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对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研究,美国是开始最早的。早在 1917 年,美国耶鲁大学的亚当斯就提出增值税的概念,法国在 1954 年正式开始征收增值税,由于其能解决销售税中重复征税的难题,很快便在世界传播开来,受到了广泛好评。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货物和劳务,使世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中相继受益。中国从 1979 年拉开了增值税征收的序幕,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则重点集中到税制的征收和使用上,最初只在襄樊和柳州、上海等城市的货物施行。1983 年起才在全国试行,但是长期以来的两税并存(增值税和营业税)局面逐渐加重了地方财政的负担。国家和地方的税制管理尚存不完善促使了不公平课税的形成,使得增值税扩大征收范围。我国目前的税负较重使得营改增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两者的征收对象不同:随都属于流转税,但营业税是对商品或货物及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征收的;而增值税是对多个环节的新增加值和附加值征收的。表面上看,增值税税率高(17%或 13%居多),但由于它可以进项税抵扣,因此其实质上缴纳的税额仅为 4%,相比较营业税的 5%而言,税负反而降低了。由于第三产业不缴纳增值税而只缴纳营业税(如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无疑是利好的,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实情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正处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也正在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度的转型期。2011 年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关于财税体制方面的改革要“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和“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征收”的相关办法的规定;同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结构性减税和增值税的改革试点工作,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
………….
1.2 文献综述
我国的增值税征收史要上溯到上世纪的 1979年,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在全国试行增值税。并在 1994 年进行了税制改革。肖捷(2012)[1]指出 2009 年是增值税的重要转折点,转型的效果立竿见影,三年间减少的税收高达五千多亿,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国家财政部、税务局在 2011 年 11 月 16 日共同颁布了《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2]中确定了自 2012 年 1月 1 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部门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的试点,从此拉开了自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流转税制度最重要的一次变革的序幕。营改增从上海市率先试点以来,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征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而积极地作用,王立晶,周月萍,蓝泗方,沈雪屏等认为:营改增能够消除因征收营业税、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而致重复征税。王立晶(2012)[3]和周月萍(2012)[4]通过对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分析,重点从二者的区别、营改增的必要性、对企业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相互的影响,其中重点谈到了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金额由于是不含税金额。同时现金流量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营改增之前,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现金支出都必须记录在“购建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之下。
………….
第 2 章 营改增相关概念与政策
2.1 营改增相关政策
“2011 年 11 月 17 日,财政部、国税局公布了营改增的试点方案。从 2012 年 1月 1 日起,首先在上海拉开了营改增的序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 号)[2]中规定,如果是非试点纳税人,那么他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取得收入,仍然不变地按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目前,我国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等多省市开始了营改增的试点工作。营改增试点中明确规定了相关税率问题: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案的出台,使其在之前以百分之十七和百分之十三为基准,另外设立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六两个相对较低的税率。具体税率如下:首先,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现在都从原来的百分之三的营业税变到了营改增后的百分之十一,税率增加了八个百分点;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文化创意服务,都从之前的百分之五增加到了税改后的百分之六,税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而有形动产租赁的服务,从百分之五涨到了税改后的百分之十七,百分之十二的大变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营改增并不是对所以企业都是有利的,像上图中提到的交运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税率均有所增加,为什么在我国部分行业地区出现了营改增后税负不降反增的现象呢?营改增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而言,又由于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一行业、某一领域受平均利润率、核定税率和所能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影响不同,又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行业由于受上述因素的制约,不能及时更好的适应政策与体制的变更,造成了税改后税负不降反增的局面。小规模纳税人通过营改增后,税率由百分之五降到百分之三,降幅高达百分之四十,是利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负担。
…………..
2.2 建筑施工企业概况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第二产业,主要是对专门的建筑构筑物进行改扩建和拆除活动,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产值和就业机会,毕竟该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财务和会计上都有其特殊性:生产分散、流动性强和不固定性使得它需要分级核算;要采用“定单成本计算法”进行成本核算;建筑施工的周期较长,若等全部工程都完工才核算成本,那么施工企业就要预先垫支较多的资金,会让周转不便影响财务报表的反映,因此分段核算。下面,重点分析建筑产品的特点:在中央提出的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的决策中,一直未提及建筑施工企业的试点,2013 年又提出要推迟建筑业营改增的时间。原因就是建筑施工企业连接了诸如位于上游建材业、机械制造业和下游的房地产业、酒店旅游等行业部门较多,复杂的环境(经济、社会)再次提醒我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盲目税改,应具体分析其利弊关系后方能下结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人认为 11%的税负太重,6%的税率正好。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不能简单的妄下结论说实施营改增能否对国家、企业有利或不利,其是否实施营改增及如何实施营改增,对于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的。下面,就具体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营改增对财务和会计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
第 3 章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影响.....15
3.1 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 15
3.1.1 对企业税负平衡点的影响........ 15
3.1.2 专业分包的抵扣影响...... 16
3.1.3 材料费对税负影响分析....... 16
3.1.4 机械设备支出对税负的影响.... 18
3.2 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19
3.3 对财务稽核的影响 ........ 21
3.4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 22
3.5 小结 .... 25
第 4 章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影响.....26
4.1 对会计确认影响 ....... 26
4.2 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 27
4.3 对企业会计报告的影响 ..... 30
4.4 小结 .... 32
第 5 章 营改增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案例应用.......33
5.1 企业基本情况 ...... 33
5.2 企业相关财务数据 ........ 33
5.3 测算分析 ...... 34
5.4 测算结论及原因分析 .... 37
5.5 小结 .... 38
第 6 章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6.1 强化企业税收筹划 减轻纳税负担
如税负增加,首先可以申请国家财政资金扶持。设立营改增财政专项资金,优惠的税率政策,实施税收返还,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税率等等,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建筑合同,尽量签订包工包料的合同,使全部的人工和材料设备都有承包商独自负责。要是甲方不同意,要和他指定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协商形式签订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包工包料,实质是甲供材合同。建筑业营改增中由于各项成本的可能出现增加税负的情况,企业要了解并且利用税收政策,做好财务统筹工作,加强工程款的催收,并将供应商的付款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资金的支付统筹无比提高警惕。如果负担太高,而且符合增值税税收优惠条件,就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降低税负。
………..
结论
营改增作为国家基于现实国情提出来的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试点实施已经两年半的时间,尽管可能在一些领域存在有悖于改革初衷的矛盾,但是,它以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通过全文的分析可知,营改增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营改增对于部分现代服务业可能是利好消息,通过较低的增值税税率来取代营业税税率,既避免重复征税,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营改增的实施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在于这类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复杂性,牵涉到建筑物或项目的新、扩、改建以及拆除等工作。又由于其产品的多样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自然而然地,施工也具有流动性、长期性以及受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营改增以后,各项目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抵扣的税率较营改增以前是增加还是减少等一系列因素都制约了营改增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的效果要依据新项目的抵扣额和税改前的无法抵扣的项目二者的大小比较来决定。而通过上述论述发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等项目中无法抵扣或抵扣额较低的项目要远远高于抵扣金额较高的项目,因此,大大加重了企业的税负。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了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收入和利润减少的情况。造成的财务风险提醒我们对工程造价体系、BT、BOT 项目以及转包分包和挂靠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会计方面,在进行系统的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分析了税改后的变化,对此,财务人员应该将其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是国家首先在这两大领域进行营改增试点的主要原因。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