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与其受教育影响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15 16:24:23 论文编辑:jingju

1问题的提出


1.1选题的缘由
印象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认为,印象是“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的迹象。”印象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事物的实际情况,有客观的印象,有积极的印象也有消极的印象。人们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方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智障、残疾、盲人等往往被视为对社会的威胁。人们往往把他们与社会犯罪、贫穷、文明的衰退联系在一起,或者把他们当作是令人害怕、畏惧、取笑的对象,给他们贴上了 “白痴”、“低能儿”和“傻瓜”等具有侮辱性质的标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特殊青少年逐渐理解,但旧观念依然存在,并且这些旧观念仍然影响着人们与特殊青少年的交往。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特殊青少年的看法,很大程度影响着特殊青少年的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的一些大学生不愿意选择从事特殊教育,甚至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从事这个工作。张茂林等(2005)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读特教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被问到毕业工作意愿时,有30%的特教专业大学生更愿意进普校或选择其他工作,年级上无显著差异,性别差异显著,女生(77.2%)显著高于男生(55.4%);当被问到“是否能够胜任或通过继续学习后可以胜任特殊教育工作”时,有近40%的学生多因“知识太少” “他人的误解” “工作枯燥”的原因选择了 “没有把握”或“无法胜任”…。另外,我国对特教专业己毕业大学生就业去向的研究发现,毕业后直接从事其他行业或选择特殊教育行业后又改行的比率相当大。顾定倩(2005)对北京师大特教专业毕业生1987—2003年的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只有47%的本科毕业生留在了特教领域,且在1990—2003年13年的时间里,又有26%的人选择改行[2]。
………..


1.2研究的意义
研究该问题的意义在于:一是能够丰富我国对特殊青少年印象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己有研究的检索和梳理我们发现已有印象方面的研究多是从印象管理、印象形成、刻板印象等角度进行,针对特殊青少年印象的研究基本没有,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我国对特殊青少年印象的研究。二是能够了解我国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改变或削弱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存在的消极印象提供实证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态度对象(条件刺激物)与引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物(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重复的、系统的联系,可以产生对该对象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例如,“纳粹分子”这个词通常与恐怖罪行有联系,人们痛恨纳粹分子是因为把他们同恐怖罪行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社会,特殊青少年通常与“残废”、“无能”、“丑陋”等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可能受传统社会的长期反复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大众传播等。因此,经典条件放射理论可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


2印象研究综述


2. 1印象的涵义
印象是“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的迹象。[1]”印象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事物的实际情况。有客观的印象,有积极的印象也有消极的印象。总之印象指的就是个体记忆中留存的关于他人的形象或概念。印象包含了人们对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他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社会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个人对他人的一般印象是在很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形成的,个体都有本能的意愿去估量所见他人的智力、年龄、经历背景、种族、宗教、文化水平、诚实、热情等等,并进一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态度一一喜欢或厌恶。在本研究中,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是指: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包括肢体残疾青少年、视障青少年、听障青少年、流浪青少年、智障青少年、自闭症青少年等)身心特征的认知或看法。
……….


2. 2印象形成研究现状
关于印象形成,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多是研究目标人物的相关信息会让人形成什么印象。阿希(Asch,1946)用呈现目标人物的人格特征形容词的方式让受试者形成印象,发现人格特征的呈现顺序会影响印象的好坏。当先出现正向的特征讯息时,形成的印象偏正向。相反,当先出现负向的特征讯息时,形成的讯息偏负向[2]。琼斯(Jones, 1968)用行为讯息让被试形成印象,让被试观看目标人物在一个智力测验中表现,让后对目标人物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当目标任务一开始的表现好时,被试会评价目标人物为聪明。相反,当目标人物一开始表现差时,被试对目标人物的评价为不聪明⑴。另外,有研究者探讨外表打扮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维克漫、约翰逊(Worman,Johnson, 1991)研究发现化妆的女性比没有化妆的女性会让人认为更具有吸引力也更女性化[2]。弗莱(Vrij,1997)研究发现,穿黑色服装的嫌疑犯比穿其他颜色服装的嫌疑犯更容易与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还有研究类别信息对目标人物印象形成的影响。奥塔蒂、克莱普尔、金里奇研究发现,目标人物所归属的团体信息会影响对其印象的形成。当目标人物所归属的团体信息表现为正向时,被试对目标人物有较好的印象。相反,当目标人物所归属的团体信息表现为负向时,则被试对目标人物有较差的印象[4]。除了目标人物的相关信息,其周围相关他人信息也有可能对目标人物的印象造成影响。戈文、格瑞克(Govern&Greco,2002)调查了不同远近的亲戚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亲戚与目标人物的关系越近时,则其信息对目标人物的印象形成影响较大「5]。陈婉榕(2010)研究发现,个体确实可以仅由相关他人信息来形成对目标人物的印象,只是认为此时的印象评价正确性只有中等程度[6]。
……..


3研究构想........ 13
3.1研究对象........ 13
3.2研究目的........ 13
3.3研究假设........ 13
3.4研究方法........ 13
4问卷的编制........ 15
4.1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问卷的编制........15
4.2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受教育影响问卷........ 22
5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研究........ 31
5.1研究对象 ........31
5.2研究工具 ........32
5.3统计数据处理 ........32
5.4结果与分析........ 32


8总讨论


8. 1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所编制的《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问卷》和《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的受教育影响问卷》严格遵循了教育测量学的编制程序,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根据对重庆大学生的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专家建议,从理论上构建了问卷的结构。(2)在该理论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大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编制具体题项,形成预测问卷。(3)对预测问卷进行初测,并对预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修改和蹄选题项,确定调查的正式题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经检验,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正式问卷的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835,各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在0.859—0.904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 617,各因素的分半信度在0.783—0.854之间,说明该问卷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各题项与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它们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说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效度较高。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46—0.797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说明本问卷的结构效度比较好。因此,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经检验,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的受教育影响问卷的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877,各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在0.654—0.872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748,各因素的分半信度在0.524—0.836之间,说明该问卷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各题项与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它们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说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效度较髙。因素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01 —0.740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说明本问卷的结构效度比较好。因此,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结论


1.自编的《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问卷》和《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受教育影响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教育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研究的测量工具。
2.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分为三个维度,各维度的得分大小依次为:中性印象> 积极印象>消极印象。
3.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受教育影响分为六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大小依次为:家庭教育消极影响〉大众传播积极影响〉大众传播消极影响〉家庭教育积极影响〉学校教育积极影响〉学校教育消极影响。
4.重庆女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总分、积极印象和中性印象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男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消极印象高于女大学生,差异显著。大一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积极印象最高,大四学生对其中性印象最高,大二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消极印象最高。不同年级重庆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印象总分按大小依次为:大四学生〉大二学生〉大一学生〉大三学生,并差异显著。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