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缺位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3-04-16 17:06:26 论文编辑:jingju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现状


(1)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 对待父母缺乏感恩之心。《论语 》说: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 , 意思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先贤已经说得很清楚, 做人先要有孝顺父母的自发意识, 然后才谈得上其他。然而有些大学生进入高校后, 脱离了父母的约束, 从高度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追求享受, 放纵消费,无休止地向父母伸手要钱, 通宵达旦地上网, 沉迷于电脑游戏, 购买高档商品。有一名学生月消费最低3000元, 最高达到 8000元, 当父母批评他时, 他竟当着家访老师的面大声喊: 这个家我是呆不下去了! 甩门回到自己房间。


2. 对待老师缺乏感恩之情。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首先应该通情达理 , 现在有些大学生见到老师连最起码的问候礼貌都没有, 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 我行我素, 许多时候师生关系变成了 商品关系 , 对学校的意见很大, 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 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对待自己的老师是上了中学就忘了小学教师, 上了大学就忘了中学教师, 上完大学就不记得曾经有过教师的帮助,认为自己考上大学是天资聪颖、个人努力的结果。
 

3. 对国家缺乏感恩之责。 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 , 一个社会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努力的结果, 同样社会给予个人的是无尽的帮助和支持, 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然而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的冲击, 有些大学生对国家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 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 对国家助学贷款不予偿还, 对社会公德不予遵守, 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 对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而感到对国家不满, 认为 生不逢时 , 感叹社会的不公。.............


二、加强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需要点拨和引导, 要通过教育来促使人们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认知层次, 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 并在内心产生认可; 二是情感层次,要在认知基础上, 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 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 三是实践层次, 要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并形成习惯性,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1. 营造感恩气氛, 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 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感恩环境, 小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大到整个社会环境,都是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前提。 家庭方面。家长要注意从思想上和生活细节上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大学生能够体验父母的辛劳, 从而更加热爱家庭、珍惜生活、感恩生活。 学校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观看一些感恩题材的教学视频, 写观后感; 要发挥 两课 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并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2.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成长历程进行思考, 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道德意识, 教育他们无论是父母给予的生命、朋友给予的友情还是教师给予的智慧, 这一切都是恩情。当然,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 因此, 教师首先要重视加强自身建设, 做到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 从而以身教示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社会方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互相尊重, 都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使他们心存感恩, 感谢社会。反之, 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倡导形成相互施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 在这样的感恩体系中,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能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感染, 能促进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发展。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力度, 高校要通过发现、树立感恩典型, 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可以开展 大学生道德标兵 、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标兵 等评选活动, 引导大学生把学会感恩作为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宣传有关感恩事迹题材的作品引起大学生的关注, 最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 就会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 感受着浓郁的情感氛围, 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之情。.......................

 

参考文献:


[ 1] 刘咏宝. 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 J]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 4): 45- 47.
[ 2] 张桂权. 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 [ J] . 当代教育论坛, 2006,( 1) : 32- 35.
[ 3] 张建平. 感恩教育: 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 [ J] . 吉林教育, 2007, 1( 2): 61- 62.
[ 4] 魏绪涛. 强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 J]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 2).
[ 5] 岳洪群. 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思考 [ J]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 2).
[ 6] 叶望新. 大学生感恩教育浅议 [ J]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社科版 ), 2007, ( 2).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