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之策略

发布时间:2013-04-17 21:41:11 论文编辑:jingju

二、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我国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但整个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状况仍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陈述情况严重


虚假陈述违背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原则,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是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较严重问题。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有的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解救被套的 “庄家”,对客观事实加以放大或缩小,编造失实的业绩,散布能够影响股价的虚假消息,误导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有的上市公司对完全不存在的事实进行无中生有的捏造,通过虚报资产及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手段,抬高二级市场股价,达到取得配股资格或提高配股价格的目的;还有的公司在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时,表述明显失实,极大地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而最突出的虚假陈述有以下两种情况:


(1)夸大盈利预测。众所周知,盈利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投资决策,对证券投资者而言,它是一个引导投资行为的重要信号。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主要来源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中报等披露的预测值,它不仅是决定股票发行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上市之初及披露日前后的股价走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上市公司随意夸大盈利预测,毫无科学根据地主观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使盈利预测值和实际实现的利润值相差甚远,这样的盈利预测不但没有起到正确引份投资行为的信号作用,反而成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信息噪音。 


(2)恶意操纵利润。操纵利润是当前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由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位,不断通过各种行为来获取私利。操纵利润一般包括两种情况:a隐瞒利润。有此上市公司营业状况较好,但由于种种对未来营业方而的担心,或出于税收方而的考虑,故意隐瞒其己获得的部分利润,这种情况相对较少。b.捏造利润。在操纵利润过程中,更多的是捏造利润,许多公司原本没有利润或利润不多,但通过制作虚假则务报表和文件,关化则务状况。捏造利润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有的是为了提高发行价格,还有的是为了不被摘牌。不论出于哪种目的,它们均有悖于法律精神,有害于投资者利益。例如:上市当年就因卜额万损被特别处理的红光实业,在招股说明书上通过虚构产品销售和产品库存,虚报利润1.57亿元,并隐瞒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废品率上升的重大事实成功上市。而银广厦为了夸大业绩以达到增资配股的目的,从需要的每股收益值倒推出公司需要的产销量及原材料购买量,丙伪造各种则务凭证,虚构出相应的交易,2000年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 17亿元。


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决策将更多地依赖于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他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要求也越来越多。理论上,上市公司应披露所有可能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的信息资料,包括则务信息和非则务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此上市公司报喜不报忧,甚至隐瞒部分事实,虚假披露信息,误份投资者。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则务状况信息披露不充分;最普遍的是一此上巾公司借口摘业秘密”不便公开对存货的结构比例及变现能力、大额债务的账龄及金额等予以隐瞒,从而严重威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二是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披露不充分;其结果不仅使同一上市公司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且使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此外,一此上市公司借此手段来调节利润。............
 总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是建立高效资本中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需要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的共同努力。相信随着我国资本巾场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并刘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先斌.内部资本市场信u披露效率浅探[J].财会月刊,2007,(11).
[2]李小敏.论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J].现代管理科学,2005,(04).
[3]徐京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公开处罚分析[J].会计之友,2007,(04).
[4] I3aiman, S. and R. E. Verrecc:hia, http://www.1daixie.com/dxkjlw/  The relation among capital mar-kels, financial dis<ausure pruducaiun ellicien c:y, and insider trading, Journal uIAccounting Research, 1996, 34, 1一22.
[5] Bushman, R. M. and R. Indjejikian, Voluntary disclosures andtrading behavior uI corporate insiders, Journal uI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33, 293一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