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
2001 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制定了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但新的学校课程结构里面遗漏了卫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卫生健康教育课是独立开设还是与其他课程融为一体开设没有明确说明。目前中学生卫生健康的教育则是以体育与健康课为依托进行的。现行的应试考试制度下,缺乏相应的卫生健康教育教材、卫生健康教育形式单一、课时不足等诸多因素,限制约了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然而随着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当前新出现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疾病却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威胁。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致病的主要因素,诸如吸烟、饮酒、嗜毒等,这些已成为当前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社会,卫生健康、疾病预防不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医学问题,要全面、正确地研究、把握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人类不断增加自身的卫生健康知识,改变有害行为,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的自我意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在第 55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曾说说过:当前,对卫生健康的宣传已经超出了卫生专业人员的范围。除非人民获得卫生健康,否则不会看到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人类尊严的实现及社会和平的状态。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维护所有公民的卫生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
1.2 文献综述
笔者于 2014 年 2 月 16 日,运用文献检索法,登陆中国知网,在《中国文献全文数据库》中以“健康教育”为检索词进行了论文的精确检索与分类查看,发现相关论文或期刊共 1048273 篇。从学科角度对这些论文进行分类归纳,发现:语文学科关于健康教育的文章共 3731 篇,数学学科相关文章 1382 篇,外语学科 449 篇,物理学科 1622 篇,化学学科 1465 篇,生物学科 1289 篇,政治学科 1160 篇,历史学科 1880 篇,地理学科 1528 篇,体育课学科 2780 篇,医学健康教育篇,心理健康教育篇。从论文的分类来看,对“健康教育”进行研究的学科中,除外语学科和政治学科对健康教育研究较少之外,生物学科对健康教育的研究相比之下也甚少。这也说明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健康教育研究较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笔者又以“人体呼吸系统”为关键词,在《中国优秀硕博论文库》进行检索,共发现相关毕业论文 16 篇,其中医学学科 7 篇,化学学科 6 篇,学科 3篇,生物学科为 0 篇。笔者又以“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文献总库》上进行检索,仅发现两篇与中学生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有关的文献,2010 年张志伟在上发表的《人体的呼吸》教学实践与思考和 2012 年权永健在《新课程(上)》发表的《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这些检索数据充分表明,国内学者对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内容渗透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匿乏。从以上关于健康教育、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及教学设计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可以看出,关于卫生健康教育的研究己从过去没有疾病便是健康的观点转变为当今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的三维观念。这些研究都让我们意识到通过卫生健康教育使身体、精神达到社会适应的重要性。而且还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卫生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比较系统与深入,并针对卫生健康教育的发展与要求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探讨。但也可以看出,在众多研究中关于呼吸系统卫生健康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现实状况及留存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相应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大多数都还停留在教育经验水平上。因此,己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能为中学生物学科进行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支持。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为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对卫生健康教育提出的新工作要求,于 2008 年 12 月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卫生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开展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使中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卫生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卫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卫生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卫生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指导纲要还明确要求:初中阶段卫生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卫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生长保健、心理健康、应急与避险。初中阶段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增强卫生防病的能力;了解卫生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学会在突发紧急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等等;在教学方面要求学校坚持卫生健康知识传授、卫生健康意识养成与卫生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坚持卫生健康知识与卫生健康技能的讲述相结合原则;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学校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教育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主要载体课程是《体育与健康》另外中学阶段还应与《生物学》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课程中传授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1]
……….
2.2 卫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卫生健康教育原则,是指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健康教育方针、反映健康教育规律而制定的指导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所依据的法规。所以它是指导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一般规律性的最基本要求。[2]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思想性是指卫生健康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教育、健康教育方针的要求,通过卫生健康教育使学生确立以讲卫生的思想。科学性是指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施以科学真实的教育内容和与之相适应教育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要与学生的身心发育及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步化。在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过程中,运用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能有效地提高卫生健康教育效果,是学校实现卫生健康教育目标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加以贯彻运用。[3]
………
3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8
3.1 人体呼吸的内涵........8
3.2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8
3.3 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12
3.4 人体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预防......12
4 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现状及分析........13
4.1 中学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及分析........14
4.2 中学生物学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状况及分析......15
5 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16
5.1 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意识渗透到知识教学中........ 16
5.2 以实践活动为第二课堂将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意识转化为健康行为...... 20
5.3 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22
6 教学结果评价
所谓评价是指对人或事物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以对象满足评价者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效用关系。如果某一事物或人能满足评价者的需要,则该事物或人的表现对于评价者是有价值的,反之则无价值。正是因为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判断的过程,因而它是一种主体活动,随着主体观念的不同而不同。[23]中学生物教学中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这一客体能否满足评价者一定的需要便反映了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的价值。因此,在教学效果评价中,由于评价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会产生对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的不同理解和需要,做出不同的评价结论。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贯穿于中学生物教学的始终,因此,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要同时关注到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从而为教学提供反馈的功能。[24]当前生物学科课程和教学改革最根本的理念就是将生物学科教学置于科学教育的框架下,突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结合生命科学的最新发展以及生命科学与生活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特别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教学结果评价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手段,更是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
结论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对于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涉及较少,大多仅为点缀,一带而过。对于知识范围以外的健康目标则更少涉及。同时初中生对于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的知识普遍缺乏,对自身的呼吸系统健康缺乏长远的考虑,以及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初中生的呼吸系统的卫生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探索基于中学生物教育教学渗透卫生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将人体呼吸系统卫生健康教育内容与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际教学效果达到现代社会对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同时要汲取卫生健康教育的有益内容,丰富生物教学本身。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