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位于企业战略决策中心位置的高管,对他们激励水平的高低肯定会影响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决策。基于此,将高管激励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样本选用 2014-2018 年具有社会责任报告评分的全部 A 股上市企业,运用规范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企业能否利用设定高管激励制度来指导其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继而推进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水平,并将都作为长期策略的研发投资引入两者的研究框架当中,发现其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全球科技健步如飞的发展速度,使得科学与技术领域之间的竞争成为国与国之间新的竞争方式,各个国家接二连三的制定对应的科研计划,以期能够占领核心技术的最高点。另外,研发投资也成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且争夺优势局面的手段,为企业能够取得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全球闻名的企业都把创新视作其前进的驱动力,并且为企业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投入了巨额资金。据欧委会公布的《2018 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行》来看,2018 年挤进研发投资世界五强的企业依次是韩国三星集团(研发经费支出 134.37欧元,占销售收入 7.2%),美国谷歌母公司 Alphabet(研发经费支出 133.88 欧元,占销售收入 14.5%),德国大众汽车(研发经费支出 131.35 欧元,占销售收入 5.7%),美国微软(研发经费支出 122.79 欧元,占销售收入 13.3%),以及中国华为(研发经费支出 113.34欧元,占销售收入 14.1%)。显而易见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越来越重视。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研发投资力度的加大势在必行,因而提升企业创新实力,推进企业不断强大,增加企业的生命值,最终成为企业争取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
中共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为中心的中共中央逐步加深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科技发展形式多姿多彩,创新在增进经济平稳有进、加速新旧动力更迭、扩充就业岗位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首位的“创新”持续在全球平台上高奏强音,汇聚成宏伟的中国能量。伴随中国经济的急速雄起,企业更加重视支持科技发展且对研发活动的投资节节樊升。据统计,2018 年我国各类企业的研发经费总支出共计 15233.70 亿元,同比增加 11.52%。在我国全部研究与试验(R&D)经费投入中占比达 77.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在国家研发经费投入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当前不管是研发投资活动的力度还是强度,都不能够完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猛烈的竞争局势相匹配。此外,依据 2018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中国 R&D 经费投资强度只有 2.19%,略低于 2017 年经合组织(OECD)的平均水准(2.37%),与全球科技大国,如美国(2.79%)、日本(3.21%)等之间的差距依然不小。目前中国企业创新实力提升的最大阻力就是研发经费投资仍然欠缺。据此来看,我国企业要想尽快提升竞争优势,首要工作就是增强研发经费的投资力度与强度。企业要想在猛烈的竞争市场中赢取立足与扩张的机遇,就肯定要抛弃原有会产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生产过程,加大生产工艺与产品的创新投资。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将被纳进润灵环球评级机构体系的沪深 A 股公司作为后续研究样本数据,运用规范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两种方法相互联合的形式对变量关系进行探究。首先,整理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于相关理论剖析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影响路径以及产生的结果;其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验证了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不仅检验了两两间的影响之外,还检验了研发投资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探讨继而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据上述研究思路,对本文进行下述结构安排: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当前我国上市企业所处的现实背景,包括企业运作现状和企业治理环境,从而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牵引出来。其次,明确对本文在全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何种方法,具体内容以及研究的整体框架结构做出规定。最后,指明本文研究可能具有的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首先,对本文所涉及的三个变量高管激励、研发投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做出界定。阐述了本文所依据的关键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激励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后,整体整理归纳国内外有关学者对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有关研究结论,且编撰了研究评述,为下面文章的进一步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这部分内容先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作用机理做出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联合有关研究文献以及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依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求确立研究样本的范围以及数据来源,并搜集与整理样本企业的数据,定义相关变量并明确其衡量指标,精确构造研究模型。
第五章: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在进行回归检验之前,本文对已经获取的样本观测值进行了必要的验证,包含对所有变量进行涵盖均值、极值以及标准差在内的描述性统计,了解变量的基本特点,还有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验证本文研究假设正确与否。主要按照三个顺序,第一检验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第二检验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三检验研发投资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后,本文通过替换相关变量的衡量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再次检验,以确定文章实证结果的真实性与稳定性。
第六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分析总结前述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并且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同时,指明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不足之处,并说明将来学者研究可能采取的方向。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管激励概念界定
(1)高管
本文探究高管激励这个变量,首先要对高管范围做出规定。中国证监会限定的高管层包含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2004 年实行的《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办法》认为高级管理人员是对企业的运营、管控与决策具有率领责任的人员,包含董事、监事、经理以及别的高级管理者。本文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再参照文章样本数据的来源——国泰安数据库当中的有关定义说明,把高管的范围界定为企业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上述范围规定主要有以下思虑:其一,企业的管理与运行过程中,主宰经营活动决策的不只包含董事长、经理或者首席执行官等等中枢层,同样作为决策层比如董事、监事以及董事长秘书等别的人员在决策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大多数情况他们只起到顾问或提议的作用,但是某种程度来说也会支配运作管理乃至投资倾向。更重要的是由高级管理层来实行企业各类核心策略决定;其二,在整体挑选各种数据资料时,依照以上标准衡量的高管薪酬数据相较更加便于获取,特别是在挑选股权激励数据时,核算或分派股票与股权就是按照上述范围,这也有助于保证实证检验获取的数据的精准与简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社会整体生产力开始大规模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强烈,导致各个企业提高对实际运营者能力、学识的要求,企业所有人同时担任运营管理者的公司治理形式存在的弊病也逐渐显露。因此,美国的经济学家 Berle 和 Means(1932) 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和实际运营权应该相互分离,从而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他们指出委托代理理论是指资产拥有者根据事先达到的条件托付运营者来管理自己所有的资产,同时将资产的所有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按照投资份额和运营者共享最终控制权与剩余索偿权。该理论认为,在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公司管理变得更加的繁杂,传统代理人的作用也因为“两权分离”而发生改变,致使公司与个人之间产生利益不和谐。根据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作为公司实际运营管理的代理者通常更易占领信息上风,并拥有更多有关公司的详细信息,因此为了寻求个人利益,很有可能会偏离委托人的既定目标和期望,并选择不采用最佳的运营、管理与对外投资计划。这样一来,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而公司的实际价值就会越来越低。委托代理理论的本质是运用合同来协调和处置所有者与运营者间的权力、利益与责任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该理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众多经济学领域,且不再和阿罗 德布鲁一样把制造商视为“黑匣子”,而是渗透到公司的内部关系中去探究信息不对等和激励问题。
当前很多学者开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来研究如何激励高管的问题,该理论从三个主要方面对设计高管激励制度给予了启发:其一,高管的薪资、股权激励应该和企业的经营绩效联系起来;其二,随着商业环境风险的增加这种联系应该被削弱;其三,相关的外部信息可以运用时,应展开相对绩效的评价与估计。因为具有信息不对等、合同不完备等问题,高管们往往会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的决策,所以通常股东利益会得到损害并产生代理费用。为了能够缓解这种矛盾,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从两个方面来管控高层管理人员,即激励与管理,从而使得两者之间产生利益趋同效应来降低因代理问题产生的费用与风险。其中对于高管的激励,从学术研究到确切的管理实践,主要表现在对高管的薪资管理中。运营者的薪资具体划分为基础薪资与浮动薪资。前者相对来说比较固定,通常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位高低有关;后者包含奖励金、股利分配、持有股权等。两种类型的奖励方式都会影响高管的决策行为和经营绩效。股权激励则整合了管理人员与企业股东的利益,创建了管理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剩余利益共同享受、风险共同承担的体制,站在利益驱使的角度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和动机做出改变。利用薪酬激励,高管人员的个人利益和公司运营绩效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他们达成利益趋同的目标,鼓励高管人员更加尽力地实现企业绩效和战略目的,并减少监督费用。
.............................
3 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3.1 理论分析 ............................... 31
3.1.1 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 31
3.1.2 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理论分析.......................... 31
4 研究设计............................. 39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9
4.2 变量定义 ............................. 39
5 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研究.................... 45
5.1 描述性分析 ............................. 45
5.2 相关性分析 ......................... 47
5 高管激励、研发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分析
本文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采用的工具是 SPSS23.0 及 Excel 2013 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特征值如下表 5-1、表 5-2:
.......................
6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
6.1.1 研究结论
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推进着企业的运营形式实行升级、转变,上市企业不只寻求自身整体经济效果与利益的滚动增长,而且开始将关注的焦点着重放在打造企业的外部形象、企业的自有品牌上。同时毫无疑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寻求可持续健康发展进程的关键战略决策之一。位于企业战略决策中心位置的高管,对他们激励水平的高低肯定会影响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决策。基于此,将高管激励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样本选用 2014-2018 年具有社会责任报告评分的全部 A 股上市企业,运用规范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企业能否利用设定高管激励制度来指导其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继而推进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水平,并将都作为长期策略的研发投资引入两者的研究框架当中,发现其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高管的薪酬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薪酬激励能够促使企业承担负有的社会责任。薪酬激励属于短期的一种高管激励形式,当高管人员比普通员工获取更高的薪酬时,其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公司的付出得到了应得的认可,因此会更乐于一直留在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继而努力工作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和运营绩效,促使企业的市场价值达到最大,而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尽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短时间内会使财务和运营绩效降低,但是从长期效益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的声望信誉远高于财务与经营绩效的降低,长年累月会不断提升企业市场价值。
(2)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水平没有相关性,这说明对高管实行股权激励措施并没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薪资形式是“年薪制”,这就促使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所持股权的比重相对不高,而少部分企业的高管人员却持有非常高比例的股权,导致股权激励措施并未在与社会责任的作用关系中发挥明显的作用;其二,我国实行股权激励措施起点相较国外晚,因此在制度政策上并不是很完善。另外,由于我国的企业在实际治理中对社会责任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多公司还没有创建高效的高管社会责任激励制度;其三,虽然我国自实行股权激励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企业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本质目标没有足够的认识,造成实际执行效果产生严重偏差。再者实行股权激励措施的公司没有建立有效地监控和考核制度,这使得持有股权的高管人员出于私利降低行权条件而采取短期运营行为,不注重企业长期发展目标,所以股权激励并未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个长期策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