
第 4 章 贺州瑶族服饰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应用
4.1 场景联想——转化乡村旅游资源
瑶族特产包装系列。贺州瑶族聚居地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瑶族同胞会在瑶族盘王节、公祭盘王大典仪式、瑶族长鼓舞、瑶族蝴蝶歌、瑶族度戒仪式等重大节庆活动穿著瑶族盛装,饱含瑶族特色的庆典活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双钻模型第一阶段设计正确的产品,利用场景联想法,从贺州市的瑶族地域文化中挖掘其设计要素,从饱含瑶族同胞风土人情的生活实景出发,对前期的实物以及影视图像资料分析,选取贺州市瑶族的典型象征场景——瑶族同胞盛装祭拜及参加风俗节庆的活动场景(如图 4.1 所示),结合前期调研分析的贺州瑶族服饰文化元素,融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设计出一套瑶族服饰文化元素的表情包(如图 4.2 所示)。这一系列可爱俏皮的瑶族表情包,既可以线上沟通交流、表达心情,又可以作为线下贺州瑶族形象宣传大使,代表贺州市不同支系的瑶族服饰文化。同时,具有卡通形象的瑶族表情包可以与贺州市瑶族特产包装相融合,增添特产包装的趣味性和影响力。
图 4.1 贺州市传统瑶族服饰盛装及实物陈列展示(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
第 5 章 结语
5.1 总结
文旅融合意味着非遗文化传承和文化旅游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关系。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切实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把国家级非遗贺州市瑶族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元素通过现代产品设计的设计方法进行转化并加以表现,将传统瑶族特色与现代设计创意相结合,最终达到老树发新芽的效果,是传承和发展瑶族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有利于促进贺州市旅游文创产品呈多元化态势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贡献。经考察、分析、实践应用后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拓展了非遗保护模式。论文从设计学角度,围绕国家非遗贺州瑶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文化寓意以及各种文化元素的造型特点、用色配色等,提出了针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理念,拓展了非遗保护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设计转化。
二是创新了旅游文创产品研究策略。论文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结合对贺州市瑶族服饰资源的梳理与数据分析和贺州市文旅市场发展趋势,从设计角度对非遗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做出实践应用,并且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实践中初步验证了本研究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是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论文在设计实践策略中结合游客的真实需求制定用户感知图谱来设计旅游文创产品,有针对性的开发贺州市非遗文化资源,以独具文化特色的瑶族服饰资源融入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转化,以旅游传播文化,在保护非遗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