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传统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1. 国家和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学的重视与推动
1999 年我国提出“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在 2000 年召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2010 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其中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中的第十九章就强调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第五十九条提到“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 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第六十条提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山东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 2010 年底,根据《规划纲要》,也制定了《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其中在第十二章强调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第四十一条提到“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省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实施的重点,超前部署网络,完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改造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升级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提升网络设施性能”。“到 2020 年,建成覆盖全省城乡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园区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现代化”。在第四十三条中提到“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将信息技术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1.2 研究现状
针对本课题选择“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实践研究,对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情境教学进行了现状分析。
1.2.1 信息化教学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国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同时也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的。1958 年美国 IBM 公司设计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利用一台 IBM650 计算机和一台电传打字机向小学生讲授二进制算术,并能根据学生的要求产生练习题,同时研制了一种编写课件的著作语言。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遵循程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增加了认知学习理论,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中人们开始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这个时期计算机对教学的影响不大。
20 世纪 90 年代初,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 把语言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 对语言信号、图像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图文声像并茂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具备了互联网的条件后,人们浸润在一个超越时空的、内容丰富并不断更新、充实的信息世界中。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研究者和教育者去拓展学习的概念和学习环境的设计。技术经常被用来作为支持实验、操作和观念产生的工具( Jonassen, 2000 )。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国外一些教育技术专业网站上的论坛常常涉及“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in the nformationAge)”和类似“为了信息化时代而进行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the InformationAge)”等话题。诺东南大学的 Philip Duchastel 认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就是信息设计(informationdesign)。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为了了解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2.1.1 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 20 世纪 60 年代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日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广阔的热点研究领域。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梅瑞尔在其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
2.1.2 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纵观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学习理论基础为依据,可以把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代:
一是以关注学习者的外在行为变化的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称为第一代教学设计(简称 ID1)。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肯普模式”。
二是以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称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简称 ID2)。认知学习理论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学习,关注的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这一代教学设计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史密斯—雷根模式”。
三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称为第三代教学设计(简称ID3)。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第三代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也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其中,前两代教学设计属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第三代教学设计属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前两代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模式大多产生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之前,不能适应信息时代下教育发展的要求。由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比较容易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所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方面应用的飞速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也在逐渐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分析........18
3.1 实验学校教学设计现状 ................................................... 18
3.2 实验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 ......... 20
3.3 实验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设计 ................. 31
第四章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33
4.1 实验目标与内容.................................................. 33
4.2 研究对象...................................................... 33
4.3 实验教学内容.................................................. 36
4.4 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 ................................. 37
4.5 实验模式 ................................................. 38
4.6 实验的实施 ............................................. 38
4.8 实验数据资料的收集 ............................50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5.1 前测数据的分析
前测数据分析的目的是确保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总体水平相当。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班级人数和男女生人数比基本相同,年龄情况相当,保证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班级授课人数和学生性别比例相当、年龄无明显差异。
2.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
进行实验的三个班级从平均分、及格率和标准差几乎相同或相近。为了从理论上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利用的是 Excel 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样本成绩进行 Z 检验,具体分析结果如表 5.1 和表 5.2 所示:
5.2 后测数据的分析
后测数据分析主要对应实验假设中学生对上课情况的反应、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变化具体的三个方面。
5.2.1 学生对上课情况的反应
上课情况主要从《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以及学生对于这一学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与以往有没有区别的统计和描述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图 5.2 可以看出,实验班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设备上课,而对照班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的节数相对较少,说明了对照班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为主。
从图 5.3 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认为这一学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与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有区别的人数要远远高于对照班学生的人数。
从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与以往的区别的描述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教学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上课情况产生了积极的反应,获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和欢迎。
...........................
结论
通过对实验学校教学设计现状分析显示,实验学校已经配备了较为齐全的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备,但是该校教师对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存在于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了解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知识的缺乏,使得该校的信息化教学进行地不够顺利。
通过对实验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设计现状的分析显示,该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缺少《品德与社会》课专职教师,表现出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不重视,再加上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不够熟练,使得《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所以该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为主。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同学反应不积极,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通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得出,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可行的。
通过第五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充分证明了实验假设: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利用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存在显著效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实验班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的上课情况的反应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
(2)实验班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态度变化有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变化。
(3)实验班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
针对实验研究的成功,总结以下几条成功的经验:一是在确定实验课题以后,具体规划实验进度并严格执行。二是选择实验教材,不仅要熟悉实验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要对与实验教材前后联系的教材内容也要熟悉,以便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