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学文学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范围内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学实施文学教育,又是规范语文学科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1.1 中学文学教育的意义
中学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生活,感知生命体味人生,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热爱文学,并在文学的感染和熏陶下,养成高尚的人格,为今后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中学文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文学通过审美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进而营造整个民族的审美精神,文学教育要以审美精神、艺术感性为核心”。
中学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充满了期待,他们热爱美,追求美,鉴赏美。但是由于涉世经验不足,阅历不深。就会使一部分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美丑不分、是非不明、善恶不辨等问题。这就需要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审美追求的培养。文学教育就是要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现作品中的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以唤起心中的美感。让学生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感受大自然跳动的脉搏;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味悠闲的生活;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激扬豪情壮志。从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国古代也很重视文学的审美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涵盖了文艺的审美、认识和教育功能。萧统《文选序》指出,“众制锋起,源流间出。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把文学看作是闲暇时娱耳悦目的消遣品,认识到文学在教化与缘情之外还具有娱乐功能。
这不同于早先荀子在《乐论》中提出的“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寓教于乐观,而是直接肯定了文学的审美作用,肯定了文学能给人带来愉悦,从而认识到文学还具有的审美作用。童庆炳指出,最早把文学教育的任务提高到审美层面的是德国的思想家、文学家席勒。席勒针对工业化社会带来的人的单一化、片面化、残缺化,提出审美教育,以全面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
.................
2.当代文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学文学教育中的被接受
历史在哪里断裂,就会在哪里重续。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文学教育,起始于“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70年代文学教育的废墟之上。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全国性的文学大批判,很多作品被撤离语文教材,文学教育处于全面崩溃状态。80年代初,随着文学地位的上升,文学教育又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相当一部分当代文学作品。但这些文学作品在工具论和教化情结的挤压下并没有发挥出其文学的“教育”功能。
2.1 语文教材对当代文学的接受
语文教材及时入选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既可体现语文教材对文学发展的迅速反应,又可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五四时期,白话文的提倡,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同时许多学校开始使用白话文教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便被选入了教材。以 1923 年沈星一编的《初级国语读本》为例。第一册全是白话文,主要有冰心《笑》、叶绍钧《地动》、胡适《一颗星儿》、徐志摩《一小幅的穷乐图》、周作人《两个扫雪的人》、鲁迅《故乡》等共 42 篇选文。这套教材选文较多,且都是当时有影响的作家的作品。选文及时是这套教材的特点,如鲁迅的《故乡》发表于 1921 年 5 月号的《新青年》杂志,很快便被选入了这套 1923 年的教材。这套教材还开启了语文教材塑造新文学经典的先河,如冰心的《笑》、鲁迅的《故乡》、郭沫若《天上的市街》等成为以后各版语文教材的基本篇目。①
新的教科书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使很多人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文学发展的生力军。胡适总结近代中国文学革命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白话文本身的简洁和易于教授”,五四运动“短短数年之内”,“那些长、短篇小说,已经被(广大读者群)接受了”,“全国青年皆活跃起来了,不只是学生,纵是中学生也居然要办些小型报刊来发表意见,只要他们在任何一个地方找到一架活字印刷机,他们都要利用它来出版小报。找不到印刷机,他们就用油印。”②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材也保持了这样的传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于1951年,随后便被选入了1952年的教材,并一直作为经典篇目保留到21世纪初(2007年的新版教材不再选入这篇文章)。新作问世不久便选为中学语文教材的还有很多。......................
.....................
3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9
3.1 被拒绝的人文话语...........................19
3.2 再造国家想象的努力..........................21
3.3 “人文性”遭遇“科学性”............23
4 文学启蒙下的本体回归....................27
4.1 启蒙话语与当代文学教育..............27
4.2 精神空间的拓展..............................31
...................................
结语
自从有了文学,就有了文学教育。而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就在于它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所起的无法估量的作用。巴金老人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这也是文学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半个世纪以来,除了 20 世纪 50 年代文学教育的昙花一现,文学教育在现代中国的教育进程中几乎是失落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深入解剖文学教育失落的原因,才能找到文学教育发展的出路。
1985年夏,文艺批评家谢冕这样评价八十年代:“我们有幸站在两个重大时代的焦点上。历史给我们以机会和可能进行范围广泛的全民反思。这种历史性的反思,以深刻的批判意识开启着民族的灵智”。①
新中国建立以来,50年代的文学教育可谓前所未有,但最终夭折在“大跃进”中。文革又以其专制和残暴压制了文学教育的声音,文学惨遭放逐。这样算来,到 20 世纪80年代后期重提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阶级斗争和工具论的乌云笼罩下沉睡了三十年之久。当春天终于来到的时候,已经遭受遍体鳞伤的文学教育在新时期的苏醒还比较缓慢。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文学教育,虽与50年代的文学教育遥相呼应。但其被重视的程度和发挥的限度却是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本文希望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中学文学教育的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我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尽一瓦之力。
今天,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可以说是成绩颇丰,而文学教育的实施也在逐渐的、稳步的展开。我们欣喜的看到语文课堂上闪烁的人性的光芒,文学教育正以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学教育同时又是一件全民性的工程,当一个农民工坚持 20 几年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文献:
【1】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版
【2】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3】 温儒敏 陈晓明·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4】 杨庆祥·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5】 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年版
【6】 向继东·新启蒙年代:我的 80 年代的阅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
【7】 洪子诚·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8】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9】 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10】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6 月第 2 版
【11】 刘忠·20 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1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3 月第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