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0.1研究背景及意义
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 2001年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全球正处于一千年甚至两千年以来的最暖期,也是记录以来最高温时期。而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 2007年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则表明过去百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上升0.74摄氏度,上下浮动0.18摄氏度,并且在近年出现加速增温的现象。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预测,二十一世纪末平均增温可能达到1.8摄氏度到4摄氏度。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陆续推出的评估报告以大量的科学证据重申并强调有关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节本的科学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以掠夺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毁林、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促使了《气候变化纲要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的推出和发展。1997年由多国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对三十八个发达国家以及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管制的对象包括二氧化碳(C02)、甲院(CH4)、氧化亚氮(N2O)、氧氟碳化物类(HFQ)、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管制目标则是在2008年至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基准之下5.2%。
……..
0.2文献综述
碳会计的思想起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和物质流账户体系及环境会计或绿色会计的兴起。“碳会计”一词最早是由Janek Ratantunga和StewartJones (2008) ?等美国学者在美国会计学年会上提出的,主要研究的是碳排放、碳交易及鉴证方面的会计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恶化,碳会计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京都议定书》不断的修订及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的颁发,使得碳减排己经渗透到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碳会计作为碳减排的一种计量、反映、监督的重要工具也愈来愈被学术界关注,不断地有学者提出新的研究成果丰富碳会计的内涵,.例如,Michel Gallon(2009)认为碳会计不仅涉及碳排放的会计处理,还涉及风险和相关不确定的核算与报告、信息披露与管理等问题;LarryLohmann(2009)对碳成本的核算工具做出了研究,并分别从环境成本角度和生命周期两个角度提出了两种碳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MelissaStark (2010)则指出为了适应碳会计未来的发展,应探索其他货币或非货币的评估体系,并强调了碳会计披露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实现碳减排,世界各地成立了碳交易平台,例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2005)、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2005)、日本东京总量限制交易体系(2010)等。JanBebbington(2008)等人认为正是碳交易平台的兴起,使得碳减排转化成了一个经济问题。而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核算、监督经济活动,因此会计也要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碳会计自然而然也就为适应经济活动的这一变化应运而生。国外对碳会计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对碳汇(碳固化)、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因此,碳会计也主要分为三大块:碳汇会计、碳排放会计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会计。
………
1.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概述
1.1油气田企业碳会计概念
会计的目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魂金流量,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对于会计的本质,一直以来都存在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即以杨纪婉、阎达五的观点为代表的管理活动论;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即以葛家澍、裘宗舜的观点为代表的会计信息系统论。但是对于会计的作用则达成了共识,会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做出决策的依据,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清晰反映,促使企业合规经营。
(2)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信息,使得企业管理更为合理、规范,从而促使企业业绩提高,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3)可以为考核管理层业绩提供合理的考核标准,反馈企业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
可见,会计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前者反映后者的内容,后者的变化带动前者的改变。
……….
1.2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的界定
油气田企业归属工业企业中专门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类企业。该类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目的是生产合格的石油和天然气及相关油气产品。油气田企业在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及相关油气产品时,必须要先对深埋于地下、浅海大陆架、半深水湖或深水湖的油气藏做出科学的勘探和分析,然后严格遵循油气藏分布情况制定幵发和开采方案,油气被开采并初步加工后即可销售,经过石化企业的进一步加工后又可以得到更多的油气产品销往市场。该类企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勘探幵采,石油公司勘探地下油藏并将发现的油气通过油井提升到地面;第二,运输,原油通过管线、铁路、油轮等从油田运送到炼油厂及气体处理厂;第三,油气加工。炼油厂和气体处理将原油进行分离并加工成各种市场产品,如汽油、柴油、机油、燃料油。炼制产品及天然气液体在“石化厂”可进一步加工成石化产品;第四,销售分配。指通过各种方法将炼制产品、天然气液体和天然气销售给用户。勘探开采部分被称为“上游”作业,其余被称为“下游”作业。同时经营上游和下游作业的公司被称为综合性石油公司,其他只涉及上游作业的公司被称为单一石油公司。石油工业的会计处理之所以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工业企业的会计处理,主要原因在于石油工业的勘探环节和幵采环节消耗时间长、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并且伴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本文并未选取整个石油工业的所有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是针对包含勘探环节和开采环节的油气田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
3.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 32
3.1我国油气田企业碳资产的确认......... 32
3.1.1碳排放权相关资产的确认......... 32
3.1.2其他碳资产的确认......... 33
3.2我国油气田企业碳负债的确认......... 35
3.2.1碳排放权相关负债的确认......... 35
3.2.2其他碳负债的确认......... 36
3.3我国油气田企业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37
3.3.1投资产生的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37
3.3.2其他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38
3.4我国油气田企业碳损益的确认......... 39
4.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计量......... 43
4.1计量属性的选择......... 43
4.1.1历史成本计量的选择......... 43
4.1.2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 44
4.2计量单位的确定......... 45
4.3具体计量方法......... 48
5.结论.........52
4.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计量
4.1计量属性的选择
历史成本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时支付的对价,是为取得某项资产而需付出的代价,反映了资产在过去交易时点的公允价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大部分存货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历史成本代表了这些资产最原始的价值,该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产的损耗发生变化,因此,通常在资产持有期间要通过计提折旧、摊销以及减值准备的方式体现这一价值的变化。除了资产,负债一般也釆用历史成本计量,反映了实际履行责任、义务时能获取的货币金额。在负债的持有期间一般也需要通过摊销的方式来反映负债历史成本的变化。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同时受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认可,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作为最重要、运用最为广泛的会计计量属性,其优点在于:第一,历史成本计量的金额是过去交易产生的,具有实际的来源和依据,能够可靠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第二,资产、负债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具有决策相关性,虽然企业的决策大多是面向为来的,需要对未来做出预测,但是预测未来离不幵对过去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因此历史成本是企业做出决策的基础;.第三,历史成本易于获取,实际操作简单,获取成本低,并且人们已经长期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形成了会计惯例,因此历史成本计量仍是人们偏好的选择。
……….
总结
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是把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的问题放置在我国油气田企业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碳会计的内涵起源于传统会计的内涵,并且结合碳经济业务的特点予以了扩充和发展。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框架是在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框架内,考虑到?我国油气田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会计处理特点进行调整后得出的,与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框架在本质上保持一致,并且与传统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框架具有相关性。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确认主要涉及碳排放、碳汇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三大类业务。本文结合了我国油气田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以及各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情况对以上三大类业务涉及的碳资产、碳负债、碳所有者权益以及碳损益的确认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的计量问题涉及到计量属性、计量单位以及计量方法三大块内容。与传统会计的计量问题存在着显著区别:一方面计量单位中引入二氧化碳当量作为货币计量单位的辅助计量单位;另一方面计量方法以采用碳物质流核算为主要内容。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碳排放将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碳足迹评估方法得到不断完善、碳会计理论体系逐步得到补充、油气田企业低碳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晰。因此,对包括我国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在内油气田企业碳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日益丰富、提高,从而帮助我国油气田企业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