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现状、问题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24 10:56:03 论文编辑:jingju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由于各E县自然地理、历史发展、经济条件的不同,北京市义务教育的发展一直存在差异,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很大,这种差异性日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义务教育的部分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1城乡一体化是旨在解决社会不公平的“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困境的环境下而做出的制度变迁,是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均衡的一种发展机制,是一种“教育共享”公平政策构思。2我国长期以来的精英主义取向的重点学校政策,缺乏对弱势学校的政策干预和保护。现有优质学校的数量己不能够满足公民和家庭对优质教育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其结果必然诱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生成。3城乡一体化为义务教育提供了促进均衡发展的硬件设施,但基础设施的提高并没有改变择校的现象,这让我们开始考虑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政策与评估研究室主任在2007年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提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的实质就是‘择师’,城乡一体化改进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接下来的瓶颈问题就是师资差距。” 4择校现象的存在,正是反映了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教师作为振兴教育希望的主体,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


二、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北京市教委、学校、教师等不同的交流主体对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意愿,分析交流教师对交流制度的评价,为下阶段科学制定交流制度提供客观依据。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变迀的动因、方式和路径的因素,建立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具体建议。本研究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来挖掘教师交流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来解释教师交流制度在政策执行中出现政策阻滞现象的原因。目前用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来处教师交流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教育制度变迁分析实际上是经济制度变迁理论研%的一个延伸。传统的教育经济学分析研究的主要范畴是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教育规模和教育计量等,7而教育的制度性因素并没有被充分地纳入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中。深入地探讨教育制度及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影响因素和走向,可以帮助我们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评估教育政策的得与失,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和解决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并为将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一种可能的引导。文章突破了以往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研究的框架,试图从制度本身入手,研究北京市教育教师交流制度的演进路径和变迁走向,在教师交流研究中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变迁分析的理论框架


一、 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及其内涵界定
本部分主要通过梳理对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概念表述方面的研究,了解不同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得出一定的共识,并把握对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概念表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力图解决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是什么的问题。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与教师交流有关的概念表述很多。广义的说法从“流动”的概念来解释,流动最初是物理学术语,是在外力作用下的液体或固体的流动,该提法重视教师流动的方向和形式,目前的提法有:“教师流动”、“教师下乡”、“教师交流”。教师流动强调宏观性,既包括制度性的也有非制度性的流动,有很多划分方式。①按调控主体和教师在本行业内的流动性质划分,教师流动包括市场流动和计划流动,分别体现的是教师流动的自主性与强制性,市场流动是教师个体按照市场供需原则自行规划的流动,也就是社会学上的自然流动,包括教师劳动力领域的进入或退出合格劳动者和在职教师由现职学校转入另一学校任职。61计划流动是教师个体基于教育均衡原则接受他人安排的流动,有些学者也将其归纳为自由流动和制度流动。②按教师流动的性质划分,教师流动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横向流动是指教师在地域、学校之间的平级流动,又称内部流动,或非结构性流动;纵向流动是指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职位升降以及教师身份的获得与消失,又称外部流动或结构性流动。③按教师编制情况分类,教师流动包括编制性的流动和暂时性的流动;④按照教师流动的去向,可以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上到下的流动,即教师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由城区流向乡镇或农村学校,这是教师的下位流动,如教师支教。
………..


二、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选题采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来建构的理由有两个:首先,前面的文献梳理中己经提到,对教师交流研究的前期成果已经非常之多,目前众多学者对教师交流制度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策学等视角来进行剖析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尤其是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来分析的还处于少数。其次,我们都知道,制度是我们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发展却严重滞后,许多学者开始用制度经济学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现实问题。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在读了那些研究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和中国教育制度变迀的著作时,对其中所进行的制度分析感到非常钦佩和认同,希望自己也能用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研究一个现实问题。本研究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迀的理论框架来对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现状进行制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建立了不少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变迁模型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被称为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本文所采用的框架即以卢现祥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提到的诺斯的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为蓝本,并结合其他诸位制度经济学家(林毅夫等)的模型为参照,得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制度变迁的动因、制度变迁的路径、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和制度变迁的方式四个方面。
……..


第三章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现状分析...... 28
一、问卷、访谈设计与调研过程...... 28
(一)问卷和访谈设计...... 28
(二)调研过程 ......29
二、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29
三、调查的基本结论分析 ......33
(一)教师交流态度和意愿分析...... 33
(二)教师交流制度评价分析...... 35
(三)教师交流的执行机制分析...... 36
第四章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制度困境......39
一、北京市教师交流制度的制度困境 ......39
二、造成北京市教师交流的制度困境原因分析...... 42
第五章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制度创新思考......   53
一、完善和理解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目标...... 53
二、健全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执行机制...... 54
三、合理划分与落实政府、学校、教师...... 57
四、优化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政策环境...... 61
五、加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法理性和学理性研究 ......62


第五章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制度创新思考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制度问题。教师交流制度设计论证不充分,教师交流政策出台比较仓促,交流程序不规范,政策制订的部门比较单一等原因,造成北京市教师交流制度存在结构不完整、执行过程不科学、整体制度效益差等问题。教师交流制度滞后、制度短缺仍然是制约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因此,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改革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Institutional Innovation)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制度创新是多主体的合作行为。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制度创新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以区域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为例,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是指政府层面对区域基础教育教师均衡发展和教师交流方面的责任限度问题和顶层制度设计,主要处理区县之间、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政策问题、交流教师管理问题;中观层面的制度创新是指区县层面,县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县域内基础教育教师均衡发展的责任问题,包括县域内教师交流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教师交流专项经费规划、交流教师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及其有效管理、交流教师的评价、教师交流制度的配套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优化等问题;微观层次的制度创新是指学校层面如何促进教师资源的幵发与合理利用,如何处理交流教师的岗位责任和岗位安排的问题、如何调动教师交流积极性的制度安排问题。如何让教师转变观念,处理好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的角色适应问题。

………..


结语


本研究从搜集和整理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的相关资料出发,首先对该领域做了文献研究,了解到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是近十几年比较流行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通过参与其他课题的研究,参观走访了北京市很多区县的学校,深入了解了北京市义务教育的特殊现状,深切体会到北京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北京市关于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的历史思考和制度研究还比较匮乏,大范围的实证研究也比较欠缺,正好我的导师田汉族教授正在做《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项目课题,以此为契机,课题组为我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对于该问题的究的学科视角也很多,我在不断地思考与比较过程中,确立了用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现状的这一研究主题。本文查阅了国外和国内其它各省市对教师交流工作的作为,了解了国外的制度现状和我国的实践现状,然后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和问卷思路。先梳理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即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和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的概念,不同的研究对教师交流的概念界定不同,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本研究中的“教师交流”特指义务教育阶段内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交流轮岗,包括计划流动和横向流动,同时包括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不包括教师的自然流动。即特指在一定区域内的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或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地区间或校际间重新配置教师资源(包括中层干部和校长),进行教师互动的行为,教师作为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性质不变,在农村与城市间的交流轮岗或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质校和教育资源薄弱校之间进行交流轮岗。教师交流制度”相应的就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由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人事制度安排,包括城乡教师轮换制和区域教师轮换制。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