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我国的经济建设因此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使我国从一个人均国民收入倒数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2013 年,我国 GDP 达到 568845 亿人民币,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基础上的,我国 GDP 总量占到世界的十分之一,但是却消耗了世界能源总量的五分之一;另外,我国的发展模式一直采用的是高投入、低产出以及高耗能、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消耗,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与我国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违背[1]。为了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出台了有关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的法律法规,例如为提高“十二五”节能减排效率,而出台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不仅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国单位 GDP 能耗比“十一五”末减少 16%,达到 0.869 吨标准煤/万元;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减少 8%,控制在 2086.4 万吨以内;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减少 8%,控制在 2347.6 万吨以内;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减少 10%,控制在2046.2 万吨以内;氨氮化物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减少 10%,控制在 238.0 万吨以内。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给湖北省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湖北省也制定了一些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的规章制度,最突出的就是《湖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该工作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并且提出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即到“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单位 GDP 能耗比“十一五”末减少 16%,减少到 0.993 吨标准煤/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下降 9.7%,控制在 104.1 万吨以内;氨氮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下降 9.7%,控制在 12 万吨以内;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下降 8.3%,控制在63.7 万吨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下降 7.2%,控制在 58.6 万吨以内。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后来逐渐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专有名词。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3]。顾名思义,节能减排就是节能和减排的有机组合,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通常而言,节能肯定减排,反之则不然。因此,在进行减排的时候,也要运用到节能技术,防止出现片面追求减排,而导致大量消耗能源,同时还要平衡社会和环境的效益。湖北省资源相对短缺,能源消费主要依靠外省的输入,因此,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对湖北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在“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单位 GDP 能耗或是单位 GDP 电耗也明显降低;但是随着湖北省加快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之,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程度不断增高,必会导致全省对能源的需求加大,消化排污总量的压力加大,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也会加大,节能减排形势将会更加困难。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湖北省各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对有效性,为湖北省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规划提出建议。
…………
第 2 章 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现状
2.1 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现状
湖北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全国交通航运枢纽,科教文化实力雄厚[18]。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速度接近 12%,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同时,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增长速度趋于平稳、活力和效率明显提高的良好态势。据最新统计,湖北省 2013 年 GDP 达到 2.47 万亿人民币,与去年相比,增长 10.1%。比全国平均增长幅度高 2.4 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排在第二位,全国排在前十位;全省人均 GDP 首次突破 4 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超过六千,据世界银行统计,如果人均 GDP 超过 4 千美元,就表明该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由此可见,湖北省已经处于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从表 2-1 可以看出,在 2008 年-2013 年之间,湖北省经济总量从 11330.38亿人民币增加到 24700 亿人民币,翻了一番,而且年均增长幅度超过 16%,2013年湖北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4.3%;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巨大,从2008年的14888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19984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幅度为 6.1%,如表 2-1 所示。
…………
2.2 湖北省节能减排现状
最近几年,湖北省为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局面,特别成立了以省长为首的节能减排工作小组,专门来管理湖北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及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方案,为促进湖北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首先,有关节能减排的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湖北省在政策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促进建筑企业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省人民政府在 2006 年颁布了《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有利地促进了建筑的节能环保。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强化对污染源的监督力度,湖北省环保厅于 2008 年出台了《湖北省实施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农村建设,湖北省人大于 2010 年颁布了《湖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为促进全省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省政府于2011 年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该条例为湖北省节能减排树立了先锋模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组织领导能力,湖北省政府于 2012 年出台了《湖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13 年是湖北省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的重要一年,为此,湖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譬如年初出台了《湖北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强调应当加大对节能产业的引导力度,加大对节能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突出了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同年 2 月,湖北省政府又出台了《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明确强调节能减排工作应当摒弃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应当加强市场的力量;同年 4 月,又颁布了《湖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明确确定了考核的目标和惩罚机制,有利于各地区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
第 3 章 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7
3.1 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27
3.2 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8
3.3 当前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29
3.4 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0
3.5 体系评价指标解释 .........30
第 4 章 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模型的选择 .........32
4.1 评价节能减排效率常用的模型 .......32
4.2 所选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34
4.3 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 .....34
第 5 章 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评价.....37
5.1 测评对象的选取 .......37
5.2 对湖北省十七个市(州)节能减排效率.........37
第 6 章 提高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对策及建议
6.1 优化产业结构
在湖北省一些市(州)、县存在着大量的小钢铁、小造纸、小锅炉以及小火电作坊,这些小作坊通常耗能高、污染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应制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高耗能和高污染小作坊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作坊,同时也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这些小作坊职工的安排工作。另外,要专门划拨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落实”以奖代法“的政策,同时建立相应的公示制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的各级政府进行公示,并严惩目标责任人,对于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并依法追究企业领导者和个人的责任。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新上项目,严格要求这些行业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提高行业进入标准,加强对节能、减排、环保等指标的约束力度,加强对新上项目节能减排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力度。同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新上项目的审批和核准,防止出现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37]。
…………
总结
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有关节能减排效率评价的相关文献,在分析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得出湖北省 17 个市(州)的节能减排效率,并对一些节能减排效率较低的地区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找出提高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的对策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是:建立了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资源消耗、综合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这三方面来构建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湖北省节能减排效率的现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设计了三层的指标体系。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