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教育学毕业论文范例:音乐资优生之家庭教育影响实例概述

发布时间:2015-03-06 16:19:55 论文编辑:jingju

1绪论


1.1研究的缘起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题目与笔者的成长经历有关,我来自一个音乐世家,从小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音乐天赋,从4岁开始就接受学前音乐教育,小学经过考试进入台中市唯一的音乐实验班,国中通过免试资格直接进入相同性质的音乐实验班。从接触音乐课程的最初阶段一直到初中,我的母亲全程积极参与我所有的学习活动,无数课程的来回路途接送,昂贵的学费,一手安排所有的琐事,尤其是每年参加大小不同的音乐比赛更是让母女从体力与心理上都倍受压力。这样的成长过程意味着我与我的母亲几乎是不能分隔的一体。一方面,为了在所有辛苦之后想要完成的目标而辛勤刻苦的练习,母亲给我的关爱及对生活的所有安排,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所有艺术上的发展成就都有母亲的一份功劳在里面,我既不愿意母亲这样干预我的生活安排,却又觉得没有她的支持无法完成我的目标,这样非常矛盾的心态一直存在着。学习演奏艺术就代表必须服从及严格遵从教师的专业要求,在专业教师每周一次的授课外,父母的培育方式对孩子未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美国教育家Buscagilia曾说:“不论有多少专业人员来教导特殊儿童,其影响之深远,仍远不及特殊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可说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也可说是孩子的最佳辅导者,愿父母都能快乐地担负起这份“甜蜜的责任”。
…………


1.2文献综述(研究现状)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而父母亲更是影响儿童行为表现最重要的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才能表现(陈淑美,1984)。陈昭仪(1996)提到父母是资优生的最佳辅导者,父母对资优生的生活辅导包括人格教育的陶冶、帮助孩子调适心理的压力、关怀和尊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对资优生学习辅导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特殊才能的培育、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高层思考及实践的能力,以及生涯辅导等五个方面。罗芙蓉(1987)提到父母言行对子女的社会期望,构成儿童学习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动机,父母教导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能力发展,亦影响儿童日后学习成就的高低。有关资优儿童的亲子关系,Terman发现资优儿童日后成就的高低,与父母的管教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冀望子女音乐能力有所表现的父母通过向儿童提出发展要求,并督促儿童完成要求的方式实施对儿童的控制;干涉控制,即父母以插手、干涉儿童的一切自主活动和行为控制儿童;在这种控制中,父母如给儿童有效的言语指导,教给儿童自我控制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形成良好的父母控制模式,但子女在这种控制模式下是否能良好地发展自己在音乐上学习的动力?根据Aimibel (1978)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动机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表现为喜爱音乐)、自我提高内驱力(ego-enhancementdrive,为了升学、毕业的需要)和附属内驱力(afflictive drive,多为教师的要求、父母的期望)。良好的管教态度对资赋优异儿童日后的成就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李明生,1972)。Rice (1970) 在研究中指出,若父母未对资赋优异儿童施以良好的管教,孩子在学校通常没有良好的表现。陈慧雅(1992,译)认为资优生必须在受支持的环境之下才能有好的成就。
………..


2音乐资优生的培养


2. 1音乐资优生的定义
何谓音乐资优生?从字面来看,即在艺术领域的感受、学习、表达等方面拥有超出普通人群禀赋的学生。而更多的文献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全面、综合地理解“音乐资优生”这个概念。首先,对于“资优”,1972年美国教育部长马兰(L.Marland)提出:“资优和才能儿童是指那些经过鉴定,证明其具有卓越的能力,经由特别提供的教育,能达成高度成就、贡献于社会的人。” 19世纪70年代,阮儒里(J.S.Renzum)指出资优是三种基本的人类特质互动,包括平均以上的普通能力,高度的工作专注能力。具备这三个特质的资优和才能儿童,需要有别于普通教育系统的多样化教育服务机会。1;1978年Das Modellvon Renzulli构建了最著名的资赋优异(天才)模型:智商(Intelligent) 创造力(Creativities)一一高动机(Hoch motivation)。这些己有理论都能帮我们逐步深入立体地理解音乐资优生这一概念,进而初步明晰音乐资优生这一群体的特征。
………


2. 2特殊儿童教育与一般儿童教育旳区别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特殊儿童”,并不是指智力障碍儿童或者精神残疾人,相反恰恰是高智商的、富有艺术天赋的儿童,更多的是指向器乐演奏范畴。他们对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爱好,热衷并能够主动接受艺术领域的内容,掌握参与其中的学习方法,有超出同龄儿童的理解力、表现力、知识整合能力。对于这一类特殊儿童,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加以区分,和普通智力水平的儿童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常常会被掩没他们的过人天赋,造成“天才”变为“庸才”的可悲结局。明斯特大学教育研宄学者菲舍尔说:“有2.5%的儿童的智商在130或130以上,德国大约有30万天才儿童。但是,这些儿童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没有得到特别的促进,因而他们没有表现出比许多智力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儿童发展得更有何特殊之处。这些天才儿童被平庸的教育消耗和埋没了,他们的成就动机也变得低下。”2他并认为资优必须是平均以上的智力(Above average intelligence),创造力(creativity),和工作的专注(task commitment)等三者的交互作用。3—般儿童在这里指的是智力属于大众水平,即智商在80到120之间的儿童,这些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并未表现出异于常人之处,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采取不同于特殊儿童的方式方法。那么,特殊儿童的教育与一般儿童教育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器乐演奏而言,特殊儿童必须比一般儿童更早地接受更为艰深的演奏技巧的训练,在一般儿童还在识谱记谱的阶段,特殊儿童可能己经在演奏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了,并且接受更为严荀的技艺训练,以达到深度练习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支撑他们的除了超人的毅力,还有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这也是他们不同于一般儿童的地方。一般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时候,可能是出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学,但特殊儿童常常是自身自发的强烈兴趣和热情支撑着他们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在教育这些学生的时候,并不是从应试层面出发对其进行常规学校教育,而是更多地从艺术本身出发,让他们充分享受艺术之美,体验艺术带来的乐趣。于是在一般儿童那里的应试教育就变成了特殊儿童这里的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要求施教者不断激发受教者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保持学习的激情,引导认识活动中的乐趣,创造足够的美好经验,使动机内化后产生永久而不变的热情。这些都是一般儿童无法接受也不必接受的教育方式。
…………


3案例分析:J成为资优的道路.......... 14
3. 1个案背景及养成路径.......... 14
3.2访谈分析:与J对话、与母亲对话.......... 14
3. 3母亲的意愿及个性特征.......... 19
3. 4父母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及方法.......... 20
4家庭教育对音乐资优生的定位与方向.......... 22
4. 1音乐资优生的家庭环境及氛围的影响.......... 22
4.2父母价值观对音乐资优生的生命方向的主导性作用..........23
4. 3夫妻关系及家庭关系是音乐资优生养成的前提和基础.......... 24
5总结与反思 ..........26


4家庭教育对音乐资优生的定位与方向


4. 1音乐资优生的家庭环境及氛围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家庭都是是健康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他心灵停靠的港湾,家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对学艺术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他们心思更为细腻,对事物细节感知、判断的敏感度更高,并且更加的感性。《三字经》里“孟母三迁”的故事应证了古人对家庭环境的重视程度,给我们许多教育启发。曾经有专家通过实验证实:一对双胞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分幵,一个留在条件优越的城市里生活,还有一个随亲戚在农村生活。原来两人的基因基本相似,但是后来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发生变化了,从而导致他们的个性发展截然不同。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兴趣广泛,爱看书、运动,喜欢与人交往,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聪明伶俐;而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性格活拨,身强力壮,喜欢户外运动,但不喜欢学习,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差。由此可见,要重视家庭环境对音乐资优生成长的影响。在精神世界日益充实,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注重家庭环境,营造健康、科学、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多方走访调查研宄发现,目前我国学艺术的孩子家庭教育现状还是很不容乐观的,较多的家庭存在者不和谐的社会问题:一些单亲、再婚、隔代家庭比例不断加大,家庭结构和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成以上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对品德、心理成长方面缺乏重视的现象。我们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造成的。所以说营造健康文明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已成为很好地培养音乐资优生所需要做到的方面。
…………..


结论


在培养一个音乐资优生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多方共同努力。在很多时候,必须要经历漫长的苦涩艰辛后,才能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访谈,笔者发现最初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意向的,竟然是母亲的虚荣心,她把学习音乐当做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但促使女儿坚持学习音乐的,一定是她对艺术本身的热爱和兴趣,正是这份热爱和兴趣,让女儿产生了持续学习的激情。音乐教师与家长如果没有良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情,只把这门艺术作为考学的捷径,这样目的性极强的动机造成孩子对音乐的麻木,在长年累月备考的练习过程中对音乐失去了热情甚至赶到厌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和教育方式也对音乐资优生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母亲是全职太太,父亲是企业管理层,二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对于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一一按照音乐资优生的方式进行培养。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需要很大勇气,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己经决定了以后的生活方式。如果父母不是有着较高文化修养的人,很难做出这样的选择。学习艺术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就必须服从指导者的严格规范,尤其是在自己还没有能力创造自己的风格之前,少儿开始学习器乐即是如此。访谈对象J多次提到不是很喜欢练习,只是把练习乐器当作是一种必须完成的工作,孩子的年纪造成对艺术的感知略弱,她所拥有的是音乐表现的直觉,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必须由教师及家长来教导、灌输,家长作为每天陪伴儿童的引导者,制定规范的日程课表,督促少儿在技能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多元化的培育计划,一味地在家练琴并不能提升技巧外的任何知识,反之,通过欣赏画展、听音乐会、旅游可以了解不同的地域人文;阅读文学作品,甚至观看电影等活动也能提高自身的想象和感知能力,这些便是培养真正艺术大师的真谛,在枯燥的规范练习外,父母如果能思考如何给予孩子更有趣、多元的学习环境,给予丰富的精神教育,才能培育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家。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