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

发布时间:2015-05-26 10:18:35 论文编辑:lgg

绪论


一、 本选题的提出
以耻为先是中华民族荣耻观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中沉淀下来的耻感观念源远流长,曾广泛而深刻的渗入了传统道德的各个方面塑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羞耻观念。在古代,羞耻心被视为“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在规范个人道德选择、培养理想道德人格和维护封建统治、美化社会风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颇具特色的耻感文化背景之下,中国人养成了厌耻、拒耻的强烈羞耻意识,羞耻感如同一座无形却坚固的堤坝一样将人们的欲望桎梏在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知耻不为”成了个人道德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维护社会风气的心理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急迫的要从旧的制度和文化传统中挣脱出来向着象征着先进和自由的西方文明狂奔而去,在打倒封建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突破保守走向开放、脱掉长衫穿上西装等一系列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政治、文化尤其是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令人惋惜的是那些历史上曾长久的滋润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被抛弃或遗忘了,其中就包括耻感文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很多优秀的传统道德和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而逐渐消解,传统耻德及其规范也已渐行渐远。耻感作为“人之为人”最起码的道德伦理底线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人们的淡忘、曲解甚至嘲讽中不断失落,而建立在“知耻不为”基础上的道德大厦也随之荒芜乃至坍塌。社会上耻感淡化、耻感缺失和荣耻倒错现象日益严重,很多人因缺乏羞耻感而不断做出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可耻之事,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坚守住了这一防线才能守住社会道德的底线和基础。然而长期以来,耻感在伦理研究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耻感教育也难觅踪迹,这一漏洞严重妨碍了社会道德伦理底线的维护和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
………..


二、 本选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耻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耻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意向和道德行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与健全人格形成的内在保证。耻感意识是一种重要的自我督促和约束的教育力量,提出基础耻感的概念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基础耻感及其培养将对大学生耻感教育提出更合理和有效的建议,为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提供新思路。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如果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耻感,道德素质低下,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不利也必将妨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从作为底线伦理的大学生基础耻感的培养抓起加强对大学生的耻感教育,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和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一章基础耻感的涵义与意义


一、 “耻感”的思想史溯源
耻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了很多与耻感有关的历史资料,日本学者森树森三郎所说的“‘耻的文化’的真正发源地在中国”①是有充分根据的。我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始于先秦,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有了用耻来约束人的行为的思想。《尚书•说命》记载:商朝初年的丞相保衡辅佐先王成汤的时候说:“予弗克俾阙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这句话说明殷商时期的人们已经把耻看得看重,认为耻辱是一种很重的惩罚。到了周朝,人们对耻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周礼•地官•司救》中记载:“凡民之有衺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说明西周时期官府对于邪恶之人,先以礼教育,若“三教”后不改则施于刑罚,而如果“三罚”之后还不改就要让他坐在嘉石上,使他感到耻辱。“耻诸嘉石”之所以能被认为是“教”和“罚”以上的更重的惩罚正是以人民已经形成耻感能够感受到耻辱为前提的。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对耻的思考和探讨也更加丰富起来,诸子百家都对耻感进行了诸多的论述。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从孔子开始就对耻非常重视,“孔子将耻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儒家学说体系中,历经后世国人的践履,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②《论语》中有十六次提到“耻”,与“耻”有关的章节有五十八章,涉及国家的治理、对人民的教育、个人的修养等各个方面,足见孔子对“耻”的重视。《论语•为政》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孔子认为依靠行政和刑罚来治理人民,人民能够避免受罚却无羞耻心,而如果以德来引导人民,以礼来约束人民,人民就会知道羞耻就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可以看出,孔子有将礼和德内化的思想,而知耻就是内化了的“礼”和“德”,有比外力加诸的刑罚更高境界的自律作用,体现了耻感在治理国家和教化人民方面的作用。对于个人,孔子也要求人们要知耻。
………


二、 耻感的涵义与主要功能
“耻”古作“恥”,《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辱也,从心,耳声。”《六书总要》曰:“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由此可以看出“恥”是会意兼形声字,表示人闻耻辱则心动,心动则耳赤。因为闻过而产生羞愧之意,可见耻由心而生,所以从心,又因为耳是听的器官,人因为闻过而导致耳赤,所以“恥”从耳声。汉代时出现了“耻”字,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恥”字逐渐被“耻”所替代,现代汉语已经基本都使用“耻”字。“耻”字单从字形上看,比起“恥”中的“心”更强调“止”,暗含“自己听到别人在说自己后,就将想做的事停止不做了”⑤的意思,形象的体现了耻对人的制约作用。《辞海》将耻解释为“羞愧之心,耻辱,可耻的事情。”可见,耻有两种含义:一种指事情,即可耻之事;另一种指情感,即耻感。关于何谓耻感,国内学界还没有形成非常统一的意见,但从根本上看大多数学者的界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一些较为权威的字典和词典做出了一些可以参考的解释,如《德育百科全书》则将“羞耻感”解释为:“是个人对自己不良思想行为和恶劣品质深刻认识后的悔恨或愤怒的心理感受,是个人道德自我意识的表现。”①《心理学大辞典》将“耻”定义为:“个体认识到自身违反社会规范后产生的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②此外,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耻感及其相关的概念做出了很多具有共通性的解释,如河北师范大学博士李海认为:“耻感即羞耻感。概括地说,就是个体违背道德或感到个人无能时,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指向自我的痛苦心理体验。”③
………..


第三章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的思路与方法....39
一、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的心理基础.........39
(一)正确的道德认知......39
(二)道德反省能力与习惯.....40
(三)对他人意见的接纳态度........41
(四)对日常生活的道德敏感性..........42
二、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的宏观思路.........43
(一)正确价值导向与行为取向的倡导.....43
(二)基础文明行为监督、评价的制度化........44
(三)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的降低..........45
三、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的具体途径与方法....46
(一)以耻感培养为中心的专题教育.........46
(二)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耻感培养......48
(三)对学生行为自省日常化的有效指导和促进.........50
(四)社会生活批评之积极效果向高校的迁移......52


第三章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一、 大学生基础耻感培养的心理基础
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道德认知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个体确定其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①道德认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的最初道德认知建立在成人告知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的,儿童只有首先通过成人的告知获得关于规则、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的一般、普遍的道德知识,才会在面对现实的、特殊的道德现象和行为时有明确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茫然失措。儿童只有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知识才会开始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意识。个体发展到幼儿后期阶段时,会在一定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自我概念,发展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自发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而不再仅仅听从其他成人的判断和要求去做事,自此,道德认知就内化为了个体自身的道德意识,道德自律也随着萌芽开始发挥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可见,道德认知教育是道德教化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道德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同时也为人羞耻心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土壤。一方面,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是培养人的基础耻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是非都无法分辨是不可能指望他有合理的荣耻观念的。个体只有对道德规范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明确区分是非、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而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以个体在早期阶段通过成人的告知获得的道德认识为起点的。
……..


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犹如一个“金丝笼”,基本都按照既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正面教育,给学生美好却脆弱的理想世界,极少让学生走出“金丝笼”关注真实的社会现象,尤其是社会的负面现象。这种“掩耳盗铃”式的道德教育既不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和顺利适应社会,也不利于大学生基础耻感的培养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实际上,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动素材,充分利用学校的正面舆论力量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勇敢面对、正确认识和强烈批判社会上的假、丑、恶现象,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丑恶现象产生鄙视、厌恶的心理从而形成耻感。社会生活批评指的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事件的舆论批评,社会生活批评通过对不合理现象和不良行为的批评可以通过舆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当社会生活中的批评传播到大学生中去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将社会生活批评的效果迁移到对大学生的教育中去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社会,使大学生从社会负面现象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此来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对照,为大学生的行为实践提供参照物和经验教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举例来说,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极大的考验了社会良知,给全国敲响了警钟,警告我们当前日益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不断减少的社会互助行为导致了我国道德建设面临严重危机。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发了全社会的谴责和反思,而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作为社会道德沦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被人们反复思考和反省。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