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高校预算控制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1-06-23 11:41:4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结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划分预算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将预算文化、组织机构、岗位管理、预算信息系统、内部监督制度以及从预算编制到绩效考核、预算公开全预算工作环节囊括其中,设计预算控制实施效果分析模型。从 5 位专家作出的分析结果来看,认定 S 高校预算控制实施现状为良和中的累积占比达到 69.8%,服从最大隶属度原则,占比最高的为良,即 S 高校的预算控制实施效果有待改善。

第1 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已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高校在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水平的高校建设,既需要高校自身做好在教学管理、科研项目、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因为高等院校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又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今年,国家政府考虑到受疫情影响中小型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企业可提供岗位数量缩减,应届往届考研人数持续攀升,国民素质提升等因素,做出了扩大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的决定。此项决定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注入高等教育院校。各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的不断增加、办学资金的越发多样、经济业务的越发复杂,资金供求间的矛盾会更加凸显,做好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控制工作愈显重要。
为了能够规范和引导高校预算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2012 年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从总体上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在部门及岗位职责分工合理的前提下,如何从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环节建立健全预算内部控制制度;2014 年出炉的《新预算法》,在规范预算管理职权的基础上,对于预算控制各环节涉及的流程、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说明,并提到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中期财政规划等预算控制手段,有利于高校开展预算控制方面的工作;于 2016 年出台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对高校预算控制中的相关风险进行了说明,为高校预算控制的开展提供了操作蓝本[1]。尽管针对高校预算控制的政策文件正在不断更新完善,但在高校内部利用预算资金进行贪污的现象仍有发生,预算资金管理失职、预算绩效考核效果不佳等预算控制问题仍较为明显。加强高校预算控制,有利于高校财务风险的降低,发挥预算资金使用效能,规范高校多类经济业务中的资金管理,实现发展规划目标,引导高校科学健康发展,所以仍应进行有关高校预算控制的研究。
图 1.1 技术路线图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较之其他国家,更早地把预算管理理念引入高等院校财务工作范畴,所以目前他们在高校预算管理上较之国内更有优势。McKinsey(1922)在其《预算控制论》一书中,率先以预算控制的视角界定了预算管理的概念,一并整理汇总了当时已经存在的分散的预算管理理念,使得科学且系统的预算管理理论体系略现雏形[2]。Lewis(1981) 是阐释零基预算法的第一人,其后来还对零基预算法的完善做了很多工作,不仅令此种预算方法为政府部门接受,还在一定企业范围内得以推广[3]。他们的研究既扩充了预算编制方法,也推动了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Beech(2008)从研究中发现,在经费构成方面,当下的大学较之于中世纪的大学多有不同。当下的大学已摆脱教会全资型的经费构成方式,转而获得了更多由社会团体资助和政府补贴形成的经费。多样的经费来源、高额的经费总量令各大学不得不加强对于经费使用的重视,进而使得预算控制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高校在加强对于预算的重视的同时,还应严格落实对于经费收支的合规化管理[4]。研究人员 Ferreri 和 Cowen(1993)则首次对预算决策的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与预算决策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经研究证实高校各部门权利的大小会对其得到的预算金额高低带来直接性影响,二者间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部门享有的权力越大,在资源的获取上更具优势,然而学生的课程需求和部门员工的工作量大小,与预算决策间的相关性较低[5]。Duh(2014)提到高校从自身实际状况出发来搭建内部控制体系时,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高校内部运行效率的提高,风险防范措施的存在和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6]。Agyemang(2015)则认为高校在建设内控体系的过程中,应跳出只考虑加强会计层面控制的固有思路,从高校全方位发展的视角,摸索建设与高校自身状况匹配的内控管理模式。作者以某大学的内控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从内控体系管理和校内校外监督方面给出对于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的详细建议[7]。Ayam(2015)于研究中发现多数加纳地区的高校采用美国通用的 COSO 框架,来验证高校内部控制是否具备了有效性和高效性。COSO 框架下的五要素在高校实现有效且高效的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控制环境作为基础要素,通过财务内控环境和配备能力合格的人力,提供内部控制的运行环境,合理的风险评估保证高校资金运营的安全,控制活动保障高校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信息与沟通为高校内控信息的传达提供途径,监督和评价的存在有益于高校提高内控质量[8]。
...............................

第2 章 高校预算控制的相关阐述

2.1内部控制的界定及与预算控制的关系
2.1.1内部控制的界定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防范预期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或发展目标,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人员配备并明确岗位职责等方式和手段,由企业或单位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来共同实现的一种管理机制。我国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分别从静态、动态两角度定义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静态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成文性的单位内部制度和规范,动态的是指单位在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和约束活动。不同于 COSO 框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行政事业单位在区分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基础上来划分内部控制要素。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要素从组织架构、岗位设置、系统支持等方面为内控体系奠基,业务层面内控要素则是将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实施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类型进行细分。
2.1.2内部控制与预算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预算控制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部控制作为整体,是由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组成的,其中预算控制又是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预算控制的实施需要依赖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框架,根据内部控制原则设立的单位部门和岗位[43]。预算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是单位或企业在履行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能时,在业务层面实施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越高,预算控制的实施效果越好,反之预算控制的加强能够推动单位或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内部控制与预算控制都是为了能够让单位或企业在预算支出合理且受到严格约束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既定的建设项目和活动目标。
.............................

2.2高校预算控制的界定及特征
2.2.1高校预算控制的界定
在国家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力度,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注重预算控制工作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这类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占据极大比重的事业单位,在相关学者和高校内部财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下,逐步推进了高校预算控制建设。高校预算控制是指高校为完成年度发展目标与计划,依照国家和所属地方相关会计政策和法规、各高校实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预算业务规范,在合理划分预算岗位和明确职责的前提下,相关财务部门和人员在对预算编制、审批、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考评、预算监督等全预算流程中的风险进行预估和管控,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所实施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活动。高校预算控制的实施,旨在预算业务中发挥事前规划、事中调整与事后反馈的功能。广义与狭义的高校预算控制在所包含内容及侧重上存在较大不同。广义的高校预算控制要求高校在预算编制与审核、执行和调整、绩效考核及监督等全部预算工作环节都要实施预算控制活动,所有预算环节都应置于预算制度约束之下,而狭义的高校预算控制则只是侧重于加强预算执行环节的控制。本文选定广义的高校预算控制作为研究范围。
表 3.1 S 高校 2017-2019 年收入状况表
表 3.1 S 高校 2017-2019 年收入状况表
....................

第 3 章 S 高校预算控制的现状分析...............................19
3.1 S 高校简介........................................19
3.1.1 S 高校发展建设概况........................................19
3.1.2 S 高校财务机构概况...............................19
第 4 章 S 高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34
4.1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足降低预算控制精度........................34
4.1.1 预算编制方法单一...................................34
4.1.2 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加剧预算编制难度.................................34
第 5 章 解决 S 高校预算控制问题的对策...................39
5.1 通过丰富预算编制方法及信息提升预算控制准确度........................39
5.1.1 根据预算项目特征选择预算编制方法................39
5.1.2 借助预算管理平台充实预算编制信息.....................................40

第5章 解决S 高校预算控制问题的对策

5.1通过丰富预算编制方法及信息提升预算控制准确度
5.1.1根据预算项目特征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需按照预算法的要求,从功能分类、经济性质分类不同维度对预算包括的收支两条线进行编制汇总,难度和工作量本就庞大。高校这种单位类型较之其他的事业单位,在经费来源上更为复杂,所以仅通过一种方法实现对所有预算项目的测算必然会存在诸多问题。
建议 S 高校综合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以加强预算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对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这种可以准确得到影响因子基数的预算项目,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学校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定额预算的方法得到预算数。对于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项目下的一些与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相关的业务费预算,可根据各部门上一预算年度的经费使用状况并参考市场产品服务价格变动幅度,延续使用增量预算法[48]。在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预算上,力求推行零基预算法的运用,对于剩余的公用经费和仍处在建设期的项目经费余额在年底予以审定、结转,回收,若项目部和各资金使用部门在下年度仍存在预算使用需求,需重新执行申报和审批程序。学校财务处在向各学院、部门划拨基本运行经费时可参考使用因素法,根据预算执行部门上报的教学、科研、固定资产配置等综合发展因素及认定后的因素权重确定最后的审批预算额度。对于一些上年度的未完事项、跨年度的建设项目、为短期或长期高校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而做出中期调整等预算情况,可搭配使用递延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以提高 S 高校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

第6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高等院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体系内占比较大的一类,长期享受着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款,伴随当前国家不断扩大硕博招生的形势,高等院校系统内的财政拨款资源会越发充裕。高校自身现已出现由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构成的多元化收入格局,但大多数高校的预算控制水平未能实现明显提升。本文在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 S 高校预算控制问题进行案例研究后,得到如下结论:
(1)S 高校整体的预算收支状况正常。从预算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来看,财政拨款收入和教育支出是 S 高校当下的第一大预算收入来源和支出去向。S 高校2017-2019 年的预算收入和支出均呈现了波动变化的状况,未出现预算收不抵支的现象。从 S 高校近三年的收支比来看,均大于 1,说明 S 高校的财务状况正常且财政状况良好。
(2)S 高校预算控制的实施现状不佳。本文结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划分预算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将预算文化、组织机构、岗位管理、预算信息系统、内部监督制度以及从预算编制到绩效考核、预算公开全预算工作环节囊括其中,设计预算控制实施效果分析模型。从 5 位专家作出的分析结果来看,认定 S 高校预算控制实施现状为良和中的累积占比达到 69.8%,服从最大隶属度原则,占比最高的为良,即 S 高校的预算控制实施效果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