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案例代写: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对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16 16:12:0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时,发现新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进行本文的研究,将违规行为与审计师风险应对纳入同一体系,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更细化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一直难以根本遏制,尽管舆论一再呼吁,管理层的监管力度也持续加强,但违规事件却持续增多。1994年至2017年Wind数据披露的上市公司违规事件达到1200多家,涉及到上市公司有700多家,2020年上半年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案件层出不穷,证监会进行行政处罚案件近一百份,罚没金额合计约38亿,可见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不断被发现披露并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扰乱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的打击越来越严格,监管不断趋严由此展现出来。2020年新证券法出台,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更加严格,违法违规的企业不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高额罚款,还可能被投资者提起法律诉讼,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新证券法赋予证监会以及证券交易所监管权力,向外界披露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被公开披露并受到一定处罚,会对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引起负面市场反应、影响外部投资者信心、导致股价下跌,并且经营环境也将受到影响。此外当企业发生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会在之后更加关注该公司,很可能被重点监督,而审计人员作为上市公司与外部市场的信息传递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临的审计风险也更高。

会计论文怎么写


新《证券法》的实施对会计师事务所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首先,使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促使证券服务市场业务量将有大幅增长。其次,违法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受到更严厉处罚,以往由于违法成本较低,许多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依然会出现较多的不合规行为,导致证券市场比较混乱。新证券法的出台将改变这种局面,无论注册会计师是否是主观故意,并不是处罚关键,对其过失也应当追究责任。最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将显著增加,新《证券法》的实施,使证券市场的运行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也有所增加。目前社会各界对审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果审计师未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或者不合规行为,不仅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还可能面临民事处罚。在此基础上,事务所或者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时,对客户风险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上市公司违规相关研究

对于公司违规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违规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是公司违规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

(一)公司违规影响因素

(1)内部治理结构

根据以往研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违规的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学者就独立董事、忙碌董事、董事会规模等内部结构方面进行研究。Beasley Mark(1996),Chen J P et al.(2000)与曹伦和陈维政(2008)均提出独立董事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1-3]。而国内学者从更细化角度研究,提出独立董事精力、声誉、能力不能抑制违规行为,但其规模与薪酬与上市公司违规显著负相关[4]。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指出独立董事不能减少违规行为发生,而更有可能增加违规概率,出现同流合污现象,也说明了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5]。基于董事会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董事会次数与领导结构显著促进了违规行为,而董事会规模可以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6]。曾月明等(2011)进一步提出董事会规模可以抑制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而信息披露违规更可能发正在盈利状况差,偿债能力差等经营情况不好的企业[7]。机构投资者比例不仅提高了违规企业被监管处罚可能,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8]。Khanna(2015)从董事会与CEO关系出发,提出两者之间的裙带关系促进了违规行为的发生[9]。路军(2015)研究发现高管性别与违规行为存在相关关系,体现在高管为女性的公司违规概率比较低[10],Capezio(2016)也印证了该观点,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增加,会降低上市公司违规的概率[11]。汪新峰等(2020)拓展了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违规研究,从忙碌董事视角研究其对违规行为的影响,发现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违规行为的发生[12]。石晶等(2021)提出风险偏好型CEO任职的企业违规倾向更高,企业财务困境对其具有调节作用[13]。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核心概念界定

一、上市公司违规

企业的违规行为定义为违反国家或相关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监管部门会给予一定的处罚,根据违规行为的形式不同,目前公司违规行为主要分为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两类,一是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如虚构利润、虚列资产、推迟披露、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披露不实(其他)、一般会计处理不当等;二是经营违规行为,如出资违规、占用企业资产、违规担保、操控股价、内幕交易、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违法违规买卖股票等。

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不符合规定的行为称为信息披露违规,例如在披露公司公告或者公告编写时违反披露规定,导致虚假内容的出现、或者是隐瞒部分重要信息以及推迟发布等违规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有众多表现形式,其中推迟披露与虚假陈述最常见。其中虚假陈述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对于公司的重大事件做出虚假记载以及误导性陈述等违规事件真相的行为,又或者是在披露过程中故意遗漏重要事实,违反法律的规定的行为;而推迟披露的违规行为指的是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在限定的时间内将该信息披露出来,或者是公司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却没有及时的发布公告,将重要信息披露给外界利益相关者。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审计需求保险理论

根据审计需求保险假说,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相当于投保人,审计师收取审计费用,对企业经营情况以及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相当于对客户公司财务报告提供保证,也是给外部投资者信息使用提供保证,避免因为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错报财务信息引起投资者发生损失。不同于其他理论,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包含双重价值,即信息与保险两种价值,发挥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鉴证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转移作用。审计师为了避免因为未发现重大错报而面临的诉讼风险以及声誉风险,降低损失发生概率,需要对客户公司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设置恰当的审计程序,搜集审计证据,最终形成合理的审计意见。

二、深口袋理论

根据深口袋理论,外界对审计人员赋予一定的期望,审计师一方面要减少信息风险,即外界认为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等信息的保证,发现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并有所反应,从而依据审计报告和财务报告看到公允可靠的会计信息,避免财务报告中出现隐含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保险人,业务委托者支付审计费用,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保证,就要承担部分风险,如果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错报舞弊等行为,之后可能面临诉讼风险,承担法律责任,与被审计单位共同承担风险。此外,我国新证券法的实施也进一步呼应了该理论。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9

第一节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与审计风险应对...........................................19

一、上市公司违规与审计收费...........................................20

二、上市公司违规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20

第四章研究设计..............................25

第一节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5

第二节主要变量定义..................................25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析................................29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29

第二节相关性分析........................................30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

表5-1是本文研究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表5-1可知,审计费用最大值为15.707,最小值为12.766,均值为13.818,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取对数最大值为1.609,最小值为0.693,均值为1.100,审计意见均值为0.039,事务所变更的均值为0.116,上市公司违规的均值为0.192。

从控制变量来看企业规模最大值为25.778,最小值为19.973,均值为22.072,企业之间规模差距较大。资产负债率最大值0.876,最小值为0.061,均值为0.399,可见企业资产负债率差距很大,偿债能力不同,企业风险差距较大。净资产收益率最大为0.365,最小为-0.703,均值为0.049,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成长性最大值为2.327,最小值为-0.589,均值为0.154,企业成长能力不同。对于是否为四大,均值为0.035,可以知道约3.5%为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存货比率最大值为0.627,最小值为0,均值为0.128,上市公司存货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流动比率最大值为13.027,最小值为0.403,均值为2.503,企业流动比率差距较大。股权集中度最大值为67.500,最小值为8.480,可见不同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呈现较大差异。

会计论文参考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研究结论

财政部于2016年发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并于2017年开始在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本文以2017-2020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与审计师风险应对显著正相关,包括提高了审计费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增加,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以及更可能导致事务所变更。(2)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违规审计师风险应对存在差异,当上市公司发生经营违规时,审计师更倾向于提高审计费用、披露更多关键审计事项以及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而上市公司发生信息披露违规时,审计师不仅会提高审计费用、披露更多关键审计事项以及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来降低审计风险,更可能辞职来避免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较高审计风险。(3)通过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进而导致审计师风险应对措施加强。(4)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对审计风险应对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上市公司不同产权性质下审计师风险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通过更换变量衡量方式以及倾向得分匹配等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稳健可靠,经营风险中介效应进一步通过Sobel-Goodman中介检验得到了验证。

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违规对企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不仅造成较高经营风险,还会导致企业审计方面费用增加,被出具不利于企业的审计意见,进而导致投资者对企业避而远之,影响企业发展。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面临审计风险也较高,需要采取更多风险应对措施,因此事务所在确定审计费用的时候要多考虑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注意客户风险,合理确定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这对事务所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