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探讨——以郑州LZ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2 20:09:05 论文编辑:vicky
笔者提出了采用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路,即不再单独开设新的生涯规划课程,而是在现有学科(九门高考科目和体育、美术、音乐、心理等非高考科目)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行穿插式的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包括对自己兴趣、品格、能力的探索,对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的认识等。

一、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生涯教育思想
在众多的生涯辅导理论中,因材施教思想、职业性向理论、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等,为建构学生生涯辅导课程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经验启示。如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强调个体的兴趣、能力、需要、价值、人格与职业的密切相关,启示教育者在实施生涯辅导中引导协助学生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的重要性。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强调自我效能感、环境支持、兴趣等因素对生涯目标确立和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提出以开放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蕴含着生涯教育与生涯规划的思想理念。 人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目标与任务,生涯辅导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但学海无涯,知识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用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知识相提并论,是很难成功的。那么,则需要有选择,有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取舍?如何选择?这是生涯辅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

(二)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持续整个生命周期,他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并将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经历这八个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中心任务(或称矛盾、冲突、危机),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不同时期,这个任务是不同的。对每个阶段发展任务的积极解决都会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如果矛盾解决得不好,则易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这八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0~1.5 岁):不信任和基本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3 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6 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 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40 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40~65 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65 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在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中,高中生处在青春期(12-18 岁)和成年早期(18-25 岁)之间,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和确立,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即是指对自己是谁、将来想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等一系列的思考和感知。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在不断地对自己的不同角色、社会身份进行探索和确认。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认同这些身份,在生活中成功地扮演这些角色,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一致的人。其次,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考虑未来的时候必须要结合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比如一个人从小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之努力,最终在某一时间点获得成功,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瞬间的事情。当一个人能体会到自己在时空中存在的一致性、连续性时,他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解决了青春期的同一性危机。成年早期(18—25 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指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能够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能成功解决发展危机,则易形成爱的品质,若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则易导致孤僻和疏离。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品质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品质
.........................

二、郑州 LZ 中学生涯规划及课程现状

(一)学生生涯规划及课程需求调查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其心理需求有所不同。为了摸清不同年级学生关于生涯规划实际状况及对生涯规划课程需求状况,本研究以郑州 LZ 中学为例,根据高一、高二、高三的特点,笔者设置了不同的调查问卷调查本校 22 届、21 届、20 届学生,用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涯规划现状及需求。
1.高一学生自我认知调查结果及分析
高一的孩子刚刚迈入高中的大门,最重要的是先快速适应高生活和学习节奏,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才有利于接下来的高中生活。所调查学校高一学生关于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究竟怎样呢?为此我们对学生选择进入高中学习的原因、学生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等了解状况以及对自己未来有无具体明确的规划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 3.1.1 学生选择进入高中学习的原因
表 3.1.1 学生选择进入高中学习的原因

从表 3.1.1 可知,所调查学校的学生关于其选择进入高中学习的原因方面,主要还是为了考上大学,所占百分比为 61.4%,仅有 18.1%的学生选择的是想继续学习,提高自己。中国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思维,小学时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上好的初中,初中时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上好的高中,高中时努力学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大学时努力学习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这种思维模式十分固化。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很少人从自我需求和发展的角度看待学习,笔者调查的学校所招收的学生的成绩都还处于郑州市比较靠前的学生,几乎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考大学,但其他学校还有很多学生也许并不适合现有的高中教育,更适合去职业高中等,但都不顾现实情况,跟随固有模式升入普通高中,三年下来不仅什么也没有学会还徒徒浪费三年光阴。
......................

(二)郑州 LZ 中学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笔者通过访谈法分别对学校的管理层、班主任、一线普通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以了解学校和家庭的生涯规划现状的认知。
“学校 2013 年建校,招生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外界判断学校的唯一依据就是升学率,所以现在学校要想越办越好,只能以成绩为中心,着重提升高考成绩教学,增加与高考无关的而教学内容势必会占用高考学科的学习时间。”郑州 LZ中学 W 教学副校长如是说。通过访谈得知,学校管理层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辅导很重视,也想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新高考,但无奈学校成立时间较短,急切需要获得社会和家长的不断认可,在如今的高考制度下,家长唯一认可的就是学校的成绩,学校一本率多少,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有多少,211 和 985 率又是多少是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学校管理层只有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用于高考教学上,而对于高中在校生得生涯辅导课程只停留在意识上认为重要但行动上没有体现的状态。学校教务处 W 主任说:“河南高考的改革马上就要来了,学校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做好学生们的选科指导,其实就是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已经开始筹备相关的课程安排,只是还没有上纲上线。目前学生们高一发放全省统一的生涯规划教材,但并没有安排专职的任课教师和课时。只告诉学生们可以去心理咨询室寻求相关的帮助。现在关于生涯规划课程,学校还整体上处于一种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延后的状态。”所以,如今郑州 LZ 中学的生涯辅导课程几乎相当于一片空白,没有自己符合本校校情的独立教材,除了心理课涉及相关内容之外,没有安排一个课时。只有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会对学生们有相关的指导,但也仅限于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而由于管理层对普通高考的大力倾斜和引导,多数一线教师在表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也是争分夺秒的讲解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和试题,很少提及其他内容。最关心学生的地方也是学生的成绩,关注成绩退步较大的学生并督促他们认真学习而较少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平时上课时间紧张,内容量大,基本不会提及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话题。”一名数学老师透漏。80%以上的任课老师表示自己很少与学生提及生涯规划相关内容,而与学生讨论较多的是关于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30
(一)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理念............................ 30
(二)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目标........................... 32
四、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分级实施....................................... 34
(一)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之认知课程.................................... 35
(二)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之探索课程..................................... 40

四、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分级实施

(一)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之认知课程
学生生涯辅导认知课程主要在高中刚入校的高一开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的基础上,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现有的“我”,哪些可以接受?哪些需要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自我发展和探索的思维。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管理情绪、竞争与合作、交流沟通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大学、专业、职业,为学生自我目标的确立提供引导,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发展的设计师。
这一部分的内容可结合语文课、心理科、政治课等偏向人文学的一些学科课堂来引导,在正常的教学中即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喜欢什么”等问题。下面,以两个教学为例。
教学案例示范一1:
高一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渗透生涯规划教学设计(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⑵通过诵读,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领会演讲的特点。⑶揣摩和体会文章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文采飞扬的特征。
2.过程和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文,课上进行多向的对话与交流,感悟思考与讨论交流结合。
......................

结论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面对高考改革,这个掌舵的时间相对于以前更加提前了,而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学生和家长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提早探究生涯教育的课程实现形式,把生涯教育课程和本校情况结合,才能形成本校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才不会在新高考落地时手忙脚乱,照搬硬套而水土不服。
本论文依据生涯发展理论,对郑州 LZ 中学生涯教育及其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以期找出学生、学校、教师等对生涯教育认识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结果显示迫于高考的压力,本校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可谓是一片空白,虽然管理层、教师、学生等虽普遍认为高中生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更是感觉有比较进行相应的指导。但因现在的升学的压力,普遍仍然认为成绩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优秀的成绩,一些都是空想。基于高中学生以成绩为主、课业繁重的现有情况,笔者提出了采用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路,即不再单独开设新的生涯规划课程,而是在现有学科(九门高考科目和体育、美术、音乐、心理等非高考科目)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行穿插式的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包括对自己兴趣、品格、能力的探索,对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的认识等。同时辅以一些职业体验活动和选科指导、业界经验讲授等讲座。在学校设置专门的生涯规划辅导教师,协助班主任一起单独指导有需要的学生。整套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下来,不需要占用学生多少时间,在润物细无声中指引着学生。笔者找了几名其他学科的教师尝试着在课堂中渗透进生涯规划指导内容,效果都很好。一线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学生的传道受业解惑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自己有义务时时刻刻点亮学生们心中的梦想,使他们获得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