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随着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人都拿麦克风”的时代到来。网络正逐步塑造着我们的“数字化生存状态”。青少年群体,特别是高校学生群体,更是“数字化生活”的亲历者与积极推动者。2014年1月16日,巾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六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总规模达到6.18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跃升至45.8%。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中国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是中国网民的主要增长点。高中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网络本身的共享性、互联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迎合了青少年群体思维意识趋于独立化、价值判断趋向现实化、个体需求日益多样化、行为方式凸现个性化等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特别是高校学生使用网络。相关调查显示,新生代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长的网龄,一般都是从小学、初中就开始接触网络。可以看出,网络己在青少年群体的生活、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高校学生,透过网络接触到来自各方的观点见解,也形成自我的认知判断。青少年群体自我独立、个性张扬的特质使其不愿意局限于倾听他人的声音,更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诉求、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等目的,高校学生在网络上普遍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发表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并由此形成的舆情传播对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都具有重大影响。
…………..
1.2相关问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并无与“舆情”对应的专有词汇,通常表述为Public Opinion。国内一般翻译为“公共舆论”,猫澳台地区通常翻译成“民意”。国外学者对公众意见、公共舆论、民意、民情等不做严格区分,一般都用Public Opinion表述,也有用PublicSentiment 表述。以卢梭发轰'fhe Social Contract 为标志,Opinion Publique (法语,公众意见)的概念基本形成,相关研究起步于19世纪巾期,到20世纪中期进入成熟期。国外学者关于公共舆论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最早见于美国学者WalterLippmann 的 Public opinion 与 Abbott Lawrence Lowell 1? Public opinion andpopular government。国外学者们对公共舆论的研究各有其特点,社会学者认为由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而产生公共舆论;心理学者更关注产生公共舆论的心理原因;历史和政治学者侧重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公共舆论作用。国外现代公共舆论研究是伴随着民意测验而发展的,特别是二战以后,许多政府和学术机构都致力于民意调查。美国前总统卡特指出:精确而有用的情报,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如同氧气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那样必要,它帮助人们决策世界上日益复杂的各种问题。②时至今日,民意测验或调查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已普遍应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各个层面。
……….
第2章网络舆情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概述
2. 1网络舆情
以新闻评论、论坛发帖、即时在线讨论、博客、微博等载体,以及图文、影像、视听信息等多样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反映,公众通过网络将现实事件转变为网络舆情,其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无不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要理解网络舆情,首先要从舆情谈起。引用王來华在《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2003) —书中给舆情所下的定义:“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①简而化之,就是一定社会空间内的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同理或可得,网络舆情就是网络空间中的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一些学者也持相同的观点:姜胜洪指出网络舆情是舆情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徐晓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这样一种认知,本研究沿用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2007)中对网络舆情概念的界定:“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应该说,网络舆情与舆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最大差别在于各自所依赖的传播载体的不同。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渠道扩展到互联网上,就形成了网络舆情。由于互联网自身的一些传播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有别于舆情的特点。
…………
2.2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
关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有的学者认为是受政治形势、高校管理或其他意外事件影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利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高校、国家机关或其他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高校学生为了表达共同的要求或是宣泄某种共同的情绪而临时聚集在一起,具有一定破坏性的行为。所谓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高校学生,或是因为利益矛盾的激化,亦或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刺激,通过一定途经在短时间内聚合,或对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干扰或危害,或产生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包括校园内外的请愿、游行、示威,以及集体罢餐、罢课等。如2005年日本扶桑出版社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将日本在二战前后的一系列问题责任进行淡化处理,虽然円本文部省要求其进行120余处修改,但最终“屯定合格”,促成波及全国的反円示威游行。部分高校学生自发组织校园、街头签名活动、参加游行。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传递期间,"藏独”分子用暴力手段抢夺火炬、冲击圣火传递队伍,辱骂爱国留学生、撕毁五星红旗。法国的一些媒体却做出了幸灾乐祸的不公正报道。国内主要城市掀起抵制家乐福行动,部分高校学生参加示威。
………..
第3章R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影响.....14
3. 1正面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消解.....14
3.2负面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催化1.....6
第4章基于网络舆情防控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18
4.1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存在的问题.....18
4. 2国外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处置经验借鉴..... 18
4. 3基于网络舆情防控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重点.....20
4. 4基于网络舆情防控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22
第5章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3
5.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3
5. 2基于网络舆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5
5. 3基于网络舆情幵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27
5. 4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29
5.5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會策略.....30
5.6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34
第5章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自由度,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需要培养和增强人们对复杂多变信息的辨别力、整合力,教会人们做出正确选择,这是现代社会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高校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产生许多新问题。如求职就业的问题、社会交往的问题、恋爱结婚的问题、精神压力的问题、心理失衡的问题等。他们迫切需要一种途径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高校学生都能明确意识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事实上,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种强制的政治任务,是应付考试的需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价值意义,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这里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未能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另一方面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地研究高校学生的个体需要,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水土不服,更加制约了其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的功能发挥。
………
结论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导火索和催化剂。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往往具备一定周密的组织性及较长的动员期。因而在其发生前通常都会出现相对集中的网络舆情传播。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具有重大影响。正面网络舆情可以消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负面网络舆情则会催化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如果能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使虚拟社会和现实世界形成良性互动,便能将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患于未然,即便发生也能迅速切中要害并开展有效地处置和解决。当前,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存在防控意识懈怠、事件处置被动、沟通渠道闭塞的问题。基于网络舆情防控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有必要的。必须重视“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的生成和传播中的积极影响,应该作为大众传媒和官方机构的重要补充,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发挥作用。在高校学生群体事件防控路径的选择上,我们主张硬性管理和柔性引导相结合。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受“集体认同感”、“从众心理”的驱使,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防控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话的原则,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于网络舆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会明显增强;再来,网络舆情既然可以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动态、行为模式,那么基于此,就可以通过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一些事态消弭于萌芽,对于高校学生群体性实践的防控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增强,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