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论赫尔巴特德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德育的深远影响》
[摘 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从小加强对儿童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道德品质养成规律的,今天,用批判和审慎的目光,去解读外国教育理论家的幼儿德育思想,以期对我国幼儿德育的发展起到应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赫尔巴特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 Friedrich Her bart)(1776—1841)是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德国著名教育家,他的关于教育目的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强调培养各种职业的人都需具备共同的道德品质,并把形成人的道德观念体系和人格,当作教育的最高归宿。今天,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其德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也可称为“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可能的或选择的目的是指培养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何种职业,教育的职责在于帮助他发展与这一职业有关的某些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但这并非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必要的或道德的目的,是指一个人在他的任何活动中定做教育专业论文 都需要达到的目的,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有的一定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即“在儿童心中发展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相应的意志力”,使之具有“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的正义观念”,形成一定的性格,从而能够“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
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决定了他必然把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在他看来,全部教育都应围绕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道德教育应贯彻教育过程的始终,要借助于教学作途径,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将“自由”、“仁慈”、“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作为德育的中心内容,德育的方法要建立在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必须具有激励儿童心灵的力量。同时他还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赫尔巴特强调德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并把德育摆到了超越其它几育(如: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的崇高地位,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和维护当时德国现存社会秩序的立场出发的,带有很大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已不允许我们照抄照搬一家之言,但洞察其德育思想,我们仍可窥见其理性思维的一斑。
二、 幼儿教育中,德育具有人生价值定向功能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这种“烈性”如不加约束,当前可能妨碍或破坏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将来则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的东西”,主张通过德育培养“真正善良”的人,这种“受过正确教养的人”“能将世界导之于正轨”,具有敏锐的认识力和坚强的意志力,随时都能把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念头、思想和行为克服和消除掉。虽然赫尔巴特过分抬高了德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知识底蕴对于人特别是儿童道德形成的辅助作用,但我们不难发现,他强调德育与一个人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需要的识见,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1]。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指向全人生的过程。正如恩格思所说:“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儿童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因此,社会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对其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抑或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运用德育这一武器,驾驭儿童“盲目冲动的种子”,为其社会性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皮亚杰曾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认为儿童道德情感发展具有阶段性,有进行和接受教育的可能性。[2]而客观上社会转型期价值的多元性、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行、儿童通过媒体与社会的接触所造成的信息多元等也对传统的德育观念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另据“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在《家庭教育调查问卷》的家长自评调查中,很多父母在亲子观上表现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家长再苦再累也值得”的态度,而人才观这一项上,认为“上大学才是孩子的出路”,“品德是虚的,分数是实的,孩子学习好了比什么都重要”;从“亲子关系测验”中发现,“溺爱型”的父母分别占实验对象的59%和65•2%,[3]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惯和个性,很大程度上由家庭教育误区引起,该误区亟需学校教育来矫正和弥补,因此,有效渗透学校德育因素,对培养儿童良好素养和高尚人格无疑是很重要的。
通过德育可以激发和满足儿童的各种精神需要,从自尊、自强、利他、爱国,一直到人生终极的关怀等,使德育体现当今蕴含于广大群众之中的内在需要,构建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我们不应只拘泥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更不能囿于赫尔巴特所要求的五种道德观念的德育内容,而应注重加强对儿童理知和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个性潜能,避免简单、机械、教条和片面,使德育向综合化、立体化、形象化方向发展,这是德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德育的意义:“道德教定做教育专业论文育培养、塑造人格的、善的思想与品质,它晓以人生活的意义、终极的目标,使人得以从各种物质主义的误区中解放出来,它赋予人智慧和道德的力量,使人们在一切生产生活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进行价值定向。”[4]作为人格奠基工程的幼儿教育尤其如此。
三、 幼儿教育中,德育具有职业价值导向功能。
赫尔巴特在描述道德的目的中指出:“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完善的道德品质”,这就把职业和道德培养有机联系起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与发展生产间的关系。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由德育所形成的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对生产力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既可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的再生产和提高,创造出新的更高的劳动能力,挖掘物质资料的新的效力,也有利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群体意识、协同观念、责任感等良好关系的形成。[4]
教育是“社会的劳动领域”之一,是“赋与劳动力以特种的资格的地方”[5],现在的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承继者、生产者、创造者,在经过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后,必将选择和从事某种职业。当今时代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在“淘汰”与“被淘汰”的社会角色裂变中,儿童思想超前接触社会,探视职业已不可避免。社会学认为儿童心理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和社会训练、实践而构成的,即在模仿中学习,而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则从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出发认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样离不开社会的现实生活,离不开他们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成人(父母)的经济价值观念、职业态度对儿童潜意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如何防御“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极端利己主义”等物质迷惑和消极思想对儿童的侵蚀,使他们早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经济职业价值观,事关我国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通过德育,不仅可以形成真善美的文化氛围,给人以熏陶和感染,提高人们对人类各种优秀精神产品的享用能力和需要,而且还可以促使儿童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产生出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的精神需要。当前,我们处于一个变革和开放的时代,社会流动和职业分工需要人们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应付各种可能环境的坚韧性,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具有智慧和良好的德行的人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之所在。”孔子也曾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理,亦可以弗畔矣夫。”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知识才能的形成,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从战略高度明确而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灵魂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不能只进行单纯的、片面的知识教学,要高度重视和空前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了解、引导和培养。因此,作为奠基工程的幼儿教育不能仅止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更应立足于德育的渗透和引导,培养儿童跻身社会所必须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理念,乃是帮助儿童真正走好人生第一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澎军•试论德育哲学建构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1,(7)•
[2]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促进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02,(4)•
[4]鲁洁•试论德育的经济功能[J]•教育研究.1992,(8)•/
[5]杨贤江•杨贤江教育文集[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