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各种教育活动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学历、国家重点高校、海外留学背景等都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键词”,从而导致中学教育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而构成德育教育系统的三个因素---社会、学校、家庭,这三者并没有成为体系,缺乏有效联系,也就会成为现在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的问题所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学的专职德育教师紧缺,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来说会担任8个左右的教学任务,任务量大导致德育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道德成长,而且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来完成;第二,当前唯智教育盛行,有关德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待提高,最终的效果不是很显著。在德育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方式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照本宣科,告诉学生什么是考试的重点,并不是将学生的知行意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教授的重点,只能做到“学优而品不优”的学生;第三,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对青少年的德性养成起到引导作用,特别是互联网的虚假违道德的新闻;社会上歪曲的价值观念和冷漠缺乏良心的行为;家长的妄自尊大,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沟通,一味的将物质摆在第一位的家庭教育,这些都对现在的青少年的德性养成起到阻碍的作用。
……….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而言,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德性”理解中认识到,德性的核心词是“德”,而西方伦理学家对德性的认识则是将“善”作为它的核心理解,是教化的最高目标。因此,道德就是德性的基本内涵。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知识即美德”,即只有对事物具有真正的知识并了解,才能做到向善、为善,美德与知识就是合一的。成为品格完善的人是需要德性养成教育,用强硬手段制约,虽然能够使个体遵循既定的道德规则,但是它缺少人性化的教育。要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当中,就需要说理、榜样的手段,提高其自觉的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就是通过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研究,梳理古今中外德性概念和德性养成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德性概念,从实践意义而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的德性养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教育阶段,因为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直接引导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认同。本研究从提升教师素质、改革课程教学、构建校园人文环境及搭建青少年个体发展平台的角度提出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结合青少年应具备的道德行为设计了自评与他评评价量表。以上研究为学校教育能更有效的培养青少年的个体素质和道德素养,使青少年在自为的行为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德性养成提供了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在青少年的培养过中,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
第2章德性及德性养成教育
2. 1德性的概念及概念的构成
就德性而言,古今中外在谈到道德问题的时候,德性的问题就是首先要解释的。西方社会的德性概念是以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为基础进行研究,现代哲学家麦金泰尔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德性之说,麦金泰尔是以目前的道德危机为基础,在麦金泰尔看来“德性是获得性品质,拥有和践行这样的德性,就实践来说我们可以获得内在利益,而缺少这样的德性,我们就无从说起”。在我国古代社会,有关德性的研究是基于政治考虑,“德”必然与“好”(社会价值判断)有关。本节在对古今中外的德性内容的分析而归纳出现在社会我们应该具有的德性。对于德性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理解。西方社会早期的德性概念基本上都是以宗教形式出现,因此,从柏拉图对德性的理解来看,认为德性就是一种神的旨意,违背了神的旨意就等于这个人丧失了德性,但是这种德性的外在表现主要是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当然也不排除宗教教主倡导这种德性也是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行为方式。那么,借鉴历史的传统,再一次提到德性也是为今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会有人说到德性是不可教的。这样一来,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为青少年的德性发展考虑的观点是否还能继续呢?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不仅关系到一个人做正确的行动,而且关系到他正确的选择”。
…………
2. 2德性养成教育的概念
本节从德性养成及德性养成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德性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从而形成一种做人的品质和特性,而德性养成教育则是通过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进行训练和管理,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良好德性的教育。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形成的,因此德性是靠培育养成的,因此,培养德性的过程就是德性养成。德性的养成不仅仅需要青少年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性。孔子强调“知仁”、“知礼”、“知言”为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外界物欲的积累遮蔽了先天善性,通过“建学立师”、“以培其根”、“以达其技”的道德教育,可以摆脱物欲交蔽而复其本善之性。“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知与情的结合可以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并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其爱憎分明。“意”是人的一种志向、意志;“行”则是指人的行动。知行统一在古代的教育中看的尤为重要,因此,在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要中要培养这四项内容的和谐统一。德性养成教育是指青少年在自然身体属性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其自身的知识和实践形成中,学校教育在德性养成过程中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国古代把立志敬业教育作为德性养成教育的核心,“志”---朱熹对它做出这样的解释:“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要直接要学亮舜。”其实就是重视自身修养,重义轻利,安贫乐道1。从自身来讲,成为品格完善的人是需要德性养成教育,用强硬手段制约,虽然能够使个体遵循既定的道德规则,但是它缺少人性化的教育。要使得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当中,就需要说理、榜样的手段,从而提高其自觉的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
……..
第3章影响青少年德性养成的因素分析........ 11
3.1青少年的个体发展特征的内在因素........ 11
3.1.1促进青少年德性养成的个性特征........ 11
3.1.2阻碍青少年德性养成的个性特征........ 12
3.2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德性养成的影响........ 13
3.3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德性养成的影响........ 16
3. 3. 1社会现实环境对青少年德性养成的影响........ 16
3. 3. 2社会虚拟环境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判断........19
3. 4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具有主导作用 ........20
第4章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的效果分析 ........22
4.1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强化青少年的德性自信........ 22
4. 2学校课程教学融入德性养成教育........ 26
4. 3科学的学校管理是促进青少年德性养成的重要手段........ 28
第5章提升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效果的措施 ........31
5.1改进文化课程,增强青少年的德性认同与行为自觉........ 31
5.2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对青少年德性养成的影响力........ 33
5.3丰富校园文化,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导航标” ........ 37
5.4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38
第5章提升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效果的措施
5.1改进文化课程,増强青少年的德性认同与行为自觉
目前,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使得学生单一的只注重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忽视除课本知识意外的道德素养的提升,这对培养健全人格和完美品德背道而驰,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宗旨。因此,要文化课程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改变传统“灌输”的刻板教学,并为学生们制定一份详细的道德行为量化表,从自觉遵守到自我行动的培养。近几年,我们在努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改进型课程改革,对于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音乐为例,青少年通过类似于听,演奏乐器甚至音乐创作来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他们将会很有希望取得在音乐方面的技巧并也可以对他们自己所取得的音乐方面的学习经行评价。在德性的道德教育方面,青少年通过德性实践来发展自己的德性认识与反思。他们经常被告知,“不要打他的头,他是你的朋友,你必须要善待他”,“好孩子,好孩子,做得好!你真勇敢!”,“不要这么贪婪,留一些蛋糕给你的兄弟”。因此,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被鼓励去练习并发展自己的德性如善良,勇敢和节制。他们将来会理解什么是德性,并去评价他们拥有的德性锻炼。
…………
结语
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仅局限在生理层面,还应当关注他们的内心变化,对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家庭、社会及学校都要对他们的成长肩负责任。行为习惯是人内在思想的一个外在表现,同样,可以通过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分析出目前他们所处的内心状态。特别值得注意一下几种类型的青少年:一种是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父母有家庭暴力的倾向,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自己的内心中会产生恼怒,整个价值观都是扭曲的,今后也许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一种是具有孤僻倾向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无法容纳任何事物,没有交流与沟通,这就会导致他们思维狭隘,心智没有开化,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还有一种则是又自卑心理的孩子,这就要求老师或者家长,甚至于其他的成年人,对待这样的孩子就要有耐心,给你鼓励,对他们行为作出肯定,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本研究主要对青少年的德性发展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行为和德性养成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配合,在形成完善人格的过程中会越加顺利的。对于家庭来说,家长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和德行修为,对待孩子要还以尊重,不是强迫而是协商;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注重教师师德与职业道德培养,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德性养成;就社会来说,执法部门、政府、宣传机构等都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关键机构,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就要加强监管,正向引导。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