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是家族的延续,是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成长关乎着家与国的未来走向和格局担当。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
在孩子的生命中,家庭是他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就是他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以其早期性、直接性、及时性、熏陶性、连续性、权威性等特点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我们强调:家庭教育是人类最初的教育,是最基础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以其天然的优势,在塑造孩子的品行、性格、价值观方面独占鳌头。
我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问题,从孟母三迁到严氏家训再到曾国藩家书中的 115 通《教子书》,都显示了我国古代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国外教育理念的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家庭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独生子女家庭能将家庭中的资源集中在孩子身上,带来发展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过度关注的问题。家庭中的父母长辈将关注度全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打破了原有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排位顺序,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自私、冷漠的性格初见苗头。此时,由于社会发展趋势、经济结构变化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关注点更多地处在“重智力发展”的状态,学习成绩变成了首要因素,学生压力倍增,而且这种竞争形势愈演愈烈。多年前,更有人提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这让一部分焦虑的家长将智力开发提前到了早教、甚至胎教。本文内暂时不讨论这些教育的效果和行为对错,而就家庭教育本身要求来看,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现下的家庭教育已经出现了误区,应该如何解决,又应该由谁来解决?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城市新居民的家庭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样本数量少。沈阳市 H 小学 1088 人的数据样本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以之为研究对象,通过构想后的实践,优化教育理念,拓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与方法,形成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能促进城市新居民子女顺利转换身份、实现社会融入,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可以为其他同类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借鉴。
(二)实践意义
了解城市新居民的家庭教育状况,找出深层次原因,可以为探讨指导其家庭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思路,为指导城市新居民父母开展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从而不断提升城市新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引导城市新居民树立信心,提升应对生活的能力,促进城市新居民及其子女能够高水平完成社会融入,实现社会公平。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一、交叠影响阈理论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爱普斯坦创建的“交叠影响阈理论” (Overlapping Spheresof Influence),认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的过程。她认为必须要在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发展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因为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够改善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气氛,增强父母培育子女的技能和领导能力,密切父母与学校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关系,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①爱普斯坦指出,建立伙伴关系的核心理由在于它能够有助于所有的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因此,必须重新调整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新的关系模式。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将家庭和学校看作家校关系中的平等成员,而且还强调了社区对儿童发展和成长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将学校和家庭看做是家校关系中的成员,而且还将学生自身也看做是家校关系中的重要一员,并强调了学生在家校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②。
一、交叠影响阈理论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爱普斯坦创建的“交叠影响阈理论” (Overlapping Spheresof Influence),认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的过程。她认为必须要在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发展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因为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够改善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气氛,增强父母培育子女的技能和领导能力,密切父母与学校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关系,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①爱普斯坦指出,建立伙伴关系的核心理由在于它能够有助于所有的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因此,必须重新调整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新的关系模式。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将家庭和学校看作家校关系中的平等成员,而且还强调了社区对儿童发展和成长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将学校和家庭看做是家校关系中的成员,而且还将学生自身也看做是家校关系中的重要一员,并强调了学生在家校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②。
在本研究中,学校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利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密切与家长的关系,增强家长培养和教育子女的意识与能力,明晰家校之间的关系为合作伙伴关系,家长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建立良好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形成良好的发展。
.........................
.........................
二、生态系统理论
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认为,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③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含家、学校和同伴关系。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exosystem)。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存在于以上 3 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
霍布斯(Hobbs)也认为儿童出现的问题,不是单方面因素的原因。首先要考虑家庭原因,其次是学校和社区,不能将家庭、学校、社区割裂开来。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认为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多重身份,随之对应的就是多重合作者、陪伴者和引领者。作为孩子成长的系统与环境,学校、社区、家庭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应该携手共进,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辅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
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认为,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③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含家、学校和同伴关系。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exosystem)。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存在于以上 3 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
霍布斯(Hobbs)也认为儿童出现的问题,不是单方面因素的原因。首先要考虑家庭原因,其次是学校和社区,不能将家庭、学校、社区割裂开来。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认为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多重身份,随之对应的就是多重合作者、陪伴者和引领者。作为孩子成长的系统与环境,学校、社区、家庭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应该携手共进,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辅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
第三章 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查..............................19
一、研究对象.......................................19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19
第四章 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31
一、存在的问题............................................31
(一)家长教育能力亟待提升........................31
(二)教师指导力量不足........................................31
第五章 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思考......................... 36
一、指导思想前沿化.............................36
(一)头雁领飞...........................36
(二)团队培养..............................36
第五章 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思考
一、指导思想前沿化
就调查问卷来看,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改进意见都相对集中在指导理念方面。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亟待更新。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思想触动思想的工作,需要实施人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作为教师,人们常常要求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成为自来水”。而作为家庭教育的施动方,学校要面对的是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更为丰富的成年人,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获得的经验更繁杂。有一些观念是先入为主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受他们自身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影响,一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任何不妥。此时,学校若要能正确、有效地传递家庭教育信息,就要具备更高视角的指导思想和指导理念。
(一)头雁领飞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学校领导团队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寻更新、更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将之引入到工作中,进行推广普及,从而积极培养教师指导团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沈阳市 H 小学的领导团队,从学校实际情况着眼,经过积极的考察和沟通,成功加入辽宁省新家庭教育委员会,成为实验校。领导团队和教育专家对接,学习新的理念,落实指导培训,形成前沿的家校共育理念。
一、指导思想前沿化
就调查问卷来看,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改进意见都相对集中在指导理念方面。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亟待更新。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思想触动思想的工作,需要实施人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作为教师,人们常常要求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成为自来水”。而作为家庭教育的施动方,学校要面对的是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更为丰富的成年人,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获得的经验更繁杂。有一些观念是先入为主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受他们自身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影响,一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任何不妥。此时,学校若要能正确、有效地传递家庭教育信息,就要具备更高视角的指导思想和指导理念。
(一)头雁领飞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学校领导团队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寻更新、更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将之引入到工作中,进行推广普及,从而积极培养教师指导团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沈阳市 H 小学的领导团队,从学校实际情况着眼,经过积极的考察和沟通,成功加入辽宁省新家庭教育委员会,成为实验校。领导团队和教育专家对接,学习新的理念,落实指导培训,形成前沿的家校共育理念。
.............................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际访谈发现,因受家长受教育程度、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识程度、学校教育指导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存在家长教育能力亟待提升、教师指导力量不足、指导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经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
论文基于学校操作应用的角度,提出指导思想前沿化、指导体系多元化、指导内容课程化、指导方式实操化、指导途径多样化、指导沟通人文化的“多元-实用”策略。通过指导、培训,引导家长正视现有困难,唤醒家庭教育意识,辅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强化教育责任,提升教育能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孩子发展、融合。
参考文献(略)
家庭是每个孩子的人生第一站,家长的许多认知、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然而城市新居民家长由于角色转变而造成家庭教育滞后,制约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学校作为孩子成长助力的一部分,与家庭教育联系紧密,也最容易进行干预、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能够帮助家庭解决问题,共同为孩子打造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
现有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有成果,也有问题。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学生层面问题交杂在一起,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新的、合理的、可操作的指导体系,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会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助益。
本论文从学校的视角出发,在政策允许的合理范畴内,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在家长能够接收的程度中,积极探索家庭存在的问题、需要的助力,从而构建符合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现有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有成果,也有问题。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学生层面问题交杂在一起,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新的、合理的、可操作的指导体系,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会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助益。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际访谈发现,因受家长受教育程度、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识程度、学校教育指导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对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存在家长教育能力亟待提升、教师指导力量不足、指导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经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居民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
论文基于学校操作应用的角度,提出指导思想前沿化、指导体系多元化、指导内容课程化、指导方式实操化、指导途径多样化、指导沟通人文化的“多元-实用”策略。通过指导、培训,引导家长正视现有困难,唤醒家庭教育意识,辅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强化教育责任,提升教育能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孩子发展、融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