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笔者认为债券投资者要学会从发债企业各项指标中分析出潜在的问题,谨慎进行投资并且能够在危机爆发前及时抽离本金规避风险。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债券违约的事实,那么债券持有人在与发债企业进行谈判协商时,要在厘清与债券有关的合约条款的基础上,勇敢向债务人求偿,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4年我国首支公募债“11超日债”发生违约,打破了债券市场原有的平静,自此,我国频繁有企业爆发债券违约,违约企业在数量上成倍数地增加,违约主体类型从一开始的国有企业扩大至民营企业,违约金额也从最初单一利息金额变化到本金加利息均无法兑付的巨额。到2020年底,万得数据库统计显示,我国已经有多达200家的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券利息甚至本金,其金额高达5000亿,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已超50%,其中还包括众多500强大型民营集团企业。在如今的债券市场中,不断有企业进入债券违约的名单,新违约企业与还未摘掉违约“帽子”的企业并存,这说明从2014年到2020年,在这历时六年的期间里,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防范和化解债券违约的工作可能未见起色,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有加以重视。债券因发行成本较低、融资效率较高等优势赢得广大企业的偏爱,相关利益者如果只一位地从债券优势上获取好处,而不对债券违约事件加以管控,这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亦对我国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民营企业没有国有企业那般雄厚的资本,较难应对债务风险问题。自从我国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以来,民营企业盈利状况不乐观、融资成本变高,再加上公司内部结构与管理存在不规范、不合适的问题,发债的民营企业面临的违约风险加大。同时,民营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的担保圈盛行,山东东营20余家企业因为担保圈债务纠纷问题受牵连或受影响,而集体出现违约。这样看来,民营企业发生债券违约不单单是有外部经济政策紧缩因素影响,更多的是企业自身问题的严重程度过大而导致民营企业自己饱受债券违约事件带来危害的煎熬。如何让民营经济科学健康地壮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挑战,解决民营企业的债券违约问题正是当前一件棘手的事情。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债券违约成因的研究
(1)外部环境角度
国内外学者从外部环境视角对债券违约影响因素的研究总体可归纳为宏观经济层面、行业背景或状况层面以及相关机构层面。 Barnhill(2002)研究了影响违约风险的宏观因素,认为市场利率、信用利差、外汇风险等会对债券的兑付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43]。Duffie(2007)为了预测违约风险,选择了多个宏观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国库债券利率波动情况能反映市场整体风险,为公司债券违约提供风险预测方向[46]。Yan(2009)表示宏观经济状况持续下行时,债券违约更容易发生[57]。Giesecke(2012)用于预测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GDP、CPI等宏观经济指数,这些经济指数在模型中的系数显著度较高[50]。赵静(2018)认为股市中的股价波动、股票收益率等情况对债券违约事件的影响程度较高[35]。罗朝阳(2020)表示金融周期顶部区的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概率较高[14]。孙立行(2021)通过logit模型发现货币政策紧缩、宏观杠杆率下降会提高债券违约的可能性[17]。郑步高(2021)也通过案例分析,表示在我国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发生违约事件[37]。
Acharya(2006)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发展状况与债券违约的概率成负相关,行业发展景气度下降,该行业的发债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39]。张强(2019)在分析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时表示在行业下行周期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陷入困境的概率上升,并将行业周期作为影响债券违约的一个重要因素[31]。
黄小琳(2017)认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察觉企业出现债券违约的可能,从而高估信用等级[4];徐琨(2022)同样也指出负责监管债券的相关机构未能充分尽到职责,对风险较高企业的监管力、约束力不够,任由违约事件的发生[24]。
2 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理论概述
2.1 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概念与特征
2.1.1 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概念
债券违约在业界和学界中主要被定义为以下三种情况:
(1)债券发行者不能在债券到期时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足额的利息或本金;
(2)债券发行人与债券持有人进行对后者不利的折价交易;
(3)在债权人真实地持有债券期间,债务公司受到外力干预,宣告破产。
这三种情况给债权人权益造成的损害程度依次加重,目前我国很少有公开信息表明民营企业有折价交易或公司破产类似情况的债券违约。本文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债券违约主要还是指民营企业在债券到期时没有履行,或延期履行债券利息或本金的偿还义务。
2.1.2 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
(1)违约数量和金额激增
自从2014年第一次出现债券违约事件,我国违约的民营企业数量从一开始的五家增加到近一百五十家,特别是2017年的违约数量只有43,但到2018年数量突然增长到145,具体债券违约企业数量变化如图2.1所示。
2.2 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成因
2.2.1 扩张战略激进
企业在进行规模化或多元化扩张时,往往需要充足的资金,对于资金薄弱的民营企业,其扩张资金更多地来源于外部融资。债券以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成为民营企业最偏向的外部融资工具,那么民营企业在实施扩张战略过程中,就可能需要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如果民营企业在设计扩张战略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策略,那么相互匹配的扩张速度与融资方式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但在现实中,民营企业扩张战略表现得较为激进,一方面扩张速度过快,公司为了尽快获得资金而过度依赖于债券融资,而且是选择发行筹资更快到位的中短期债券;另一方面扩张规模过大,自有现金大量流出,投资项目通常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较高收益来弥补资金空缺,发债公司很有可能会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运营。这样一来,民营企业的债券数量变多,背负的债务压力将如同“滚雪球”般地越来越大。激进的扩张行为会导致公司在融资前没有对偿还期限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以致债券集中到期,资金链极易断裂而形成债券违约。
2.2.2 财务风险预警能力不足
根据上文的定义,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直接表现就是发债公司没有用于偿还债务的流动资金,而与资金紧密关联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率、净现金流入量等。在实务中这些指标都是公司用作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公司可以通过给各指标设置合适的阈值,经过数据处理,一般很容易看出哪个指标不合理,进而分析出具体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一家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强的民营企业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能够通过察觉财务指标异常等手段预测具体风险类型,二是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正常范围内。但多数违约的民营企业可能对异常问题置之不理或无从下手,甚至根本没有察觉到异常情况。这些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力较弱,一旦问题逐渐恶化,债券违约的可能性便加大。
3 中融新大集团债券违约案例概述 ........................ 15
3.1 中融新大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 15
3.1.1 集团简介 ............................. 15
3.1.2 集团架构 .............................. 15
4 中融新大集团债券违约的成因 .......................... 27
4.1 多元化战略激进 ................................... 27
4.1.1 扩张规模庞大,债务融资过度 .............................. 27
4.1.2 新领域前景严峻,市场竞争力弱 ............................. 30
5 防范和化解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对策建议 ......................... 44
5.1 对民营企业防范债券违约的建议 .................... 44
5.1.1 合理实施发展战略,避免盲目投资 ................. 44
5.1.2 审慎进行对外担保,控制担保规模 ............................... 45
5 防范和化解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对策建议
5.1 对民营企业防范债券违约的建议
5.1.1 合理实施发展战略,避免盲目投资
(1)适度进行扩张
中融新大集团过分看重新行业或产业的热度,激进地实施扩张战略,未能理性地结合各方面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情况、行业政策变化、进入壁垒、自身负债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资金回笼量严重低于投放量,造成企业资金紧缺。民营企业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适当地制定并执行战略发展规划。
其一,民营企业在战略扩张方向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民营企业在挑选投资对象时,不仅要考虑进入该项目是否对当前的发展有利,还要根据行情、政策等因素预测该项目是否有长期且稳定的收益,并考虑该项目与原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高效的扩张战略可以通过新旧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不能简单地根据风险小、收益高等表面特征来决定新项目的投资,要切实地从长远角度来判断新项目是否适合自己。
其二,民营企业在战略扩张的速度上要进行动态地调整。民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控制扩张的速度,资金的投放与流入都要在合理的计划范围内。因此,民营企业要在扩张之前先对所需资金、未来收益进行谨慎合理的预算,保证自身有充足的资金应对紧急情况。在各阶段投资期间,跟踪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并适当采取措施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平衡好资金流入与流出水平,若资金流入情况比预期好,企业可考虑加大投资力度,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寻找办法进行解决;若在资金收益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在资金流出量超过预算范围之前,放慢扩张的速度,并分析导致资金回收效率低下的原因,从而对投资计划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损失。
6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债券违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融新大集团与债券有关的实际情况,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中融新大集团债券违约的成因,以及探讨了中融新大集团实施的化解措施,分析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中融新大集团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是激进的多元化扩张与大规模对外担保。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依靠过度举债融资,涉足多元领域并收购高估值的资产,加剧了债务负担;公司缺乏对担保的管理,被担保对象拖累,以致信用受损,大量资产受限,融资能力严重下降,“借新债还旧债”的资金运作模式难以为继。那么民营企业应该合理实施发展战略、谨慎参与担保,对债券违约加以防范。
(2)中融新大集团债券违约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缺陷。进行深究后发现,公司过度举债扩张、盈利能力下降、融资受限、大规模对外担保等状况的产生正是因为董事会、高层管理人缺乏风险管控意识,内部控制薄弱,经营管理没有风险管控的“保驾护航”,逐渐引发债券集中违约的事件。民营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从根本上降低债券违约的风险。
(3)中融新大集团通过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并行多种筹资手段、积极与债券持有人进行谈判协商这三方面自救措施共同去化解债券违约。政府向中融新大集团发放现金补助,用以支援企业持续经营,减轻公司的债务负担。与此同时,公司多渠道自筹资金:设立应收账款催收专项小组,逐渐收回拖欠时间较久、拖欠金额较高的应收账款;通过转让、处置公司一部分的资产或利用剩余银行额度的方式盘活资产,尽可能补充流动资金;再就是改善经营管理,专注核心业务,提高公司目前的利润收益,坚强地应对危机。此外,公司多次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积极与债权人谈判协商多种债务调整协议,并建立偿债增信体系,给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