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培育概述

发布时间:2015-05-19 18:53:25 论文编辑:lgg

第 1 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大学生人生观也在发生着变化。新的社会生活、文化环境在丰富大学生人生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引起了价值冲突,即大学生在人生选择上的心理和行为的矛盾。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相比以往更强,在人生选择上更注重实际,功利性日益增强,同时,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的环境,大学生的很多观念会在自身产生内在的冲突,同时也与现实社会环境产生冲突,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观念将会影响一生,改变起来很困难。这就需要榜样教育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正确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榜样教育法,从古到今都在发挥着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大多以课堂灌输为主,榜样教育将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供活的素材和更为具体化的目标,将促进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有效性和时代适应性。 然而,榜样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榜样与大学生群体的疏离,榜样缺乏感召力,榜样教育机制僵化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讨论榜样教育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如何使榜样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需要在榜样选取、榜样教育机制、实施方法上进行创新。因此,榜样教育应用于大学生人生观培育中的进一步研究很有必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概括,第一方面是对大约 60 篇榜样教育相关文章的分析;第二方面是对约 50 篇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文章进行分析;第三方面则是对约 10 篇榜样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相关联的文章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榜样教育研究现状。首先,榜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对榜样教育的发生机制、理论基础和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榜样激励的模仿机制,榜样教育的人学理论基础以及“不平衡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例如申津来与盛宇华提出“模仿指某一个体对其他个体行为方式的复制,是一种普遍的行为现象”[1]。他们认为榜样是通过模仿发挥一定的作用。杨婷在《榜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2]一文中,提出了榜样教育的人学理论基础。第一,她论证了榜样教育的基点是现实的人;第二,榜样教育的核心是主体的人,即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的受教;第三,榜样教育的动力是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的精神需要的体现;第四,提出榜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李基礼提出榜样教育的哲学依据是“不平衡规律”[3]与主观能动性,并指出差异能否激励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平台上。除此之外,张茹粉还提出榜样作用的利益驱动与榜样教育的利益正相关原则。其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榜样教育存在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示范效应弱化、缺乏实效性。张茹粉从榜样教育模式问题、产生机制问题以及榜样权益问题提出了榜样选取缺乏科学性与时代性,选取功利化,榜样权益不能充分保障等问题。[4]褚慧则指出榜样宣传力度不够,后期培育不完善等问题,另外还有忽视情感因素、教育方法偏重灌输等等。[5]
………


第 2 章榜样教育概述


2.1 榜样教育的界定及特征
“榜样”一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被广泛地使用着,同时,也产生了与之相近的词,例如“典型”、“模范”“范例”等。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选用“榜样”与“榜样教育”更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并且使用方便,通俗易懂。“典型”也包含反面典型,会增加我们研究讨论的复杂性;而“模范”和“范例”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使用的频率、范围来看都不及“榜样”,因此,我们选择“榜样”与“榜样教育”来讨论,就蕴含了“先进典型”、“模范”和“范例”等相近的词语。有很多学者对“榜样”的含义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然而在学界还没有公认的概念。例如申来津、盛宇华认为“榜样是理想人性模式的规定与张扬”[1];张茹粉认为“榜样就是人的某一实际的行为实践活动及其活动的成果或行为实践中蕴含、体现、彰显出来的,对于其他社会成员具有借鉴、激励、警示作用的东西”[4];袁文斌认为“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某种道德标准和价值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卓越品质和较高的精神境界,能够对他人产生激励、示范和教化作用的人格范式。”[21]总体来说,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最大的差异是榜样的实质到底是什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榜样可以是具体的人、具体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抽象出来的人格范式。那么,选取哪一种更为合适,首先还要对“榜样”与“榜样教育”做一个基本的区分。很明显,“榜样”是一个名词,而“榜样教育”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作为名词,它更突出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含义;作为动词,它更突出利用榜样来进行教育的含义。为了便于对“榜样教育”要素的分析以及“榜样教育”实践的需要,在这里选取动词含义更为恰当。那么,“榜样”就变成“榜样教育”这个实践活动的载体。
……….


2.2 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
偶像,是指“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25]。因此,偶像以及偶像崇拜本身是中性的。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产生了盲目的偶像崇拜给人带来的苦果,以及恰当的偶像崇拜给人带来进步的不同的两面。大学生处于心理比较成熟的阶段,理性意识、判断力增强,能够比较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崇拜对象,然而也不乏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引导误以一些不良行为者为崇拜对象。之所以要探讨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关系,是因为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盛行的流行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很大影响力;也因为偶像与榜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交融部分也有不同,可以相互利用、取长补短,从而共同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有着明显的不同。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着明确的主体、客体。榜样教育的主体是榜样教育者,榜样教育者通常是具备一定榜样教育理念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个人或群体,例如各种组织、团体、机构或者是党政领导者、教师、辅导员等等。而偶像崇拜的主体通常是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没有,偶像崇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发性。从客体来看,榜样教育的客体是受教育者,偶像崇拜的客体是崇拜者。这两者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榜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作为客体而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被动性、“受控性”[22]和“可塑性”,如果动态的描述则是由外而内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也有一定的主动性。然而,偶像崇拜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主动性、偶像崇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崇拜者对偶像的认同和内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更由内而外的自发性。相对于偶像崇拜,榜样教育化为认同和行为需要经历三个过程,而偶像崇拜则只需要一个外化的过程即可,二者的对比如图 2-1 所示。
………..


第 3 章榜样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 ...... 14
3.1 大学生人生观及其教育现状 ........ 14
3.1.1 大学生人生观的界定 ......... 14
3.1.2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现状 ..... 17
3.2 榜样教育应用于大学生人生观培育中的合理性 .... 19
3.3 本章小结 ..... 21
第 4 章大学生人生观培育中榜样教育的现实缺憾及根源 ........... 23
4.1 大学生人生观培育中榜样教育的现实缺憾 ........... 23
4.2 大学生人生观培育中的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 26
4.3 本章小结 ..... 29
第 5 章以榜样教育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对策 ..... 30
5.1 调整榜样选择原则以确立人生观培养方针 ........... 30
5.2 健全榜样教育机制以完善人生观培育制度 ............ 32
5.3 改革榜样教育方法以提升人生观培育实效 ............ 34
5.4 本章小结 ..... 37


第 5 章以榜样教育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对策


5.1 调整榜样选择原则以确立人生观培养方针
榜样的选择应当以贴近大学生群体为原则,树立时代化的教育理念,无论从理论来讲,还是实践的需求来讲,都是科学的。中国古代就强调“见贤思齐”,看到好的就要学习。因此,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生活环境基本相同,榜样也是“看得见,摸得到”,更具有真实性,更加有说服力,也更易于模仿,便于转化为实践。当代大学生与传统的大学生已经有着很大的差别,具有现代社会鲜明的时代性。前面已经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特点,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但时代环境导致他们尽管有远大理想,却在具体的事情上更讲求实际效应。这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大学生当中既能处理好人生理想,又能处理好现实需要的同学,往往容易成为大家模仿的对象。以他们为榜样,同学们既能够看到榜样的言行,也能看到榜样的言行带来的实际效果,又能与榜样近距离交流,了解榜样的思想。因此,榜样的选树最好坚持接近大学生群体,多从大学生当中选取榜样。选取那些有着坚定的科学信仰又能处理好日常生活的同学为榜样。例如,有的同学在大学学习之余,一直坚持支教活动,度过了有意义的假期生活。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榜样,也是同学们乐于模仿的,也会愿意像这些榜样一样,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

…………


结论


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复杂的特征,榜样教育的参与,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开展。在利用学术界有关榜样教育、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有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展开了榜样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相结合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榜样是一种人格范式,反映了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榜样是道德标准、价值精神与具体的人和实践结合后的再一次抽象。因此,它既包含了具体的人,也包含具体的榜样事迹以及榜样精神。榜样教育是教育者以榜样为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榜样教育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
第二,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相比较,榜样教育的实施不像偶像崇拜那么自发,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过程,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外化为自身的活动实践。个别学者提出的偶像——榜样教育是可行的。同时,也应该反向利用,“榜样”也应当学习“偶像”特质,即榜样如何产生偶像化效能,化单向为双向教育过程,增强了偶像的榜样功能同时增加榜样的教育效果。
第三,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也更注重实际效应;充分肯定人生观对于自己的人生有重要的作用,但人生目标却比较模糊;人生态度则较为积极。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又呈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灌输教育仍占主流地位,教育效果却由于各方面原因而一般化,教育的方式则更呈现隐蔽性、人性化等特点。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