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军校生自律的培育—M市包钢实验军校自我管理模式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4-02-18 14:32:45 论文编辑:jingju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以往的德育教育,只是教育者一个人的教化。教育者说怎么做,受教育者必须怎么做。这就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因此,长此的教育,就会形成以教育者的身份造出的另一个教育者形象,缺乏了受教育者的自我个性,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不利于人才的形成和培养。但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精髓就在于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尊严,重视人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要遵从人的个性发展和要求。
教育就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活动方式,因此真正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模式是我们任重道远的事情。
学校德育工作也是如此,以往德育教育中存在“以管代教”的倾向,只关心教育要求的正确性,忽视教育的针对性等等,实际上反映的是不以学生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现行的教育要求我们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德育模式。只有这样的模式,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实际上是学校德育新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实践。
(二)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
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抑制学生的个性,所培养学生的个性冷漠。我们知道,任何现实中存在的,充满活力的道德不是说教、灌输,而是,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不断道德选择自我构建而形成。它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还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是说,不仅要“教书”和“育人”,都统一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抵御不良影响的免疫力,才能培养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合理化、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改革。
(三)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的探索
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青少年发展的雏形社会,必须实行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新型的中学自我管理模式恰好能解决一切旧有的德育面临的问题。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是有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形式简洁,易于操作,以反映一个易于理解的抽象道德理论,使德育工作者能对抽象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原则的掌握和在实践中应用。..................
.................


第二章 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能力的发展意味着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以达到各尽其能。第二,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主要指人的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需要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和体育锻炼等全面的锻炼才能形成稳定的、比较成熟的素质。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个体行为方式,的它反映的是人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要求我们能够全面地实行自我管理模式。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同时需要人们在强调学生拥有创造性、自我表现力及自主性的要求下,要求学生开始明白自我管理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个体的人的教育,首先是立“德”的教育,是人品德为第一的教育,是弘扬青年人个性价值观的教育,要以尊重个体的人为前提;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的教育,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根本还是要青年与新时代的思想理念相结合,要让他们掌握社会发展的主动脉,这就需要知识的丰富和积累;再次,可持续发展教育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开展以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科技发明创新活动,鼓励培养学生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另一方面的体现。


四、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其中,世界观是个性意识倾向性的集中表现,反映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由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一般说来,萌芽于小学初中衔接时期,初步形成于高中阶段。当然,它还不成熟,也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与此同时,青少年进入“心理断乳期”,力图摆脱成人的关照和约束,独立支配自己;也出现心理“闭锁性”,除了知心朋友以外,一般不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就总体而言,中学生是朝气蓬勃,天真活泼,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要求我们必须让中学生能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


第三章 中学生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8
一、陈旧的教育观 ................................................ 8
(一)中学班级管理缺乏理论指导......................... 8
(二)班主任的班级认识偏颇............................. 8
二、应试教育影响 ............................................... 9
(一)偏重智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9
(二)偏重统一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10
(三)偏重知识教育的灌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10
三、学生评价不科学 ............................................... 10
(一)评价标准的一元性 ....................................... 10
(二)评价过程的封闭性 ...................................... 10
(三)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 11
(四)评价方法的单一性 ...................................... 11
第四章 少年军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建构..............11
一、少年军校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11
(一)活动性原则 ............................................... 12
(二)主体性原则 ............................................... 13
(三)激励性原则 ................................................. 14
(四)参与性原则 ................................................... 14
二、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在少年军校中的实施策略......... 15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15
(二)建立高规格的学校管理组织机构,
完善有特色的军校管理制度 ..........................................17
(三)少年军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 17
(四)严把“入口关”,做好新生入学的训练............... 18
..................................

 

结 语
实施学校的德育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应试教育下各学校所缺失的教育内容之一。
当前,包头市的教育事业正蒸蒸日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不该停留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期间。应该把它落实到实处,把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工作做到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把德育与常规教育同等看待。使德育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实施中日趋常态化。活动形式上应该多种多样,从而宣传德育工作。笔者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希望各学校能把德育教育,尤其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一个层次。少年军校德育模式把一个个普通的中学生变成具有少年军校特色的国家有用人才。让我们在这种充满挑战的学习氛围中,让师生共同感受并得以熏陶。
俗话说,文化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也就是说德育管理模式决定人的德育培养意识,德育意识决定人的德育观念,德育观念决定人的德育行为。由此我认为,没有德育文化和德育教育就不可能有德育的行为和德育的生存和发展。今后我们将要进一步树立少年军校自我管理模式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出本地区文化底蕴、人文素养、现代化气息的学校德育文化氛围。要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真正实现少年军校自我管理模式的目标。
在此次的研究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对课题的研究难免有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和学生给与指导和批评,为我在今后的德育研究和实践中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苏荟芳.高中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窦志.论和谐校园的构建——从德育模式谈起北京[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 季爱民. 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
[4]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 赵静. 规模培养条件下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索[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8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刘利民. 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D]. 《中国教育报》,2011
[8] 段妮娜.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应试教育[J].《考试(教研版)》,2008.
[9] 何汉中. 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校长》,2006.
[10] 骆舒洪,周卫红. 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
[11] 胡增荣;牛明艳. 略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J].《考试周刊》, 2011.
[12] 张丽丽. 中央民族大学社团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010.
[13] 张和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
[14] 孟惠芬.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5] 唐培忠. 中等职校准军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2003.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