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代某省师范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

发布时间:2014-09-10 18:11:33 论文编辑:lgg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清朝末年,中国已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不仅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还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并且利用办学校、报刊和传教等手段,进行文化侵略。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也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列强。他们进行“求富”、“自强”的活动,后被称为“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教育活动是主要方面,洋务派提倡“新教育”,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新式学堂。最初主要兴办的是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不相关联的专门学校,没有统一的学制,也没有从初等到中等再到高等的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更没有师范学校系统。我国首次提倡办师范教育的是梁启超(清末维新派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它在其所著的《变法通议》中就专门有《师范》一文,认为师范学校的学习科目中应设音乐为必修科目。自兴办“西学”以来,全国各省学生日益增加,随之带来的首要问题便是师资力量的缺乏,湖南亦是如此,为解决师资问题,后来师范教育便成为培养师资力量的主要源泉。光绪三十年(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中规定师范教育自成系统,办不了《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清末的师范教育就这样分为初、优二级,初级即由各州县设立的师范学堂,优级先是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置,各省后来也先后开办了优级师范学堂。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的学习科目分为十二中,虽然没有音乐课程,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②我国开始了女子师范教育,在这之前,是少有女子入学的,一般人认为女子受点家庭教育就足够了。学生修业年限四年,课程中设置音乐等13中学习科目,这是我国关于师范学校的首次规定设置音乐课程。这个章程中的规定考虑到音乐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察有实在学习困难者,可不课之”。这体现了学校教育应当因材施教。从上述中可以略知清末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
…………


二、 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制度及目的改革的史料整理成果较为丰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要重点提到三部权威著作:伍雍谊主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 — 1949)》;马达著《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1840 — 2000)音乐教育史纪年(增订本))》。以上三步著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史研究的领地,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需指出的是,由于历史时间跨度较大,讨论的内容较多,上述专著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也就对后来的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另外还需一并提及的是,张静蔚编《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 — 1919)》、俞玉姿主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 — 1949)》。这些著作是有关音乐教育的资料汇编,书中选用的资料多是一手资料,且经过编者的精心选编、细心校对而成的,因而具有较强的准确性,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经验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关于“近现代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目前已有的成果有:李强硕士论文《清末师范学堂的音乐教育研究》,张艳艳硕士论文《从近代学制看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等等,以上两篇论文的共同点是都是以新学制的颁布作为背景来论文师范学堂音乐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等。
………….


第一章湖南师范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第一节学堂乐歌与清末湖南师范音乐教育
1898年6月开始的“百日维新”中,光绪下诏废八股、变科举、广兴学堂在京师大学堂内设大、中、小三级学堂与师范学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革新派,此时极力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教育作用,积提倡在学校中开乐歌课。各类学堂一律中学西学兼学,讲求务实,并提出要有“歌乐”课,音乐教育幵始作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梁启超指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 “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主张设立音乐学校和在普通教育中增加音乐课,学堂乐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影响全国各地学堂的课程设置。 “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之路,远渡日本、研习音乐、美术等学科。学堂乐歌中的教学方式是经由日本传入我国的西洋音乐教学形式,教材大部分是由一些日本留学生将一些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曲调填词,或用我国民歌小调、民间乐曲的曲调填词的,后来也有新创作词曲的。这一时期代表性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态等。
…………


第二节师范教育制度的萌芽
光绪三十年(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中规定师范教育自成系统,颁布了《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清末的师范教育就这样分为初、优二级,初级即由各州县设立的师范学堂,优级先是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置,各省后来也先后开办了优级师范学堂。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的学习科目分为十二中,虽然没有音乐课程,但章程还是提出了对音乐课程的基本要求。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②章程中规定课程中设置音乐等13中学习科目,还规定了学生的修业年限为四年,这时音乐教育才正式被纳入师范教育的范畴。这是我国关于师范学校的首次规定设置音乐课程。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由国家颁行的学校章程,全文没有关于师范教育的章程,只规定了各级学堂应设立相应级别的师范馆或师范学堂,用以培养学校教员。至此音乐教育才以制度的形式,在师范学校得以正式建立。随着学堂普遍而带来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湖南抚院釆取的主要办法是:一是开办简易师范(一般六个月毕业)和师范讲习所;二是分中、西、南三路办学,基本上形成了湖南自己的教育格局,推进了湖南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如1902年,常德知府在常德设立师范讲习所,解决了湘西各县的小学师资问题。1903年秋,改为西路师范学堂。此时还有,1903年11月,湖南全省师范学堂,后改为中路师范学堂;1905年5月8日开学的南路师范学堂,等等。(各地师范学校建立的情况见下表1-1)
……..


第三章湖南师范音乐教育的变迁期......... 22
第一节师范教育制度的嬗变......... 22
第二节师范学校的整合与建立......... 23
第三节音乐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目标.........25
一、音乐课程设置 .........25
二、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26
三、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 26
第四节湘籍或在湘任教的音乐教育家......... 26
一、贺绿汀......... 26
二、黄源洛......... 27


第三章湖南师范音乐教育的变迁期


第一节师范教育制度的嬗变
1922年,提出了一个学制改革方案。经教育部采纳并以《学校系统改革令》②的名义颁布,后来被称为新学制。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修业年限为六年。在新学制中,师范教育的这只有较大的变动,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突破师范学校分区设立的框框,规定高级中学可设师范科,甚至根据需要,高级中学亦可设师范专修科。1928年5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召开全国教育会议,会上通过了整顿师范教育案。其中提出:“为促成义务教育起见,应于高中师范科外,由各省多设师范学校或师范讲习科,特别训练小学师资”。 1932年,教育部公布了《师范学校法》,1933年又公布了《师范学校规程》,1934年又公布了《修正师范学校课程标准》,1935年又公布了《修正师范学规程》,同年,对师范学校音乐课程的设置,颁布了具体的《音乐课程标准》及为师范学校定制的《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纲要》。这连续几年对师范教育的规定,使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大致完备了。

………….


结论


从以上对学堂乐歌时期的湖南师范音乐教育的综述,我们可以知道,清末办学之初,由于政府教育思想认识不足,加之客观上办学条件诸多因素的限制,尽管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师范音乐教育竭力提倡,但政府并未对师范音乐教育予以重视。重视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全省师范学校大多重视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许多学校组织了歌咏队、民乐队、管乐队等。音乐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及组织能力,同时又活跃了校园文化。师范音乐教材的建设是整个师范音乐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育部几乎没有对师范学校的音乐教材进行明确的规定。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础,教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之,此时期音乐教材建设的滞后是阻碍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时期所使用的师范音乐教材,大多采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钢琴、声乐、管弦乐器等教材有的直接从外国教材中选用,此外,有一些教材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编写的。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