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含义、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明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含义、特征及其研究意义,是科学认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要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从概念厘清这一逻辑起点开始准确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并通过特征分析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全貌。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含义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是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内涵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分析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和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当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行了诸多探讨。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有学者分别“从价值观、价值理念、上层建筑、文化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理性定位。”④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由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共同构成的体系。而处于核心地位、起指导和统领作用的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所构成的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特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受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及教育影响的共同制约和规定,表现出以下特征:
1、阶级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阶级性是由教育内容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要且最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地阶级性,它是适应无产阶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产生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与作用,由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规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阶级性。
2、导向性
所谓导向,即引导方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导向性,是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够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辨别、选择、坚持一定的方向,并循着这种方向行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导向性是其教育目标决定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价值导向。
.......................
第二章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一个丰富理论知识、深化思想认识、提高道德境界的认识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社会的主动实践过程。社会实践凭借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体来说,社会实践承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转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决拥护者、积极宣传者、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将内化为自己价值观念结构中的思想、观念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即为其践行提供现实载体。载体是一个科技术语,最早被使用于化学领域,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被众多学科广泛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能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可控方式和外显形态。”岛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它承载、传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
...............................
(二)承载教育内容和方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是指高校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传递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实践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社情的认识,亲身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加深了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及基本国情的全面认识与了解,能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受,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感知,对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感悟。因此,社会实践承载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
.............................
第二章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8
一、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18
(一)承载教育目标和任务.............................................................18
(二)承载教育内容和方法.............................................................19
二、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化作用..........20
(一)强化观念认同........................................................................20
(二)强化情感认同........................................................................21
三、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转化作用.........22
(一)化抽象理论为具体行为.......................................................22
(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3
四、对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提升作用.........24
(一)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服.................................24
(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26
第三章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8
—、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28
(一)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28
(二)配备合格的指导教师............................................................29
(三)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30
(四)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30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31
(一)围绕主题 展活动...............................................................31
(二)针对专业特色开展活动...................................................32
(三)根据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活动..........................33
三、构建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34
(一)激励机制的构建.............................................................34
(二)管理机制的构建.............................................................36
(三)反馈机制的构建...........................................................38
.........................................
第三章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作用的主要举措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承载践行、强化认同、转化认知、提升内化等方面的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命题,需要在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措施,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全面、深入、持续开展,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深入、持续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一、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
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全面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应从建立实践基地、配备指导教师、健全规章制度、设立专项经费等方面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确保社会实践的全面开展,进而推动大学生全面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稳定场所。高校应遵循“相互理解与自愿结合原则、就近就便与节省经费原则、讲求实效和不搞形式主义原则”气服务学生与促进成长原则建立一批稳定、长效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学习参观、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全面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建立教育体验基地,组织大学生学习参观各种革命纪念地、历史博物馆、重点工程、先进集体等,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
结语
社会实践具有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具体情境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与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素养、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研究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其研究意义,分别探讨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认知、认同、内化和践行阶段中的作用,并就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提出建议,强调要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以期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
总之,通过分主题、分专业、分层次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并通过在活动与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合作与交往、宽容与理解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推动大学生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