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教育论文:探讨“虚拟合同”职业教育实践模式
【内容摘要】我国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但也遇到了一些困境。表现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学术体系为基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而实践教学模式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在回归职业教育本质的逻辑基础上,探讨了以STW 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虚拟合同”实践教学模式,为丰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做出了探索。
【关键词】STW 实践教学模式虚拟合同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从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作强国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大量合格的人力资源,既是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本质的体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教师反映难教,学生抱怨难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学校本没有交给学生工作中的所需要的知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挫伤了家长、学生和企业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因此,代写教育论文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势在必行。
一、STW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价值判断。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进入工作体系,也就是实现“从学校到工作(STW,School to Work)”的平滑过渡,这也与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相一致。STW 理论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它却给我们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野。STW,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从普通教育结束到有报酬就业的开始这一时间段。在这一阶段,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同时,诸如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工资制度、家庭背景等其他因素,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TW 理论认为,青年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必须经过两个门槛,第一个门槛是从学校到职业培训,第二个门槛是从职业培训到工作。我国是以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为主的国家,所以,我国在第一个门槛采用了制度化手段,门槛较低。在从学校本位职业教育过渡到劳动力市场采用了市场化手段,竞争激烈,因此第二门槛高。过渡过程如同所示:
一般来说,从STW 视角考察职业教育体系往往采用三维比较分析框架:教育内部的差异及分层程度、职业教育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学校—工作的联系程度。依照上述指标,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描述如下:
⑴教育内部差异程度低。我国职业教育内部差异性低既表现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也表现在职业教育内部各专业、工种之间。受历史传统继承性和前苏联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这种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理论课占据课程计划的比重明显过大,实践课程相对欠缺,况且多数学校实训条件差强人意。同时,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口径普遍较宽泛,致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程度不高。在专业设置针对性和学生就业适应性两者的博弈中,学校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适应性。所用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差异程度。其结果,是使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渐消弭,导致了许多企业宁愿招收普通高校毕业生,认为他们稍加培训就可以获得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高职毕业生的普通文化知识则远远逊于普通高校毕业生。
⑵职业教育的标准化程度低。因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缺乏国家统一编制的职业标准,所以,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这种现象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双证”融通,以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因其鉴定过程不严、难度不高缺乏权威性等原因,使职业资格证书是否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疑问。在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化程度方面,我们应该更具国际视野。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践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⑶职业教育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程度低。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上所述,从职业教育的课程角度看,目前占据我国主流的职业教育课程思维依然是学科本位,这种思维逻辑下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必然是强调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等知识性课程,而忽视实践性课程,而这些带有强烈普通教育、学术教育色彩的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是南辕北辙。虽然,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级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产学合作并没有作为一种制度建立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形成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隔离。缺乏企业的参与,市场的反馈,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等,只能因循守旧、闭门造车,加剧了职业教育与工作之间的疏离。
改变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上述深层次问题,从宏观上,应该从政策导向上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因为,从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是雇主广泛、深入参与的体系,这是一条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同时,由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参与,大力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标准化程度;从中观上,要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提高职业教育的专门化程度。改革职业教育课程,要以技术学范式为理论基石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提高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改变过去实训课就是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状况,真正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将工作本位学习和学校本位学习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做”来发展学生的实践智慧、问题解决能力和灵活的适应能力;从微观上,要求改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法代替传统的“讲授法”,提高教学效果。
1.2 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它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主要通过有机会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一般由学校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的仿真和模拟训练及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和岗位实践等环节组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要以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理论的建构为基础。笔者认为,构成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和职业教育的学习论。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思维是学科本位,虽然,随着CBE、双元制等职业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学科话语在职业教育课程语境中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是,目前仍然有些院校还在坚持“学科本位”的课程逻辑。如前所述,职业教育的根基在于工作体系,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它的形成一是在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即经验性知识;二是学科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结果。无论哪种类型的工作知识,都强烈依附于工作过程,即表现出了知识的职业性。而且,工作知识不仅有内容维度,还有结构维度。从知识表征的角度看,工作知识是按照任务的相关性被表征的,换言之,工作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与之相关的知识是以背景的方式存在,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构成了一种动态的因果促成关系。职业教育的上述特征,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将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从工作知识中形成课程内容,同时,确立职业教育的实践话语的主体地位。
本文作者,以上述立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研究范本,构建了基于“虚拟合同”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从经济契约到心理契约:师生关系的解构与重构
2.1 心理契约对高职实践教学意义的探讨
代写教育论文自从学校教育介入职业教育以后,职业教育的生态就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过去手工作坊时代的师傅,变成了教师,而学徒的角色也转换为学生。师生关系是在学校这个组织体系中缔结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它的和谐互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职场”,换言之,实现由学生向合格职业人的角色转型。在学校这个“教学生态环境中”,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学生群体中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之间应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推而广之,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又应该建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认为,在我国目前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一种有效尝试。而且,企业文化的渗透不仅要体现在就业指导课等文化课程的开设,更应该体现在教学模式的重构上。
教学模式的重构,不仅要以教学的视角去观察,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文化的全新视角去重新探索。只有在这种宽广的视域下的教学模式重构,才能使教学模式真正发挥指导教学的功能,体现其价值。
经济契约,是经济社会中一种书面化的确立个人与组织劳动关系的协议,具有普适性。在个人与组织签订经济契约的同时,个人也与组织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的期许,这就是心理契约。区别于经济契约,它不是外显的,而是一种内隐的非书面协议。心理契约双方对“他能从另一方获得什么”和“他准备给予对方什么”有明确的期望。这些期望越合适,吻合水平越高,契约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形成令人满意的相互关系。本文所探讨的基于“虚拟合同”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签订一份开发软件项目的“虚拟合同”,从而建立了一种师生之间“虚拟”的劳动雇佣关系,而到达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目的。学生通过该契约,明确了进入网站建设行业相关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了解了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使学习的导向性更加明显。同时,通过“虚拟合同”的缔结,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的承诺和期许,形成了心理契约。
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关系焕然一新,也必将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种师生关系的重构,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更加融合,而这也必将使文化的濡化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最终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年
[2]俞仲文,刘守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