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是”字句学习状况考察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4-09-10 18:14:41 论文编辑:jingju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缘由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的重要句式之一,使用频率很高。随着全球汉语热的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是”字句占的比重较重。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就已明确了 “是”字句的重要性,“是”字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在甲级、乙级、丙级语法大纲中都被单独列出,这也说明了在初级、中级以及高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对“是”字句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在考察了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后,我们发现语料库中共收录了 1427例“是”字句错句,而韩国留学生的“是”字句错句为527例,占“是”字句错句总例数的36.93%,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而且,笔者所在的学校韩国留学生相对较多,韩国留学生在“是”字句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很多,同时也便于进行问卷调查。所以本课题选择韩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现代汉语中“是”字句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特殊句式。“是”字句的结构复杂多样,语义类型繁多。所以,“是”字句使用起来比较灵活但也比较复杂,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是”字句时会有一定难度。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发现,“是”字句的偏误语料很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是出现较早的语法句式,在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汉语教程》中就己经出现其多个下位句式,且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而且,“是”字句的学习始终贯穿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既然“是”字句会被反复学习,那么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为什么仍会有那么多“是”字句错句呢?所以,对“是”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并结合着问卷调查,考察了韩国留学生的“是”字句习得情况,对其习得顺序和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并对“是”字句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1.2.2研究意义
目前,根据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是”字句习得研究发现,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是”字句的偏误分析上,并没有涉及到关于“是”字句正确用例情况的分析。而本文对韩国留学生“是”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不仅分析了 “是”字句偏误用例,还分析了正确用例,对充实韩国留学生“是”字句的习得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本文对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对外汉语的“是”字句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


第二章“是”字句研究综述


2.1 “是”字句本体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中“是”字的使用频率很高,它是重要的实词之一。长期以来,语法学界对“是”字的词性归属就有分歧。早期大多数倾向于认为是系词,代表有马建忠(1898)、王力(1954)、高名凯(1957)等。《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中回避了 “是”的词性问题,采用折中的办法,称“是”为判断动词。之后,丁声树(1961)、黄伯荣和廖序东(1979)、朱德熙(1980)等先生认为“是”是动词,“是”后面的成分就是宾语。赵元任(1979)、谢永玲(1999)、刘乃仲(2000)认为“是”还可以作形容词。目前,学界关于“是”字的词性归属问题的讨论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两个。第一,在汉语研究界,吕叔湘(1979)认为“是”是动词,“是”是前谓语,“是”后面的成分是谓语,这种句子多为名词性谓语句,《现代汉语八百词》就是根据这个观点编订的,像学者李临定(1986)和陈建民(1986)也支持这个观点。第二,学界普遍认为“是”是判断动词,同时还可以作副词、连词、形容词,支持这种观点的有:范晓(1987),胡裕树(1987),黄伯荣、廖序东(1997)。第二种观点的影响比较大。何思成(1984)的《谈“是”的语法功能》一文,从古代汉语“是”的含义和用法出发,分别论述了 “是”作为动词、副词、连词、助词以及代词时的语法意义和功能。朱斌(2007)在《“是”字句研究述评》中,认为“是”字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字句中“是”字只作动词使用。而广义的“是”字句中“是”不仅可以作动词使用,还可以作形容词、指代词等使用。吕叔湘(2010)认为,“是”在体词和谓词前是动词,“是”字前面的成分是主语,“是”和“是”后面的成分都是谓语。他将“是”字句的结构类型分为以下四类:a.谓语为名词性成分;b.谓语为的字短语;C.谓语为谓词或小句;d.特殊“是”字句,如“X是X”,“是…的”等。
…………


2.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是”字句研究综述
“是”字句,是一个常见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经常看见的一个语法点,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的“汉语热”也带动了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是”字句在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李炳生(1997)在《“是”字句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中,主要分析了母语为维吾尔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A是B”句型中少“是”,二是“是……的”结构中以“了”代“的”;并指出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中,仅仅进行汉语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注重两种语言的对比教学。董斌(2007)在《对外汉语精读教材“是”字句研究》一文中,通过研究对外汉语精读教材《汉语教程》,建立了 “是”字句语料库,从“是”字句的分类统计、编排顺序以及复现情况三个角度对教材进行考察,并综合分析了 “是”字句各下位句式的复现情况,对教材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陈小颖(2007)的《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是”字结构的言语加工策略》一文,考察了韩国留学生对九类“是”字结构形式的习得情况,将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是”字结构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从认知角度提出了对这四个阶段的薪新认识和看法。江敏(2009)在《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针对母语背景为俄语的留学生》一文中,分析了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的“是”字句偏误,在俄汉两种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归纳出留学生“是”字句的偏误成因,并对母语为俄语的的留学生学习“是”字句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第三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8
3.1 “是”字句的分类........ 8
3.2 “是”字句正确用例的分析........ 9
3.3 “是”字句偏误用例的分析........ 12
第四章韩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情况问卷........ 18
4.1问卷调查设计 ........18
4.1.1问卷调查的目的........ 18
4.1.2问卷调查的对象........ 18
4.1.3问卷调查的内容........ 18
4.1.4问卷调查的要求........ 18
4.2问卷调查结果........19
4.3小结 ........20
第五章韩国留学生“是”字句的偏误成因........ 22
5.1母语负迁移 ........22
5.2对汉语语法规则掌握不牢固........ 22
5.3目的语规则泛化 ........  23
5.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23
5.5学习环境的影响........ 24


第六章韩国留学生“是”字句教学建议


6.1对教学的建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汉韩两种语言的对比教学。通过对“是”字句偏误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母语负迁移对习得目的语影响很大。韩国留学生出现的很多偏误是因为他们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去学习汉语。为了减少偏误的产生,教师应该多做一些汉韩两种语言的对比教学。通过对比教学,加深留学生对韩语和汉语的理解,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才能让留学生排除来自母语的干扰,有效地提高掌握汉语的效率。通过对比教学,还能预见教学的难点和留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并恰当地纠正偏误,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例如,在5.1中提到的韩语与汉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语言形态变化的差异和基本语序的不同,在教学中就可以依照汉韩语言的这两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是”字句难点的讲解。通过分析经考察得出的韩国留学生“是”字句的习得顺序,可以发现“是”字句七种下位句式中“主语+是+形容词”对于韩国留学生来说是最难掌握的。“主语+是+形容词”与“主语+是+形容词短语+的”(“是……的”的下位句式)形式很相似,所以韩国留学生很容易混淆。“主语+是+形容词短语+的”中的形容词多为谓语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可以转换为“主语+形容词”结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这两个下位句式的对比教学。

………..


结论


在现代汉语中,“是”字句是常用句型。在査阅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时,发现“是”字句的偏误语料非常多。目前,根据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是”字句习得研究发现,“是”字句习得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偏误分析上,并没有涉及到关于“是”字句正确用例情况的分析。缺乏对“是”字句正确用例情况的分析,也就意味着“是”字句的习得研究还不是很完备。因此,有必要对“是”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考察与分析。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并结合问卷调查,对韩国留学生“是”字句的正确用例和偏误用例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得出韩国留学生"是”字句的习得顺序和偏误成因。本文对韩国留学生“是”字句教学也提出了建议:(1)教学方面:加强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重视“是”字句难点的讲解;(2)教材方面:教材应统一 “是”字句的范围,并按照“是”字句各下位句式的习得顺序和遗忘规律提高复现率;(3)教师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了解一些留学生的母语知识,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是”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更完整地掌握留学生的习得情况,有利于帮助教师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留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此句型,更好地进行汉语交际活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