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的一些想法
1.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理所当然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尽量结合我国的实际。同时,在向21世纪迈进时,我们还要面向世界。世界经济发的总趋势是愈来愈全球化。我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主要面向国内,令后必须而且也有可能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竟争。况且,一旦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各国产品将大量涌向国,它们还会增加在我国投资设厂,争夺我们的内部市场。形势非常严峻,必须正视。
其二,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陈旧化日益加快,其半衰减期因专业的不同已缩短到7-8年甚至更短。要赶上市场经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工程师再也不能只靠学校学到的知识过一辈子,必须不断通过学习和培训,更新知识。
其三,我国经济已有了20年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总的说仍很低,远远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需要,这与我们技术队伍的水平低有直接关系,巫待工程教育通过大力改革来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此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因特网(Inter-net)的出现,学校院墙的界限也在逐渐淡化。远程教育在我国已初见端倪,教育部已经准备在若干所大学开播远程教育,这为将来在我国建立虚拟大学、扩大教育受益面、开展继续教育开创了很好的前景。
2.工程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工程技术的特性是“综合的”,就是说工程师在一些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主观与客观等内外约束条件下综合地设计和生产某种产品。因此工程师必须具有综合的能力,权衡轻重,区别主次、先后,做出判断,决定最后方案。他必须能胜任指挥员的重任,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分析情况的参谋。
就高等工科院校教育而言,在本科乃至硕士阶段,应以培养工程型的人才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培养少量研究和开发型的人才。重点高等工程院校切不可认为只有培养研究型的人才是高级的,而培养工程型就降低了学校的地位。如果我们忽视了培养高质量的、在第一线战斗的工程型人员,而过分地注重工作在第二、三线的研究型人员,那将会严重地削弱我国技术队伍的总体战斗力。更何况研究人员要做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工作,没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博士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主的研究能力。其实,究其本意,研究就应创新。一项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创造性,而只是在评议前人的工作或只是在细节上对其有些改进,这最多只能叫发展。至于在博士生阶段多念些学分,这不是主要的内容。因为博士生不应成为百科全书,而应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不然我国的科学技术只能停留于“在别人的树上开花”的水平,充其量不过是在国际刊物上多发表几篇文章。与自然科学不同,发表文章不应是衡量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指标。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流的产品(包括工程)才是首要的。
今后的世界将日益成为以经济竞争为主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国界虽仍将存在,但在信息时代,它也将日益淡化。因此,应从多方面向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要求,教学内容要注意国际化。在这次访问中得知,MIT工学院院长将培养目标修改为“面向全球性经济的工程”
(Engineering in a Global Economy)。这个提法很深远,很有眼光.是对21世纪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概括。教学计划强调基础课,当然十分正确。但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内容有了很大变化,而且还会有更大的变化,如化学、生物科学和技术、微系统,以及许多交叉学科等等,但目前的在校生所受的基础教育与一二十年前相比似乎内容变化不大。面对未来,工科专业基础课的概念和涵盖的内容是否也应加以修改和补充?如信息技术应贯穿在各专业的学习过程,而不仅是学一些计算程序;过去高等数学基本上只针对连续介质,今后是否要加重离散的概念和内容?生物学将日益影响到宏观乃至细观甚至微观的领域,化学与以物理为主的工程专业的关系也将日益加深,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的出现将改变整个设计制造的方法,而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关系更是显而易见。总之,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传统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今后仍应给予重视,但上述诸方面及其他重大科技进步也应加以考虑。
3.工程教育的结构气转轨
一个良好的、组合适当的技术大军是由三方面的人员组成的:在第一线战斗的工人,负责基层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技术员,组织、设计各层次生产与研究发展的不同类型的工程师。这个队伍结构应呈宝塔形。但因行业性质的不同,塔的坡度也不一样。大体上老专业的宝塔坡度较平坦而高新技术的则较陡。据此,我国的工程教育应由三类学校组成:技工职业学校,培养技工;高职或大专,培养技术员;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培养生产型、管理型和研究开发型的工程师。三类学校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其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与培养方法也各有不同。但三类学校的毕业生应有互相转轨的可能。
多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了技校不能再上大专或高职,上了大专或高职就不能再上大学本科。理由是这会打乱计划经济。这种体制对人才的成长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极为不利。我们可以参考欧洲一些国家(譬如英、法)的体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以互相转轨的工程教育体制,包括上面讲到的三类学校,其毕业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轨并与工程师资格考核体制相衔接。转轨应包括:不同种类学校(技工学校,高职和大专,大学本科)之间的转型,同类学校之间的转学,本校内的各系之间的转系和转专业。
4.工程教育的数量与质量
我国每年工科招生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对此,先简单比较中、美、德三国的相关数据: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工科毕业生分别是美、德的2. 5倍和5倍;但从国内生产总值看,则美国是我们的13倍多,德国是我们的3倍多;至于人均年生产值,我国与美、德相差就更多了。我国的生产效益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低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产品质量低反映了我国工程师数量虽多,但潜力没有发挥,或从根本上说,是自身水平低。今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应是提高培养的质量,而不是盲目地建立新学校、扩大招生数目,各省市应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克服地方本位思想,严厉制止以教育为名发财的恶行。
5.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首先,教师对改革的必要性和深、广度的认户识水准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广大教师中展开一次大讨论,引导教师对改革的认识深人一步。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学校竞争力的表现,要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应该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在学科上的进步;老一代教授要特别关心学科和人才的换代。
其次,我国工科教师绝大多数是毕业后留本校工作然后逐步提升为副教授、教授的。他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近亲繁殖,二是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前者使学术思想限于一家之言,不利于学术创新。应该提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做到远缘杂交。后者则形成不是工程师的教师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局面。我们工科院校多年来要求没有实际生产经验的教师培养出质量高的工程师,这近乎缘木求鱼。因此应该创造条件,使教师获得工程经验。英国和德国选聘教授制度对候选人的实际经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其经验值得我们吸取。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继续按原有模式衍生、发展,很难解决教学中学术创新稀少、理论脱离实际的弱点,更难以将教学质量提高一大步。.为了提高我国工科教师队伍质量,进而提高工程教育的整体质量。我们必须在革除上述两大弊端方面有所作为。
相信通过一系列深人的改革,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工程教育会在不久的将来接近和赶上世界一流工科大学教育水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断输送足够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