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资源优化研究——基于教育行政视角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8-27 10:54:27 论文编辑:lgg

第一章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配置与师资配置


对“配置”的解释有很多种,论文代写 英文为allocation,在我国《汉语大辞典》中对“配置”的解释是:配备布置。①“资源配置”的英文翻译为allocation of resources,在《经济学大辞海》中把资源配置称为资源分配,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状况。②自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有关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有两种趋向: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有限资源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能够完善地、合理地配置资源的唯一有效的机制,资源配置学说是一种通过市场对经济自发进行调节的学说。另一种观点认为,从资源配置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市场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或者反映于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善,从而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或者反映于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必须通过政府的调节职能或计划机制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克服市场机制的局限性。③
关于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机制的研究,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选择和政府选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厉以宁教授认为,市场选择无非是投入的选择、产出的选择、分配的选择,而所有这些,都可以被看成是资源的选择。但如果在社会经济中的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并且不同的资源的短缺程度不相等,那么就需要有政府的调节。政府调节的作用正在于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投入、产出和分配的选择,即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微观经济单位感到某种资源组合方式对自己比较有利,某种资源方式对自己比较有利,从而做出符合政府意图的选择。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分配。
...............................

二、均衡与师资配置均衡


对于“均衡”一词的解释也各有不同。在《说文解字》里,“均”解释为“平”,“衡”解释为“衡量”或“准则”,“均衡”即为“平衡”。①在英文的翻译中,一般翻译为Balanced当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均衡”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诸要素的力量大致相当,主要侧重于对事物发展的状态性描述。②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领域中的名词。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均衡”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诸要素的力量大致相当,侧重于对事物发展的状态性描述。马歇尔把它引入了经济学的领域,指的是经济中各自对立的力量相当而处于静止时的情形。实际上,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有很多互通的地方,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均衡发展的移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政府配置的公共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而不是个别地区和学校通过合法途径而获得的民间资源和增加的受教育机会,也就是说,它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不否定义务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允许个别地区和学校追求自我超越的“非均衡发展”的途径和目标。
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③
所谓师资均衡配置,是指政府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情况,在存在师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差异的地区或学校采取的配置措施,并在特定的现实条件下,对特定地区或学校实行教师资源的优先配置。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师资均衡配置追求的是师资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均衡状态,保障人们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师资配置实施的范围主要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实际上,教师资源均衡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经历由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这样反复循环的过程,并最终走上更高一级的均衡。因此我们在配置教师资源时,不能盲目取消差异,过度追求同质性,走上绝对平均化的道路。
.......................

第二章国外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国外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实践


一、师资配置的战略导向


关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各个国家政府努力的主要方向。思想决定行动,因此,大部分国家首先在战略上确定了师资配置的重要性,明确了战略发展的导向。法国是较早就推行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改革。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国出现了教师质量的不统一、效益不高和配置失衡等问题。为此,法国政府在1989年颁布的《教育方向指导法)中第21条就规定了,“在教师配额上应制定一项减少各学区之间和各省之间不平等的政策,以解决就学率有差距的问题,并改进各级学校中的师生比率。①
在美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也存在于各州之间、各州内部以及学区内部的不同学校之间。其基本分布是:南部地区的义务教育落后于北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落后于东部地区;低财产值学区的义务教育落后于高财产值学区。为此,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的初等及中等教育修正法案(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Act。该法案对农村和处境不利的学生给与了特别关注。如法案指出了要改进不利地区学生的学业成就,确保农村学校的学生获得高质量是教学。
日本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十分重视,在法律上给与了强有力的保证。《日本国宪法》第26条明确规定了所有国民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性质为免费性的教育,所有国民依据法律规定必须承担其监护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义务。再有日本还把教育机会均等写进了《教育基本法》中,作为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法律依据。通过法律条款明确了国家、地方团体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②
............................


二、师资配置的政策制定


(一)定期流动制


各个国家在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制定了不少的政策,其中日本和韩国实施的教师流动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日本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始于二战后初期,主要在公立基础教育学校实施。按照日本法律的规定,日本公立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属地方公务员并通过一套比较规范的制度和法律进行管理。
日本各都道府县在有关教师的定期流动政策上是一致的,例如人事的调动及审批的权限、基本原则及年限的规定、流向偏僻地学校的有关优惠措施等。如东京都的《实施纲要)对教师的流动对象做了具体的说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0年以上都在一个学校任教及连续6年以上的新任教师为硬性流动的条件;由于超编而进行的必要流动;调整教师结构进行的流动。同时,也规定了不应流动的几种情况。比如教师任教的期限不满三年;年龄上超过57岁但未满60岁的教师;教师在妊娠或产体假期间和缺勤率高的教师都不应流动。县一级教育委员会在每年的11月上旬发布教师定期流动的旨要。其中包括了实施的具体地区、相关原则及其要求等。为调查教师的流动意愿,全体教师还必须填写调查表。校长根据教师的个人意愿报请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并由县(都道府)教育委员会批准。教师的流动必须保证在4月份的时候落实完毕。
总之,教师流动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口本基础教育的公平和公正,稳定了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公立中小学教师属于公务员的性质,其流动主要由政府直接主导,参与调控,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尽管制度比较完善,但在操作过程中人为地出现了一些长官意志、程序繁琐等问题也影响了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己开始重视并加以改革。
............................


第三章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失衡现状与归因......................... 19
第一节我国师资配置失衡的现状...................................................19
一、城乡教师资源分布:学历、职称、性别与年龄.........................19
二、城乡教师资源分布:学科教师与生师比................................... 21
三、城乡教师资源分布:教师变动情况与教师政治面貌分析”.........24
第二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失衡的归因............................ 27
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扩人化........................ 27
二、教育政策偏差,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公............................. 28
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 28
四、政府调节力度不够,教师流动不规范.................................29
第四章进一步均衡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发展的举措.......................30
第一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实现前提和基本条件....... 30
一、加快经济发展,保证师资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30
二、树立均衡发展教育理念,确保师资均衡发展的精神支持”.....31
 三、明确均衡发展责任主体,保证师资均衡发展的政策执行”.....31
第二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政策思考.......................... 32
一、强化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明确划分财政分担比例.............32
二、推行补偿性发展政策,缩小城乡、地区和学校差距............. 32
三、健全教师制度性流动体制,实现教师资源共享....................33
四、强化师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4
五、健全督导、奖惩和问责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5
..................................


第四章进一步均衡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发展的举措


政府既要加快义务教育的发展,又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均衡发展作为了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各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口程,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要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要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尤其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


第一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实现前提和基本条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基础之上,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必须具备以下的前提和条件。


一、加快经济发展,保证师资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均衡发展是由相应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只有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扩大优质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口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才能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
..........................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追求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的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在国家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下,各省、市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各地尤其是边远和落后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有力引导,加强管理和有效配置城乡教师资源。有必要将各地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情况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围,尤其是要将城乡教师流动率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以此作为衡量和考核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资源配置合理程度和业绩的重要指标、依据和参照。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是美好的理想,也是伟大的实践。尽管在其现实性上是比较遥远和相对复杂的,也是困难重重的,但我们决不因此而否认它的真理性,放弃它的可行性。我们从日本、美国、法国等地的义务教育改革实践来看,地方政府如果能站在战略高度看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远意义,能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准确定位政府在改革与发展教育过程中的功能,是完全能够大有作为的。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尚有待时口,且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再加上强有力的政府的支持,它决不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
要妥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鉴于其问题的复杂性,必须要制定一个长期合理的战略规划,即要从分析问题的具体成因入手,分清标本、主次以及轻重缓急,合理、有序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由不均衡向均衡的渐进式转变。制约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文指出的经济因素、观念因素等方面,还有着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在现有状态下,积极进行政策构建和制度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侧重于对政策和制度层面的分析,并进行深度的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