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需要在品德心理结构中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需要在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需要与品德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的德育工作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 需要;道德需要;品德发展;品德心理结构;德育
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影响品德形成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的因素有很多。就品德个体而言,可分为内外因两大因素,内因是指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特点及形成发展的客观心理规律,外因则是指环境、教育等外在的影响因素。而德育心理学就是要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品德形成取决于什么样的内外因素,内外因如何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引起品德心理结构怎样的变化等等问题,尤其要揭示的是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教育毕业论文定做活决定着个人的品德性质,但人是能动主体,不仅仅是被动地、直接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品德的形成不是简单地对社会规范的接收和直接的反映,外因能否有效地引起个体心理变化,是要受内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的需要。
一、 需要与道德需要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需要是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①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接受、认同并内化社会道德规范,且在一定情景下把它外化出来的过程。因此,这一活动过程就必然与需要相联系,没有需要,教育毕业论文定做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被人认识并内化,它只能永远是一种于人之外的外在的异己社会约束力,就失去了与人的联系,无法成为人的品德的现实的内因。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需要在品德形成发展的心理结构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极重要的地位,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我们通常把它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等等。在人类社会的形成演化过程中,人类又产生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在社会生活中从共同的利益出发执行和维护一定的行为准则”,②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肯定、完善和超越的需要,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需要。与上述需要种类相比较而言,道德需要是既与人的诸多需要有联系,但有时又独立于诸多需要之外的一种形式,它能把诸多相互对立的需要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统一,使之发生转化。
二、 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需要
品德心理结构是各种品德心理成份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的结构。按一般地看法,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包括道德意志)。在这一比较平直、简单的认识中,我们很难考察到品德各基本成份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的个性其他方面的联系,也很难研究出品德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更难发现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需要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将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放到个性结构中进行研究,可称为个性水平的研究。”①
1.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德育是完整的个性结构的形成”的论点,他们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原因,因此,德育首先是对需要的培养”,并据此构想了以“以动机——需要区”位中心的谱系化的个性结构。②这个理论是将品德和个性联系在一起,企图以需要的变化发展以及实现需要的可能性为主线,阐明个性品德的发展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德育方法的心理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将需要动机作为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的理论,虽然过于片面,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的信念、价值观等在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它将需要和动机在人的个性既品德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做了较全面而深刻地挖掘,并对德育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指导,还是具有很大的德育方法指导价值,很值得我们借鉴。
2.我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者章志光教授等人在总结自己的实验和概括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品德心理结构提出了新的构想。他们认为,品德心理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区进行探讨。在这三个断面结构中,需要都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或部分,并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生成结构”中,社会规范对个体的影响必须通过制约满足个体的各种需要的行为过程中产生,并被个体认知和接纳。在“执行结构”中,个体已逐渐形成的道德需要“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信息库,而且是对当前道德情景进行区分与筛选的过滤器,是判断实践的性质、确定个人的责任与态度及行为方向的定向器,也是克服利己性需要的动机干扰、抉择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③在“定型结构”中,道德需要动机更是个体直接、自动得到的行为的原动力。由此可见,在三个结构中,需要都是作为个体内部最活跃的因素存在,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章志光教授的品德“生成结构”中,社会规范的影响“一旦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认知就会同个体原有的只顾利己的需要——动机发生矛盾。解决的方式有二,一是忽视规范认识,维持原状,二是采纳规范认知,调节需要,产生符合规范的道德行为”。④那么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呢? (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规范影响不同的人,会引发远不止两种的行为)这就涉及到个体的接受机制的不同。在“生成结构”中,个体在接受道德规范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情感、兴趣等等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儿童自身的认识发展水平比较低,其行为受需要的驱动作用影响尤其明显。如一个孩子想做一件事,而母亲(代表着社会规范)却说不能做,做了就不是好孩子,这时,孩子做与不做往往取决于他依恋母亲、希望母亲疼爱的需要是否强烈。皮亚杰也认为“尊重成人是道德义务的基本根源”。因此,笔者认为章先生的“生成结构”忽视了规范认知转化为行为方式过程的接受机制,而详尽的研究社会规范如何才能被儿童接受并转化为一定的行为方式,其中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儿童的接受方向、速度(效率)和水平,对我们实现德育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需要在品德形成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需要是品德形成的驱动力
人的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动的根本动力。从“生成结构”看,一方面社会规范必须在个体满足需要的整个过程中,与个体的需要发生冲突才能被个体感知,引起心理矛盾,并做出选择,付诸行动,这一选择行动的过程就是个体认识、理解、接受、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外在规范必须与人的需要发生关联时,才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在接受、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又受到自身需要的影响。作为动力要素,需要制约着个体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并且影响着接受过程的效率和程度。在感知规范的过程中,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来全面或局部地、客观或歪曲地反映规范内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反映结果。而在选择、整合和内化的过程中,主体也会依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思维方式,对规范内容加以理解、加工和判断,并确定态度和行动动机,促使或阻止行动的产生。可以这样说,个体的需要意识越强烈,主体的接受和内化规范内容的活动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认真、持久的,同样也可能是消极、应付、逆反甚至于反面的。
社会道德规范在人的品德形成的最初阶段,是一种社会需求,对个体来说,是约束个体的外在的异己的社会力量。但我们应该看到,它也是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身发展以及被社会所接受肯定服务的。因此,社会道德规范必然能够转化为个体自身内在的需要——道德需要。在章先生的“执行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需要动因不再是以单纯的个体自然性物质需要的形式出现,而是变成了人的最高层次的形式——道德需要。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是追求道德需要的满足并造就新的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行为是主体对教育毕业论文定做 道德需要的自主自觉的追求;道德评价是人们对道德需要的性质满足程度的判断;道德教育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需要,并见之于人们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则是主体自身进行自我磨练、自觉造就道德需要,并追求自我道德需要的满足。可见,道德需要是主体道德活动的内在活力。
(二)需要发展的阶段性及层次对品德发展的影响作用
人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是一个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不仅是内容方面发生变化,而且在结构方面也发生变化。对于个体需要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分析和划分了人的需要发展心理过程,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七个层次,而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满足的追求。这意味着最占优势的目标将支配着意识,将自行组织和充实有机体的各种能量,不占优势的需要则被减弱,甚至被遗忘。
尽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这一理论揭示了需要层次的产生和个体发育的密切相关,它给予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需要的阶段和层次与个体的品德发展的阶段和层次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西方许多研究以及我国的一些研究证实:品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如皮亚杰、科尔伯格等的研究结果)。那么我们如果能够通过深入研究来查明品德发展阶段的特征与需要的内在联系,无疑会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揭示出个体品德发展过程中的内外因之间的连接点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可以看到需要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对品德发展进程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作用:
1.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优势需要,影响着品德结构的不同部分的最适宜发展时期,及影响着不同的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从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品德心理发展确实存在着转折的关键期,而各种品德心理成分发展的关键期并不完全一致。以李伯黍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发现,多数道德观念的转折期出现在孩子8—9岁时,利他观念的转折期在小学四年级。①李怀美等人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处于道德情感的转折期。②林崇德认为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和初中二年级上学期,分别是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的品德发展关键期。③如何判断与界定品德的组成部分的不同发展关键期,一个很重要的研究依据是需要的阶段特征。
2.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优势需要特征,会影响品德发展在每个年龄阶段的起点与基础,使得教育者能依此理解受教育者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并确定他对这种过渡的准备程度。
3.不同阶段层次的需要,会影响着一阶段个体的品德发展的潜能,或者说可以确定他这一阶段的可塑性。太高的道德规范要求对于处在较低需要层次的儿童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这就无异于挂得太高的苹果,它无法达到的要求就是无效的。因此,不同的优势需要往往决定了德育要求中的“度”,对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如何才能把握着的“度”,是德育成败的关键。
4.不同年龄阶段的优势需要,往往影响不同年龄的个体品德发展的不同的最佳途径。是榜样模仿、说教还是自我修养等等,都带有年龄阶段的特征,而每个年龄阶段中品质的最佳发展途径是什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这一阶段的发展是转入下一阶段的必要基础,而这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受需要发展阶段性的影响,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结论仅仅是一个假设,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确定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且还要涉及到更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如何确认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年龄阶段之间的过渡的起点即每个阶段教育发展潜能,即如何把握每个年龄阶段德育要求的“度”,如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品德发展的最佳途径等等。
四、需要研究在德育工作中的意义
(一)需要研究有助于教育者在工作中制定适宜的德育工作目标(阶段性的)
道德教育的目标,从教育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更多属于社会性质的要求,即取决于社会对人的品德的要求,它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但仅仅理解和把握这一层次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工作者还必须把方向性的社会要求落实到漫长的德育过程中,具体到每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学习生活里,即把社会的一般目标加以研究,明确对不同年龄特征的个体应提出什么样的具体要求,二者就必须依赖心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包括对道德实践的驱动系统需要的水平和特征的科学划分与把握,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者全面地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为更准确地把握德育目标的层次、掌握德育要求的“度”提供心理依据。
在我国学校教育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往往就忽视了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一味强调社会要求。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不分层次讲一样的道理,喊一样的口号,造成教育起点过高,教育就流于形势,被学生理解为套话大话。大中小学生一提笔作文就会有崇高的革命理想,看似思想认识水平很高,实际上是没有消化理解吸收的“言行不一”的新八股文,久而久之,德育就成了“虚功虚作”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育效果很差。比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需要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从爱母亲、爱同学、爱师长开始,逐步发展到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就比从幼儿园一直到大都在进行内容相似甚至相同的教育更容易被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了解学生需要有助于选择最佳德育方法和途径
德育方法依赖于德育目标,同时这二者又都必须有其科学心理依据才能准确地把握。一方面,社会规范通过教师的工作方式来影响学生,这是外因,而学生能否掌握和接受必须要看它是否符合个体本身的某些需要,可以说需要是接受规范并付诸实践的内在动力,也是内外因之间的桥梁。因此,任何方法如果是以学生现有的需要为基础,那么就容易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德育过程本身就是培养高层次需要——道德需要并不断给予满足的过程,而不同的年龄阶段其道德需要形成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的,它也有由低向高发展的规律,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符合它的规律并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三)研究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准备合适的德育内容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优势需要影响着品德结构不同部分的最适宜发展时期,德育工作者要摸清学生的需要特征,才能更好地抓住德育的“关键期”,通过一定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并促进学生在自身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品质。如职业高中的学生往往在职业选择问题上最敏感,他们热切地盼望能选择到一个好的专业,指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因为无法进入高校深造而沮丧。这时,可以说他们的优势需要是“成才”和“被社会承认”,抓住这个特点和时机,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等,只要方法得当,效果是很好的。这就是抓住了职高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期。
(四)对需要的研究有助于进行道德评价,解释道德行为
教育毕业论文定做道德行为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通过行为技能训练养成的,并且这种行为方式本身可以成为需要,这样就转化成了新的品质;而如果没有形成相应的需要动机,这种转化就不一定会出现。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就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多年的教育管理中执行这各种规章,可以说是循规蹈矩,但一旦撤销了学校的各种监督和制度,多年维持的行为就被破坏。因为学生在校遵守纪律的行为,仅仅是一种敷衍应付的行为技能,并没有真正促进其品质的发展。只有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需要,并不断的发展其道德需要水平,新的道德知识和技能才会成为学生品德发展的促进因素。因此,道德需要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内在的真正的源泉,是道德境界的表现,它的水平层次就成为人们道德评价标准之一。人们对道德评价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外在的行为善恶的判断以及归因于行为背后的认识根源这一表浅的层次上,而对行为的动力却缺乏分析。只有根据行为方式的内在动机的发展水平,才能大体地看出人们的道德水准,并据此进行不同的具体的道德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需要与品德发展及品德教育的关系的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它都将成为笔者今后进一步的实证性研究的理论思路。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 刘惊锋.品德结构新议[J].教育研究,1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