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参考代写: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23-01-23 17:47:1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以近些年知名上市公司频繁财务造假为背景,在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选取2016年—2020年5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1796个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Stata15.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虽然我国证券市场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却频发财务造假事件,对证券市场的运行和中国企业口碑造成损害。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割,引起了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等问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带来的问题,也能让公司更好地把握财务和经营情况,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从而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挑战。

会计论文怎么写

财务信息披露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现代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后,所有者不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是从定期或非经常性的财务报表中,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有所不同,前者希望信息更为客观,后者则希望得到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竞争中,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要考虑为股东以及相关利益方创造更多价值。因此,财务信息的披露应该综合考虑多方的需求,对会计信息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以便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美国议会在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的内控和评价信息的公开,国内的学术界和有关机构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先后颁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虽然政府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有关政策,但是近些年仍频频爆出国内企业会计舞弊丑闻且涉及金额巨大,如金正大2015年-2018年虚增收入230亿、康美药业2017年虚增货币资金299亿、康得新4年虚增利润119亿、万福生科虚增收入7.4亿元、瑞幸咖啡2019年虚假交易22亿元、同洲电子3年虚增净利润1.78亿元。自2020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办理60余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仅2020年就对2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2021年更是高达32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仅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挑战,更是侵害了相关者的利益。究其原因,无疑是公司内外部监管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内部控制失效,违背“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大会计信息基本目标,从而导致了企业财务造假等问题。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各类经营状况的重要资料,人们对同一信息的反应不同,其关系到个体的投资决定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股权结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股权结构是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两个方面研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同时,将内部控制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其对股权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的过程是否具有中介效应,并从控股股东性质视角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各因素的有关文献,并期望为国内外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2.2现实意义

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公司不仅要面对国内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也要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因而,需要提高财务决策、投资决策、内部治理等方面的能力,才能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虽然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对信息使用者的责任,但由于在披露信息时比较谨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并不高,这对在信息环境中帮助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高质量会计信息无疑是一个挑战。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还能够向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此外,公司利润越高,员工的薪酬也就越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能作为影响企业员工薪资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以股权结构作为出发点,通过研究股权结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联,以便于为我国上市公司在相关方面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2.1.1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国家地区的不同,公司上市要求、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以及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Shlerfer and Vishny(1986)、Gomes and Novaes(1999)等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则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1,3]。其中,Shlerfer and Vishny(1986)通过对股权制度较高的公司研究发现,股东之间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股东不愿付出相应的成本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督,而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大股东的监督积极性,更好的改善会计信息质量[1]。在之后Shlerfer and Vishny(1997)对一些法律相对不完善的国家进行研究,认为通过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集中可以有效的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管[2]。Gomes andNovaes(1999)认为拥有多数股权的大股东往往是公司的掌舵人,而多个控股股东的存在会阻碍公司有效决策[3],这与Shlerfer and Vishny(1986)观点一致。KooyulJung and Soo Young Kwon(2002)通过对韩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收益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随着大股东持股量的增加,盈余信息质量会提高[4]。Dechow P M.and D.Dichev(2002)的研究表明,股权较为分散的非大股东控股企业发生盈余操控的几率更大[5]。Jankensgård H(2018)认为当缺乏强大的所有者时,公司更愿意披露较少的信息,而拥有强大的所有者占据公司主导地位时,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增加[6]。

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如La Porta R.and Lopez-De-Silanes(1999)、Maury andPajuste(2005)等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则有利于改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7,10]。其中,La Porta R.and Lopez-De-Silanes(1999)对来自27个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公司股权结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表质量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就越弱,而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就会下降[7]。Joseph P.H and WongT.J(2002)研究认为实际控股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而报告的财务信息会导致该财务报告失去可信度[8]。

2.2国内研究现状

2.2.1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相较于国外,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国外许多研究方法不能直接适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并且在一些变量的选取上有所不同。因此,结论与国外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

自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也开始增多,股东以股价高低衡量自身价值。黄谦(2006)采用截面的琼斯模型,对沪市A股公司大股东、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股权集中程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好,而经理人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则不存在显著关系[33]。闫现伟、王利娜、蔡敏(2011)认为,大股东通过改善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来提升公司的股票价格,从而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34]。刘春,孙亮(2011)通过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股东互相制约的股权结构下,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35]。陈晶璞、郑维维(2020)认为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导致盈余管理质量的下降[36]。钱红光、程熠琳(2021)的看法与此相似,认为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而股权制衡度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负向作用[37]。

但是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即随着股权的集中,大股东的造假激励也随着增加,大股东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操纵会计信息而伤害小股东利益。王昌锐,倪娟(2012)选取2007-2010年沪深股市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38]。段庆茹,王玉翠(2013)认为大股东有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出现会计造假行为,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39]。

3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11

3.1相关概念........................11

3.1.1股权结构.............................11

3.1.2会计信息质量..................12

4研究设计................................17

4.1研究假设............................17

4.1.1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17

4.1.2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18

5实证研究...............................27

5.1描述性统计.................................27

5.2相关性分析..........................28

5.3多重共线性检验....................................30

5实证研究

5.1描述性统计

根据模型中的变量定义,本文使用Stata15.0统计软件对主要变量样本数据进行了分年份描述性统计。

(1)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会计论文参考

由表5-1观察可知,股权结构方面,从2016年至2020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由34.29%降低至32.11%,说明股权集中度(Vote),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最大值达到了89.09%,说明部分公司仍然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股权制衡度(Rate)由2016年0.920波动上升至2020年0.936,接近数值1,并且最大值达到了600%多,说明整体来看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抗衡的水平,而部分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少,股权结构过于分散。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近些年知名上市公司频繁财务造假为背景,在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选取2016年—2020年5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1796个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Stata15.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

首先,对三个主要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验证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之间存在的中介传导效应;其次,分析在不同控股股东性质下,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与内部治理水平。因为,在股权集中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股权向第一大股东集中,大股东受到股权激励加大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管效果,管理层无法对企业会计盈余进行操控,同时促进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优化。

第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以及内部控制水平的降低。原因在于股权制衡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股东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公司的监管成本不断上升,当监管成本超过监管收益时,股东不愿付出相应成本对公司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一旦公司股东监管不力产生内部控制缺陷,处在信息优势的管理层会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操控财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第三,公司内部治理优化有助于改善财务信息的质量,并且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中介传导效应,即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或股权制衡度的减少使内部控制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会计信息质量。

第四,国有控股企业样本回归结果中,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回归系数不存在显著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回归系数不存在显著性,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也不存在显著性。由于国有性质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优化与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并不能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并且三者之间不存在中介传导效应。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