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用考察及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03 23:35:01 论文编辑:lgg

第一章 引 论


一、 汉语委婉语的定义
什么是汉语委婉语,不同的研究视角,有不同的回答,对汉语委婉语的界定,是研究汉语委婉语的重要内容之一。陈原(1982)在他的《社会语言学》里详细地讨论了汉语委婉语现象,他认为:“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事物的名称、事物时,就用婉转的词语来暗示别人不愿意听的话,用隐喻来暗示不愿说的话,用曲折表达来提示双方都不愿点破的事情,这些婉转、代用、曲折的词语,就是汉语委婉语。”①王希杰(1983)在他的《汉语修辞学》里把汉语委婉语定义为:“因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②他进一步完善了陈望道的观点,肯定了汉语委婉语的直接语义与委婉语语义的联系。陈望道(1987)在他的《修辞学发凡》里是这样界定“婉转”的:“说话时不直接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叫婉转辞。”③在修辞学上,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汉语委婉语是通过隐喻、借代、双关、反语、析字来避免因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造成交际失败,故意用婉转的语言达成交际,使得语气显得轻松。陈望道对汉语委婉语的定义并未真正涉及到委婉语的本质属性,没有区分“婉转”和“避讳”的不同,故在对汉语委婉语的概念做界定时,我们要注意:委婉不代表修辞,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张宇平(1998)在《委婉语》里将委婉语定义为:“委婉即用含蓄曲折的词语来代替那些不能直说的话,而其中做为替代且具有含蓄曲折特点的词语,就被称作委婉语。”④
…………


二、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内容
对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学习是能够在汉语语言环境中成功地运用汉语。但是对留学生而言,学习汉语不单是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复杂的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技能和语法规则的学习来掌握如何在特定的文化交际背景下,充分考虑真实情景下的时间、地点和交际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达成交际。在实际交际中,很多留学生虽然汉语水平很高,仍然会在交际中犯错,学生的汉语水平高低与学生实际交际中汉语的运用情况的好坏不成正比,这点在间接语言交际中尤为明显。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间接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成和谐交际,减少交际摩擦,是留学生学习汉语必须跨越的障碍。汉民族在某些特定的交际背景中,为了减少交际摩擦、避免忌讳、逃避羞涩心理等,常常采取和缓、礼貌和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想法,留学生在交际中如果不懂得中国人这样的交际心理,就容易在交际中造成误解。因此,如何在真实交际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留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委婉语作为一种交际润滑剂,是一种不直接表达说话者本意,而是选择与直接语言相关的方式来委婉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是应交际主体心理需求而产生的语言现象。直接语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常常让人无法接受,而委婉语是在与人为善的交际前提下,用含蓄、借代、象征、引用和抑己等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发表见解,委婉拒绝,这样常常容易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人的修养,以礼貌代粗鄙,以含蓄代直白,以柔性代生硬的表达方式,是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开始。直抒其意,充满火药味的强词夺理,不符合汉民族交际心理,特殊情况下的隐形表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交际效果。西方文化讲求的是效率,常常直接表明自己的是非观点,在与中国人的交际中,不利于和谐交际环境的创造。学习汉语委婉语可以帮助留学生跨越交际障碍,减少交际摩擦,达到得体的交际效果。目前,对委婉语的研究,比比皆是,主要从不同视角出发,侧重于研究委婉语在不同领域的认识和运用,而从留学生对汉语委婉语习得运用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则比较少。
………..


第二章 外国留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运用考察


第一节 考察方法及问卷内容
目前研究汉语委婉语的语料大部分出自具有口语表达性质的书面语语料和中高级口语教材或阅读教材中,如薛淑锋(2010)的《汉英委婉语对比和汉语委婉语教学》中的汉语委婉语偏误分析语料就来自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①HSK动态语料库的汉语委婉语语料有限,难于收集。中高级口语教材中的汉语委婉语语料存在难以判断其语义类别。本章在考察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运用情况时,选取的委婉语主要来自《博雅汉语》,选取的汉语委婉语语料经过《HSK 考试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中高级汉语水平功能大纲》严格筛选,所有语料都不超过这三个大纲难度。我们把收集的汉语委婉语分为:社会交际类、死亡类、生理变化类和性爱类四类,把这四个类别汉语委婉语作为本课题汉语委婉语问卷的语料来源。首先,问卷主要以封闭性题型考察留学生对具体委婉语条目的认知和掌握情况,从社会交际类、死亡类、生理变化类和性爱类这四类高频使用率的汉语委婉语来考察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运用情况;其次,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定性,分析留学生对不同类别的汉语委婉语的运用情况和留学生在运用汉语委婉语时存在的偏误。
………..


第二节 问卷数据整理与偏误分析
本问卷共发出 50 份,一次性收回 36 份,第二次收回 14 份,由于第二次收回的问卷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做题时查字典,咨询同学和老师以及学习者虽在中级班,但是汉语水平并未达到中高级水平。故该论文问卷仅从第一次收回的 36 份里选取 30 份有效问卷中收集数据进行问卷分析。本题要求留学生判断题中的汉语委婉语运用是否得体。题中涉及的委婉语类型包括:“社会交际类”、“死亡类”、“生理变化类”和“性爱类”。从30 份有效问卷数据统计来看:问卷数据显示留学生对不同语义类别的汉语委婉语习得运用的情况不同:四类委婉语的总正确率为 63.33%, “社会交际类”、“死亡类”和“性爱类”委婉语的运用正确率都在 60%以上,其中“社会交际类”正确率最高,达到 66.89%,“生理变化类”正确率较低,仅达 58.67%,这说明在委婉语是否得体的运用中,留学生对“社会交际类”、“死亡类”和“性爱类”的委婉语的运用得体性有一定的认知, “生理变化类”汉语委婉语的运用错误率达到 41.33%,错误的题目主要集中在题 4、题 20 和题 5,其中题 4 的错误为 18 人次,错误率达到 29.03%,题 20 的错误为 13 人次,错误率达到 20.96%,题 5 的错误为 11 人次,错误率达到 17.74%。题 3 和 11 的错误率比较平均,都是 10 人次,错误率为 16.12%,本大题的问卷错误率较高。

………..


第三章 汉语委婉语教学策略........31
第一节 教师如何教........31
一、加强汉民族文化心理背景知识输入 ...... 31
二、讲清汉语委婉语 ..... 36
三、汉外委婉语文化比较 ..... 39
四、汉语委婉语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40
五、强化练习 ........ 41
第二节 学生如何学........41
一、提高中国文化认知度 ..... 41
二、提高汉语水平 ........ 42


第三章 汉语委婉语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师如何教
陈原(1983)认为汉语委婉语的禁忌源于语言的领悟崇拜、语言的禁用和替代。他从语言禁忌和避讳两方面阐述了汉语委婉语产生的最根本原因。①常敬宇(2000)认为儒家和中庸和谐的价值观是得体性交际的体现。②本文第二章也已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用中存在的对汉民族文化和交际心理的认识不足导致的偏误问题。具体表现在留学生因对汉民族文化交际心理中的禁忌、避讳、中庸和谐价值观和交际中的得体性不了解而造成偏误。除此,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中国人的差异性,也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对汉语委婉语的习得和运用难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汉民族文化心理背景知识输入,帮助学生从认知源头上提高汉语委婉语认知敏感度。对禁忌的理解,是了解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键。在汉语委婉语里,语言禁忌最典型的类型是“死亡类”委婉语。“死亡”代表着凶厄,在语言交际中是极为忌讳的。与死亡有关的一切,包括丧礼、死者、地狱和葬礼等都属于禁忌范围,语言交际中尽量用与之相关词语代替。此外,“死”还因阶级、身份和年龄的差异而表现出原因、方式和感情色彩的差异,如古代皇帝死婉称“崩”,并衍生出各类以“崩”为核心词的汉语委婉语:如“暴崩、崩驾、崩逝、崩殂”等;诸侯的死婉称“毙”,如“垂毙、陨毙”等;一般的官员死婉称“不禄”;普通人的死也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下世、谢世、逝世、老 了、不 在 了、丢 了、走 了”等。
…………


结 语


汉语委婉语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反映了汉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语言禁忌、中庸和谐交际心理和生活习俗中的避讳,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留学生汉语交际技能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留学生的习用的角度出发,考察留学生对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运用情况,对问卷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留学生对 “社会交际类”的汉语委婉语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对“死亡类”和“生理变化类”的汉语委婉语的认知程度均等,对“性爱类”的汉语委婉语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其原因在于留学生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不了解,对汉语委婉语的运用缺乏清晰的认知,除此,受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影响。本文针对制约留学生汉语委婉语的习得和运用障碍,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往的研究者大部分以开放式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语料,进行委婉语研究,更多地注重理论和问卷数据的分析,对偏误分析不够深入和全面。本文以四类常用的汉语委婉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封闭式问卷调查并进行大量的偏误分析,是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本人掌握的知识及能力的约束,论文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对留学生习得运用委婉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