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新探

发布时间:2014-10-29 16:48:36 论文编辑:lgg

导 言


(一) 论文选题缘由
康德曾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可以说教育的核心是人,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教育应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毋庸置疑,当下的现代教育有其进步之处,知识技能高度发达,但越来越多的人愈加浮躁空虚,心灵无的放矢,这样的结果与预期的教育愿景背道而驰,面对这样的困境,教育者应思考:教育使人如何解脱?让人的心灵将如何澄澈?教育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走出这种泥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自己的研究定在心学视野下对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的探讨上,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史的上一个高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即理”、“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致良知”等是王阳明一生生活和学术践履的积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对当时还是现在都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对心灵的启迪可受用一生,尤其对心灵世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的人更是一盏明灯。确定这一论题可谓是一个冒然的选择,心学是需要智慧并须实实在在地体认才能心领神会的学问,而自己才疏学浅,斗胆选择这样的论题有不自量力之嫌,但自觉这一论题关乎教育,关乎每个人,关乎自己,所以坚持选择了这一论题。首先,文化生命的召唤,文化是心灵的土壤,蔡仁厚曾扼腕痛惜地说:“我郑重希望大家清醒一点,豁达一点,立即回到我们‘真实的生命、纯一的心灵’,不要再死心塌地、随着外方人的魔杖起舞了。”①中华民族的文化迫切期待“返本开新,慧命相续”。阳明心学正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生长点,让离根拔土几百年的文化生命复活,开出新内圣外王,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本文希冀探明教育在心学这片土壤上又可以汲取哪些子营养呢?
……….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精神命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一笔巨大的财富,古代圣贤伟大的思想是人的精神食粮。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我们的民族将成为一盘没有灵魂的散沙,丢下自己的传统和精神中国人的心灵将蒙上厚厚的尘埃,唯有传承和维护好自己民族的文化才能在世界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唯有时时刻刻用心感受中国文化才能将生命加长加宽。阳明心学实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统一,是中国教育史和思想史上不可绕过的一章。王阳明一生致力于成圣,最终体认“致良知”;虽为一介书生却领兵平定叛乱,为社会立下汗马功劳,他文武兼备,当时有人称其“全人”、“圣人”,阳明的事功和学说成就了他的圣人志向。不仅他的思想是一部教育巨著,而且阳明本人同样是一部教育经典,使后人读之不尽,用之有效。本研究试图从王阳明心学的本真义来挖掘其教育最终目的及其方法,以期完善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理论,挖掘阳明学问的文化意蕴。
………


一、心学:王阳明的教育理论


(一) 心学概述
心学是阳明教育的理论本体,厘清心学的相关内容是深入探讨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阳明心学的内涵,才能准确把握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本部分将从心学渊源及范畴定位、心学的主要内容、心与良知两个重要概念的解释和心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重新审视阳明心学体系,为下文窥探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做铺垫。心字在儒学中第一次现身,即是孔子称赞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但此心还不是心学意义的“心”,孟子师承孔子,“心”贯穿着他的思想中,从“仁,人心也”、“四端之心”到“尽心”、“求其放心”、“存其心”、“养心”等等,“心”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但孔孟时期心性学属道德伦理层面,强调仁义道德。自此后,儒学传承断裂,直到佛教传入,潜移默化地渗入儒学,禅宗将“心”提到显眼处——“即心即佛”,无形中影响了中国后儒。周敦颐以“诚”沟通体用,开启宋明理学的兴盛,接续孔孟学问,心性关系成为理学辨析的重点问题,“在程朱那里,心泛指一般的精神活动及精神现象,并与人的感性存在相联系。”①理具于心即为性,性即理,而心只是理的“活动领域”。与此同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主张,但陆九渊心学仍存在理性与感性二重倾向的内在紧张,继而王阳明将理性与非理性、先天形式与经验统一,心学自此成熟完善,复兴了先秦儒学的智慧精华,并融汇了佛家之“空”与玄学之“无”,弥补了儒家形上本体的空缺,阳明曾有“圣人之学,心学也”之说。再次说明心学即是孔门圣学,接续并完成了孔子仁教与孟子本心学。心学“从身心处立说,而不纠缠于外在枝节”②,阳明穷其一生致了自家良知,讲学以引人致良知,其本质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思辨,而是关乎人修心养性的智慧,是百姓日用的学问,其精神内核是圣人之学,“为己之学”,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润泽千秋后世的心灵。
……


(二) 心学、人文与教育
文化一词在自古以来的中国环境里占据重要的地位,古今的教育都是围绕着文化展开的,但是文化在古今教育中的内涵却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教育更偏重于身心修养之学,相形之下,当今的教育把重心放在知识技术之上,把人的智慧教育转化成生活智商的教育。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与知识不同,文,即修养的智慧,化,即化解,“所谓文化,便以智慧化解心结,使之通达。”①即人用智慧化解不通达之处便是文化;知,即知道,识,即识别,知识即是一种外在技能和工具。人文又指什么?“人者,人类也。文者,智慧也。”②人文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是人的智慧的教育,“人之心性,智慧光明,称为人文。”人文教育之目的是修养的提升和拓宽人的胸怀,并不是获得知识和技术之论。20 世纪 20 年代初,中国发生的“科玄论战”,就“科学与人生问题”展开争论,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表达:玄学与科学“全非一事”,科学针对多而固定的现象,玄学解决“一而变化,变化而一的本体”的问题。时至今日,科学独领风骚,文化于科学夹缝中生存,但科玄之争的问题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甚至是一场危机。学校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科学至上,注重现代知识技术的传授,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作用,忘记了人心修行,中国传统的修身之学只能做墙角的花瓶。
………


三、王阳明教育方法再探究 ......... 24
(一)王阳明的教育之法新解 ......... 24
1.引人向己,回归本心 ........ 24
2.导人向物,空心妙用 ........ 25
3.知行合一,体用一源 ........ 27
(二)教育方法之进步意义阐发 ....... 29
1.语言符号与思维模式阐释 .... 29
2.“致良知”方法之意义解析 ......... 29
四、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之当代价值...... 30
(一)教育价值之疏解 ......... 30
1.实现教育减负之路 .... 30
2.完善师范教育之门 .... 32
3.重振人文教育之力 .... 32
(二)生活价值之管窥 ......... 33
1.接续文化之根 ........ 33
2.构建人生之基 ........ 34
3.正视命运之理 ........ 36
五、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之现代转换...... 37
(一)阳明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 38
(二)阳明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 39


五、王阳明教育目的与方法之现代转换


(一) 阳明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习录》上王阳明曾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这里求的是减私欲,不求的是增私欲,可以说这是一种“减法”的教育。生活中有人贪恋财富,唯利是图,为了追求物质不惜牺牲一切;有人一生贫困潦倒,怨天尤人,为了蝇头小利便斤斤计较;有人生来富贵,衣食无忧,却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有人胆小自卑,固步自封,为此内心饱受痛苦的煎熬  试问有几人没有烦忧与煎熬。人人都想得到自在人生,但却不知如何才能得到,王阳明“致良知”教育便是减除人的烦忧与煎熬,找到真正的自己。不同的民族各具不同的特色,民族间可以融通,但不能试图替代,中华民族的发展的根基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心学良知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时,要坚持本来的“根”。强调阳明“致良知”教育的重要意义就是在传统的基石上一方面保持心性修养,另一方面革新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态,依据本根办自己的知识园地。世人对心学存有偏见,认为其主观消极不可取,在笔者看来非也,阳明教育减掉心中累赘,净化心灵,真正懂得致良知之人是最积极勤奋的,“事事洞明皆学问”,不明这个心,读千书破万卷亦属凡夫,明了这颗心便成圣成佛,得无限福报,产生消极之果只因其未明心见性。从这样的层面论阳明“致良知”学问,便可以肯定地说阳明教育是一种“减法”的教育,减去的是身心负担,带走的是心灵垃圾,还给人一个轻松自在的精神世界。
………


结 语


科学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的存在,固然有用,而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真己”的存有,亦使人受益匪浅。呱呱坠地的婴儿拥有什么,奄奄一息的老人又拥有什么,从生到死永远属于自己的又是什么,那就是始终不离不弃的应现万相的自心良知,任何金钱、地位和权利都将归于虚妄静寂,若息下执着妄想,苦乐奈我何?事相本无好坏,好坏唯在人心,幸福就在油盐酱醋茶,幸福就在自心中,致了良知,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极其丰富的人生,即使种种磨难,亦成人生中的道道风景。然而,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中国的瑰丽文化抛掷一隅,“忙不完地忙”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一个标准,生活节奏风驰电掣,来去匆匆,却忘了感受,何不停息片刻问问自己:“忙、忙、忙,为何忙?自己又是谁?为谁忙?”“不怨不艾,不浮不躁,勤奋无住,淡泊宁静”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不是自己追寻多年的生活吗?但总是越是渴望它,它却离我越远。今天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这种追求与渴望亦是一种浮躁和住着,因此造成自己身陷执着的结果,未致良知之故,昧了真心,就会陷入一种极其复杂而又极其贫乏的人生,即使金钱名利,亦成捆缚人的绳索。人生修养,不是要消灭世间相,而是要妙用自家心,完成本真而又完美的觉悟过程。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