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996 年 4 月,我国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标志着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正式创立。次年 9月,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随后,招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 年 3 月,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决定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1]2010 年我国有北师大、华东师大等 73 所高校开始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2]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培养工作还仍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教学经验相对匮乏。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3],因此,如何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性教学,成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性教学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本研究从理论课程的教学出发,着眼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第一年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以生物学科为例调查分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更好地体现我国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较强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实现该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大多定位于课程设置与开发、专业实践等领域,却很少有学者关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问题。本文从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入手,研究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是如何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整合,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针对目前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建议,唤起学者们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在课程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践性教学研究符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其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重要启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理论课程教学的研究领域,丰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教学的应用型教师,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还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生物教育硕士的必修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在牢牢把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悟,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全日制教育硕士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调动了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渴望,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
2 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均有不同。两者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两种相对的、地位相当的同级学位类型,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为了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基础研究性人才的需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强调学位获得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修养水平。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其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能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强调学位获得者具备特定职业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够运用专业领域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从事专业工作,解决专业问题。[8] 在西方国家,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是两个概念。他们将年学分值在 12 学分以上的称为全日制教育,12 分以下的为非全日制教育。①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两种形式。前者培养对象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进行全日制学习,属学历教育。后者培养对象多是在职人员,学习人员不脱岗学习,属非学历教育。②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属于专业学位,后者属于学术学位,两者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不同的。教育硕士具有职业背景的特点,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教学的高层次人才。后者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重心是提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能力。
……….
2.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
全日制教育硕士与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虽然都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但是在培养模式方面较有不同。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习形式是在校集中学习,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则面向招收的是具有教育职业背景的在职教师,其学习形式为在职就读。[11]与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相比,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以下特点:全日制教育硕士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因此,刚刚经过大学的专业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同时,研究生身心发展已基本成熟,具备了进入更高层次学习所必须的心理准备和能力素质,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型事物,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能力较强,因此非常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学位研究生曾经招收生源是具有一定相关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在接受研究生教育时,他们往往知道自己在工作岗位中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自己缺乏什么样的知识,所以他们学习时更具有针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职业经历的直观感受,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只能更多地源于课堂知识的积累,因此,由于自身经历所限,在学习意识方面相对缺乏。[12]
………
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调查...... 13
3.1 调查目的....... 13
3.2 调查对象和方法.......13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13
3.4 存在问题及分析.......25
3.4.1 对实践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亟待加强....... 25
3.4.2 实践性教学内容实用性有待加强....... 26
3.4.3 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26
3.4.4 实践性教学评价体制不完善....... 26
4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27
4.1 实施基础....... 27
4.2 实施原则........28
4.3 实施策略.......28
4.4 实施建议.......31
4.5 案例.......32
5 结论与反思 ......... 35
5.1 结论.......35
5.2 反思....... 35
4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4.1 实施基础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以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培养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全日制教育硕士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就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兼顾学生个人需求,以职业为导向,开展系统、全面的课程教学。首先,要认清实践性教学主体,即把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自身特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培养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职业教师为目标的一种专业学位,其理论课程教学要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目标要与研究生的发展目标相贴切,教学过程要强调从做中学,克服传统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有效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中深入理解,在实践中强化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其次,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20]新课改背景下,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必须具备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具备课堂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养。因此,实践性教学的开展要以培养出知识结构系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具备良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结论
本研究从生物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立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理论角度对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思考。本论文得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对国内几所高师院校校进行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调查。以生物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生物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中实施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专业必修课如何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依据。
第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建议,如明确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智慧的生成、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等,在实施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形式,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深入教学一线实地调查,布置与实践相关的课堂作业和练习,为专业必修课程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