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代写-《如何加强管理会计的作用,浅论其问题》
摘 要
企业的主要财务目标是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管理会计就是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效益为最终目的。管理会计在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的论文就管理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信息;企业财务管理
题 纲
一.管理会计的作用
本文的第一部份主要介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重要作用。
二.影响会计信息因素
第二部份从理论到案例,详细的说明了企业中影响会议信息的因素。
三.确立管理会计的目标
这一部份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了确立管理会计作用和目的:
1.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
2.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
3.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
四.提高加强管理会计作用的对
最后,本论文从理论上深入的分析了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管理,以及加强会计管理相应的目的。
会计论文代写-引 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经营管理离不开会计,经营活动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随着管理会计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管理会计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企业管理中日益明显。科学、合理而又系统、及时地考核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是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经营过程控制的重要方式与基本依据。
一.管理会计的作用
管理会计的作用是企业管理基本职能的具体体现,即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规划与控制相互联系,不能分割。且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上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围绕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结合基本职能,本文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重要地位以及应用作以简要阐述 。
二.影响会计信息的因素
企业要发展,必须加强管理,利用有限资源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既要借助于按法定会计规范和固有会计模式报送有关财务成本收益信息,更要参用管理会计的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管理综合信息。它们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经过加工改造后的财务信息和特定的非财务信息、有可量化的和非量化的、实际的和预计的、历史的和未来的、会计的和统计的、精确的和粗略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技术的和经济的、资本的和非资本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等信息。
会计信息与企业、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是优化企业、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管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管理是不够的,因为其受以下因素的限制:
1.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
2.商业秘密的限制。
3.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
4.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说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家生产电子配件的公司正面临着市场激烈的竞争,其总裁对于公司不良的业绩、高额的保证成本以及客户对送货不满的投诉感到担心。为此公司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新设立一个质量保证部门,实施“高质量保证”的产品质量改进计划,试图向顾客进行质量承诺。为了扩大销售,公司还给予几家大客户价格折扣。但是,公司的这一系列举措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公司的产品仍然有质量问题,财务业绩仍然不佳。咨询顾问发现,该公司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没有提供有关客户盈利能力、产品盈利能力和产品质量成本的相关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按照财务会计的要求来计划产品成本,这给管理当局的决策造成了误导,企业销售的是在他们看来利润丰厚,其实是利润微薄的产品。由于缺乏质量成本信息,管理者无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也就无法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其次,企业的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特别是销售和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为了扩大销售,不断接受过多的订单,生产部门总是无法及时完成这些订单,结果客户转向了其他制造商。生产部门的目标是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由于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下,产量越多,成本越低,而且企业的设备在不同产品转换上成本较高,生产部门为了控制成本,总是在大批量生产完一种产品后再转向另一种,这样就造成了某些产品的存货过多,而其他产品的存货供不应求。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知道:管理会计不仅运用信息,而且也提供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对管理当局的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更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例如,成本形态的划分有助于管理当局获得产品定价的相关信息,以便于合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预期报酬率、贴现率等指标的生成和运用,便于企业进行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又如,企业通过决策活动,确定了年度预算和投资规划。这些预算与规划的实施和完成有一个过程。管理者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标准进行确定、分解,可以对各管理层进行控制。同时各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差异分析来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确立管理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
(一) 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
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与此同时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
(二)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
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三)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
在企业中,要使员工能够用尽最大的努力工作,适时的时候就需要地员工进行激励、奖励等,使员工以饱满热情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同时,也应该根据每一们员工的不同表现来制定有层次的奖励和绩效考核办法。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四.提高加强管理会计作用的对策
应强化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理论研究,还都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会计上,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创新。因此,在我国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应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因素。环境和组织的改变意味着应用于决策制定的信息类型和信息用途的改变。公司治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对象、任务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和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一旦决策层与管理层真正分离,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和功能更加完善,势必会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既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又要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建立健全经济体制,营造一个适合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实际上是国家这个大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或分厂,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内部会计,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职能,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管理制度创新与规范的结合问题。在管理活动中,创新与规范相辅相成。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创体制往往没有及时地予以规范。如,财务总监制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如何使其运作更为有效,还没有与传统会计系统 (包括管理会计系统)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改制中虽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其素质要能保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离不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背景,否则就不能承担起监控公司业绩的职责。现在许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CEO的态度,从规范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内审机构更应直接对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
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于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政府机构同样应予关注。另一方面,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取决于信息需求者,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从根本上说会形成“买方市场”。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或多或少是一种“卖方市场”的心态,“我提供什么,你得接受什么”。然而,无论是财务会计报告还是管理会计报告,任何改进若不听取广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见,终将于事无补、劳民伤财。因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使会计信息的需求调研经常化,除不断改进财务会计报告 (“强制性信息报告”)外,还要逐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以及需要公开发布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披露 (“非强制性信息报告”)提供各种指南,以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突出表现为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较低,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极少。现在全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仅有五、六万多人,其中中青年注册会计师只有一、二万人左右,而且很多人刚刚迈出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严重影响了经济工作对各方面会计人才的需要,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速度,这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在现阶段,应加强会计教育,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具体做法是普遍开设管理会计课,使得所有会计人员和其他经济工作者都能懂得、了解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企业中应用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
[2] 杨月梅、于君,《管理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