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2-08-09 14:50:40 论文编辑:代写硕士论文

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由代写论文中心提供特别整理。更多代写教育论文下载请联系论文代写专区。
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乃是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具有五年制大专班招生资格的院校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按照招生计划及分数录取学生后,经过五年系统学习,考核合格后获得大专学历的一贯制教育形式。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型过代写教育论文程的关键时期,其社会化过程是与学校、家庭、同伴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化问题,将会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社会化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的职业教育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对江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从单一的技术能力的要求转化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上来的趋势。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逐渐成为一个企业选拔人才的关键条件代写教育硕士论文。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根据对我国的企业招聘测试和用人情况的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然而,据“关于制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上指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②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一些非知识性、非技术性的因素,如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对社会和家庭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等方面的能力的关注度严重不够,而社会化恰恰就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③因此,通过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现状的研究,可以从中归纳出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的特征,找出社会化的策略途径,从而使学生踏上社会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二、社会化的基本涵义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如果要想理解人类的行为,就必须先理解人类文化本质。拥有文化是使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但是人生来并不具有文化,而是经过后天社会化过程来获得的,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Durkhe诵)认为“社会化”是社会事实对人的行为的强制性作用在人的行为上表现的过程。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为代表,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对特殊角色要求并使之成为社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成员的过程。以美国E.A.罗斯为代表,从社会意识(群属之感)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它是在团体中与同伴产生共同行动的能力和意志时的一种群属之感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以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为代表,认为社会化是无数的刺激约束个人的反应,使之成为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这种作用即称之为个人社会化。此外,社会学界也有人这样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从以上各种有关社会化的定义或描述中可以看出,社会化实质上就是指个人一生中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获得并履行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理解这个概念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对人的心理成长和成熟的重要作用,强调社会化是一种互动过程,即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相互作用。其次,个性、行为规范及角色的获得和执行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从这一点上说,社会化是一个形成个性、获得并履行社会规范和交涉的过程。其三,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适应。人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个时期都有对社会的不适应和心理紧张,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是社会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化又是人的一生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与各种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人逐步学会各种知识技能和规范以及人类社会的文化成果。而社会也实现了对个人的教化,引导和控制,实现人类历史的文化代代相传。因此,社会化具有如下特征:社会强制性,互动性,终身持续性。
(一)社会强制性个体的社会化具有社会强制性。个体从母体中分娩出来之时,就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个体的社会价值、行为、规范准则等的形成是受到现有社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控制影响。社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个体的行为模式也在不断地被周围的人所塑造,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个体的生命发展的早期阶段,个人更多地接受社会的影响,较少具有选择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日益增多,个人的社会化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互动性。
(二)互动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婴儿阶段,个体就已经表现出积极主动性,至少从出生六个月起,婴儿就可以用诸如哭和笑,来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可见,个体的社会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互动性,只不过这种互动性的强度比较弱。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这种互动性体现得越来越强。倘若个体离开了社会环境,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无法成为社会人。社会化不单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仅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而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动物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与人不同,即使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不管施行怎样的训练,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人。而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中,却能部分地获得人的特性。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化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个体既被社会化,也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个体既是社会化的主体,也是社会化的客体;二是个体自身的因素也决定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化。
(三)终身持续性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个体社会化不断进行。当然,仅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初步转变是不够的。社会人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因此,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终身不间断进行的过程,持续人的一生。在整个终身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在某一阶段社会化获得成功并不意味着以后阶段社会化也能获得成功,因此,个体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来完善自己,使之能更好地社会化。
四、社会化理论视野下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它贯穿个人的一生。个人凭借其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自出生后就接受社会的影响,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化的形式和途径存在着差异,对此学术界对社会化的理论探讨的重点也不同。以下分别运用社会整合理论、结构一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来探讨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问题。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论视角迪尔凯姆把社会整合分成两种类型,一是“机械团结”,二是“有机团结”。传统社会靠“机械团结”来维系,“机械”一词是指互不相干的人群彼此非常相似,因为他们遵守着一样的传统规范,有着相同的信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产生了不同的组织,也产生不同的人群。组织和组织之间、个人和组织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组织和组织、个人和组织、个人和个人往往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复杂的劳动。因此,要维护社会的整合便不能仅靠传统权威和共同的信仰,而要靠更复杂、更精细的社会制度来协调组织间和个人间的相互依赖和期待关系。因此,现代社会的整合方式是有机团结。迪尔凯姆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是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整合力量的减弱。一般来说,一个社会整合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社会问题的产生总是和社会整合程度相关联。依照社会整合理论的思想,学校和班级可以看成是众多社会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一个组织)。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社会机构都期望他们能和谐健康地成长,进行很好的社会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学校特别是班级,是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故学校和班级的整合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社会化的程度。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自全省不同的地区,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对学生进行全面轰炸,学生不可能也不必要遵循统一的思想价值观念。一个值得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群体由“机械团结”转化成“有机团结”,或者说如何让学校内部的学生组织由“机械结构”转化成“有机结构”?
(一)结构一功能论视角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加世纪40年代发展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结构一功能学派认为社会体系是由许多在结构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功能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协调的部分组成。强调社会制度、规范、角色等功能的发挥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均衡,促进社会的发展。他们也主张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整合,使社会成员具有信念、价值、情感等具有相当的共识并达成一致性,保持社会体系和谐、稳定的发展。结构一功能学派的理论具有五个特征,即整体性、宏观性、均衡性、静态性和一致性。①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指的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校社会系统中,为达到五年制高职学生阶段的共同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制度和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影响以及同伴群体与教师、家长等角色期望,使五年制高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表现出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角色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社会系统是形成五年制高职学生角色期望与规范的直接因素,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都影响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期望与规范,也影响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角色行为的表现。
(二)冲突论视角冲突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依靠权威关系来实现强制性协调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强制就是行使合法权威。②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现代冲突论在坚持不和谐是社会的固有特征的理论基础上,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秩序的调整来缓解冲突,并在冲突与缓解的互动中寻求发展,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现代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比功能主义更具有建设性。现代冲突论在承认社会冲突的普遍性的同时,将社会和谐作为了研究落脚点,并建设性地认为社会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是社会变迁的动力。依照冲突理论的思想,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其处于逆反心理最强的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常常与成人世界或社会发生冲突甚至对立,因此,用冲突理论解释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更为合理。另外,学校体系内部各个组织(如教师、学生、行政人员、职工等)之间同样也存在各种对立与冲突,它们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高度相关,也为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解释模型。冲突理论社会化模型适应了变迁加速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对教育中有影响、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变革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根据冲突理论,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解决冲突,即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交涉就是对立双方就发生冲突的问题进行接触和磋商;达成协议即对立双方各自进行一些让步和妥协,作出有利于双方的决定;使用权力即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权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
(三)符号互动论视角符号互动学理论关注微观社会层面,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探讨人际之间借以互动或沟通的符号与媒介,以及人际互动的过程与性质等。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查尔斯·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一1929年),乔治·米德(oeorgeHerbertMead,1863一1931年),哈伯特·布鲁姆(HethertBlumer,1900年—)等。查尔斯·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社会经过多次的个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个性自我的一部分,个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所有个性成为有机的整体。个体关于自己的概念既包括自己的想象,也包括与他人的某种关系,个人的社会化是通过人际交往,从而实现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库利还注意到了“初级群体”(指社会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它包括家庭、邻里、同伴群体等)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库利认为在初级群体中,每个人的自我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我对群体生活的认同。正如他所说“他(个人)的志向的主要目标要和其他人的理想相一致”。①乔治.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可以区分为“主我(I)”和“客我(me)”,前者是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发展提供动力;后者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和“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发展过程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roletaking),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米德主张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主动的地位,其主动的社会化内涵包括习得符号系统的意义,了解人际间的互动,从而发展健全的自我。依照符号互动理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行为与互动是由“符号”及其意义而引起的,他们不是对外部刺激做出简单的反应,而是对刺激做出能动的反应,并且赋予新的社会意义。

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过程是主动建构自我概念和实现学生角色目标的过程。学生是在与同伴、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等他人的互动中实现社会化的,所以社会属性的学生是互动过程的产物,只有与他人不断互动,学生才会直接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自觉适应环境,从而具有社会性和创造力。互动中的学生组成最优群体,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担任着各种不同的角色,积极地塑造着自己的行为。只有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包括班级在内的组织才能不断进步。若您对教育论文有所需求,请到教育论文专区下载http://www.1daixie.com/dxjylw/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