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初中生是未来“中国梦”的实施者,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然而近几年来,我们痛心的看到,这个本该朝气蓬勃的群体却由于心理问题频频引发自杀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全国每年至少有 1.6 万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而非正常死亡、自杀等已成为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问题。究其原因,不可否认是学生缺乏耐挫力、意志力,是生命教育的一种缺失,尤其是生命教育中挫折教育的缺失。 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初中生的挫折教育,让初中生在挫折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培养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著名的就有日本的“吃苦教育”、美国的“学工教育”、法国的“鲸鱼教育”。西方有的学校,甚至把初中生送入孤岛,老师们离去,让学生学会死里逃生。近年来兴起一门学问,叫做“失败学”,就是提倡从失败与挫折中学习,研究如何聪明地在失败与挫折中寻找自己成功的道路。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孟就提出了“艰难困苦能催人立志、逼人自强、导人修德”的育人规律①。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在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从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进行挫折教育研究的著作、论文少之又少。为此,笔者拟以《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研究——以陕西省杨陵中学为例》为题,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视角探讨针对初中生这一群体,如何构建高效的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运行体制。
……….
1.2 研究意义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初中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预防的角度探讨挫折教育的对策和方法;其次,能够拓宽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思路,丰富初中生德育教育理论,为增强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理论参考,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德育体系,对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再次,通过研究确定出初中生挫折承受力低的原因,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丰富研究成果填补研究空白;最后,加强初中生挫折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丰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初中生的挫折教育是从初中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和规律出发,构建其内部世界的素质与能力,以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多变的外界的挑战与需求,在变化中对自己、他人、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有正确的认知,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有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其次,许多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缺乏正确的挫折观和预防挫折的能力,因而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在其遭遇突发事件和重大挫折的时候,以致酿成社会悲剧,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悲剧;再次,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挫折教育的素材,但在目前的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都是零散化的,收效甚微,如何利用学科优势,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的挖掘和科学的运用与挫折教育相关的素材,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同时渗透挫折教育的思想,培养初中生的挫折应对力,使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更好地去适应社会,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最后,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人的科学发展,年轻一代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初中生是年轻一代中的重要群体,因此,重视和加强初中生的挫折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2.1 挫折的概念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和阻碍,俗话说的“碰钉子”,就是指挫折。比如,高考落榜、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失恋、下岗、以及亲人离世、等等。这些情况常常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比如,紧张、烦恼、焦虑等等。这时,我们就说他是遇到了挫折。最近几年,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挫折教育时,都是从心理学方面入手的,而且对概念的解读逐步走向深入。“一般认为,要理解挫折的涵义,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层面入手。所谓挫折,从狭义上讲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带有目的性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而产生的某些消极情绪,而从广义上讲是指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一些刺激性事件。”①挫折这一概念包括三大要素,这在《挫折教育论》这部由李海洲、边和平两位学者主编的著作之中,有着明确界定。三大要素分别为②:1、挫折情境。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从事某些活动,但却因为遇到障碍而使得目的无法达成,进而表现出的某种情境状态。例如求职碰壁、学业退步、挨师长批评、考试失利等。2、挫折认知。指受到挫折的人对其所遭遇的挫折情境的一种认识与领会。对于不同个体而言,就算他们所面对的挫折情境是相同的,各自的反应也可能会各有不同,而这就取决于各自的挫折认知。这个要素与挫折情绪有着密切联系,也与行为反应息息相关,前者决定了后两者的性质、强弱程度。挫折事件只有通过挫折认知才能与相应的行为反应联系起来。例如,某一挫折情境原本并不严重,可个体却主观地认定其是严重的,那么个体的情绪反应就会因此而变强烈。反之,若某一挫折情境原本是严重的,可个体却主观地认定其是不严重的,那么个体的反应就会因此而显得较为轻微。所以,如果个体能对挫折情境有正确的认识,那么挫折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消极影响。
…………
2.2 挫折教育的概念
在西方,挫折教育被教育界定义为人的本能,其源自人的内心,能对孩子产生激烈作用,促使其需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从本质上而言,挫折教育就是要使孩子的内心形成乐观、自信的心态。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在对挫折教育展开研究时,可借鉴与参考西方教育界的相关观点,但绝不可完全照搬。为此,《挫折教育论》的两位主编提出,“教育者通过对挫折情境进行有意识的设置或利用,使学生接受一定的知识训练、技能训练,进而能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并最终能增强自身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个教育过程就是挫折教育。”①关于挫折教育,某些人所持有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就是:只有当一个人有很差的耐挫力时,才有接受挫折教育的必要。而笔者的观点如下:挫折教育是一种普及教育,其本质就是要对受教育者加以引导,使其能获得正确的应对挫折的态度,并从挫折之中取得经验教训,从而能为最终的成功提供坚实基础。初中生挫折教育是挫折教育的特定化,因为其对象是特定的。所以,在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时,应与他们的身心特点相结合,通过对相关原理、相关方法的合理运用,对初中生的挫折心理加以分析,并进行疏导,进而使他们由于挫折而形成的负效应能够得以克服、避免,并最终使其挫折耐受力得以提高。
……….
3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现状.... 8
3.1 针对挫折教育进行调查分析 ......8
3.2 当前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 ......12
3.3 当前初中生面对的主要挫折类型........13
3.4 当前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挫折原因分析....16
3.5 鲁教版思想品德教材话题选材统计......18
4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 ..... 21
4.1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21
4.2 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21
4.3 利用课程相关主题开展关于挫折教育主题讨论的方法........22
4.4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22
4.5 注重学校与家庭在挫折教育中的紧密结合......23
4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
4.1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
初中生喜欢“追星”,容易把一些具体人物作为自己崇拜的对象,因此,教师若可以利用初中生这一特点来感染学生,可以使挫折教育达到预期效果。榜样示范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用一些实际人物的挫折经历和成功事迹,激发初中生的兴趣,给初中生以积极的示范效应,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榜样可以是杰出人物,也可以是学生中间的榜样。如在讲述“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介绍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生平事迹。开普勒一生多灾多难,接连遭遇天花病和猩红热,后又被迫失学,但他不屈不挠,即便是经历了良师和妻子接连去世的打击,也没能阻止他对天文学的研究,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终于在59岁那年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规律,在天文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外,思想品德教师还可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时间里,组织初中生进行“优秀人物”的介绍活动。每次由一名初中生借助幻灯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眼中的“优秀人物及其事迹”,然后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示范教育,可以加强初中生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从榜样身上,初中生可以认识到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是不断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的过程。面对人生中各种困难与挫折,要想实现理想目标,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坚持不懈。此外,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教育加以引导。要想正确地认识社会、正确的认识世界、正确的应对现实当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必须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结束语
初中生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关心初中生身体、学习方面的同时,还要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及时对初中生面临的困难与挫折给予正面的引导。笔者作为学科教学(思政)的研究生,深感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实属必要,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这一平台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将挫折教育内容结合初中生的实际,使之充分实用化,使挫折教育理论真正被初中生学以致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