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专业认同研究——以N师范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9 22:11:50 论文编辑:vicky

笔者认为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虽然研究者尽可能地使用开放性提纲进行访谈,但由于是第一次做质性研究,访谈的技巧还不成熟,也是由于本人的局限性,可能会限制被访者的思维,影响访谈能否深入进行。今后研究者会继续学习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应用,掌握研究技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从 1977 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的教学科研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呈现从研究型转向应用型的趋势,并且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来源于博士研究生。故 2009 年 3 月教育部下发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1,指出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从 2010 年以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2013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初步形成了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
在 2016 年新增学位点名单中,专业学位硕士点增长比重加大,占 46%。专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学术型硕士不断缩减招生名额,2017 年专业学位招生人数更是首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从 2017~2019 近 3 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可以了解到专业型研究生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2018 年,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专业硕士的调查显示,近 6 成考生计划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指出:中国 2020 年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校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 290 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 60%左右。
综上种种,未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专硕扩招已成为一种趋势。据统计,2007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者中有近半数的考生选择了跨专业考研。3在专业学位的报考过程中,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仍有一部分考生选择跨考,约占 21.8%,而麦可思进行的中国 2017 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显示近 3 成的本科生会选择跨专业考研,所以在考取专业学位时,跨考生仍占有一定的份额,这也是在专硕扩招的情况下,势必会吸引本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跨考生进行报考。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国内外围绕专业认同和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认同的研究概况
研究者以“专业认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了相关的文献检索,主要将从专业认同的概念、维度、影响因素和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一)专业认同的概念
“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语 idem,意为等同、同样。是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等人最先提出的,即个人在情感和心理上与被模仿的他人或团体趋同的过程。之后,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阶段之一,即对自我同一性的探求。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认同的研宄逐渐分化,开始探讨不同领域下的专门认同。
在国外的研究中,speciality identity 或 major identity 的研究较少,一般是包含在 professional identity 的研究中。这是因为在国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而且只要具备相关的学习背景或实习经验,学生可以调整到自己心仪的专业继续学习,较少会存在专业认同方面的问题。故国外的专业认同多是指对专门职业的认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其等同于职业认同。所以梳理了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的相关外文文献。
专业认同最早是由 Douwe Beijaard 教授提出的,指的是教师在处理专业工作中所依赖的个体价值观。4Buchanan 指出专业认同是学生个体对某件事物表现出的情感取向,认同的实质是个体对该样实体表现出认可后才会产生情感上的附属,方可开展相应的工作。5而 Watson 认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认可专业的价值,愿意接受该专业的相关规范和准则,希望将其作为个人的终身发展目标。
.........................

第二章 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在校生和毕业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考研学习阶段
跨专业学生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放弃了与之相处四年的专业选择了一个全新的专业读硕士研究生?了解其报考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个体在进入 N师范大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知,进一步探索个体的专业认同,进而发现报考动机与专业认同的关系,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发现跨专业学前教育专硕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报考动机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兴趣使然
通过对这几名跨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的分析,发现兴趣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种兴趣表现在对小朋友的喜爱、对专业学习内容感兴趣、喜欢学校所在城市,适合所学专业,喜欢实践中带来的成就感。
(一)喜爱孩子
通过对跨专业学生的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表现出喜欢小孩子。一方面体现为喜欢儿童本身,即认为小朋友天真、烂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愿意花费时间和小朋友相处,并且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开心、快乐。“在毕业之后工作的两年中,每到周六周日和自己的外甥、外甥女和外甥女的好朋友接触较多,觉得在和他们相处玩耍的过程中很开心、快乐(20200101L);”另一方面体现为喜欢和幼儿相关的内容,如喜欢听身边人聊和儿童相关的话题,想要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的身上能够感受到生命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A 同学谈到“当初自己坐客车往返家里和工作地点的路上,会有刚生宝宝的家长在一起聊小孩子之间的事情,比如小孩子是怎么发育的,我就觉得好有意思呀。”(20200108A)S 同学说:“我确实特别喜欢小孩,我想的是学这个专业能够更加了解儿童的心理,看关于儿童的文学作品会更有体会。”(20200108S)
........................

第二节 在校学习阶段
跨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和专业附加的实用价值来到了对她们而言全新的专业。对比读研前,在与专业相处的过程中,她们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与情感,并且也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专业努力、付出。当然怀揣着不同的入学动机,个体在专业认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处于不同层次的。
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因为对专业感兴趣、对孩子的喜欢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就像工业设计的 H 同学对专业有着强烈的执念,本科期间就想要学习该专业,不过阴差阳错没有实现,在经历了四年的专业学习,仍然想要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对该专业是很感兴趣的;而 L 同学,最初选择专业是因为和孩子相处感受到了开心、愉快,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专业理论知识;M 同学和E 同学则是因为对专业知识感兴趣,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F 同学是因为享受实践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等兴趣方面的动机,结合她们进入学校之后的表现,和其访谈的言语中流露出的对专业的感情,并根据马西亚的自我认同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她们正处于定向型同一性阶段,即愿意继续去了解、探索专业,对专业保持热情,做出承诺,以实际行动来与专业进一步的互动。
图 3 跨专业同学的情感体验
..........................

第三章 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在校生和毕业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63
一、 内部因素............................63
(一)跨考动机...................................64
(二)个人特质..............................65
第四章 提高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在校生和毕业生专业认同的建议....................................74
第一节 从跨专业学生方面提出的建议.................... 74
一、 明确跨专业考研动机..............................74
二、 充分了解所学专业.....................75
第五章 研究反思..........................83

第四章 提高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在校生和毕业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第一节 从跨专业学生方面提出的建议
一、明确跨专业考研动机动机
在学习中主要起到引发与维持作用,尤其是内部动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跨专业学生在决定跨考时,动机是十分复杂的。有的人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学前教育专业,有的人是因为“名校情结”,也有的人是因为自己的本科专业没有开设硕士点,还有的人是因为关注到学前教育相对于本科专业而言,是个热门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据曹旸在研究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考研动机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盲目跟风、兴趣驱使、实用主义与高学校名气等等(曹旸,2017),而这一点王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跨考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时同样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入学动机主要有为了从事教育事业、为了更好就业、对本科学历层次不满,以提高学历、进一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王辉,201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主要会考虑到自身的兴趣、专业对自己的价值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无论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作为跨专业学生在决定考研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读研,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是关注外在的因素,如就业前景好、学校专业名气大,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即将要接触的专业,因为喜欢和兴趣能够让你在进入全新的领域之后坚持下去,也能够让你的热情保持,这种内在的需求才能激发一定的学习行为,也才谈得上更加认可、喜爱所学专业。
图 2 定向型同一性阶段的专业学习途径
........................

第五章 研究反思


本文以 N 高校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在校生和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马西亚的自我认同理论呈现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关注其专业认同所处阶段即同一性定向阶段和同一性探索阶段及相应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即内部因素、重要他人、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从而从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虽然研究者尽可能地使用开放性提纲进行访谈,但由于是第一次做质性研究,访谈的技巧还不成熟,也是由于本人的局限性,可能会限制被访者的思维,影响访谈能否深入进行。今后研究者会继续学习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应用,掌握研究技巧。
在处理数据时,也面临着编码扎根的挑战,由于学识浅薄,可能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一些线索并不能够充分、全面地呈现出来。故需要研究者一直沉浸在访谈资料中,保持研究的敏感性;并向导师和同门请教,提高自己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今后,研究者也将会继续进行质性研究方法的学习,熟练地学会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更加规范地进行研究,如果可以的话,后续也将继续追踪受访者,从而去看她们专业认同的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